你那么努力,只是為了賺錢?《驅動力》前言及第一章

緣起

知道《驅動力》這本書是在橙子學院古典老師的一次分享課上。

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了解驅動力的前世今生,以及它對于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及個人的影響并學會運用這種驅動力,幫助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完成各種目標和夢想。

作者簡介

【美國】丹尼爾·平克(Daniel?H.?Pink)

全球最有影響力的“50位思想家”之一,TED大會超級演講者,趨勢專家。

《全新思維》作者,暢銷書作家,《紐約時報》、《哈佛商業評論》、《快公司》和《連線》雜志撰稿人,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及白宮行政部門演講稿撰寫人。

在世界各大公司、大學院校及各種協會進行演講,討論有關經濟變革和創造新型工作環境的話題。

本書目錄

引言??科學向左,企業向右

第一部分??驅動力3.0?時代來臨

第1章?我們需要一次全面的升級

第2章?獎勵的懲罰,胡蘿卜大棒失效了

第3章?做?I?型人還是?X?型人

第二部分??驅動力3.0的三大要素

第4章??自主:我做什么,我決定

第5章?專精: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來越好

第6章?目的:超越自身的渴望

我的閱前思考

我對驅動力的認識:一個人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或實現某種目的所擁有的一種能夠激勵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強大的支持推動力量。

我對驅動力的疑問:驅動力從何而來,如何運用,運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是否有其局限性,是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

我對本書的閱后期待:能夠幫助自己或他人找到實現目標的驅動力,增強積極性,克服困難,高效實現目標。

引言通過兩個實驗來證明外部激勵失效或者是產生消極影響。

實驗1:恒河猴

猴子在無任何外部刺激,即無獎勵無懲罰的情況下,“自學成才”,摸索學會了用簡單的三個步驟把裝置解開,并在很享受地玩了13天以后的第14天,儼然經成為“熟手”,速度比剛開始玩的時候要快了很多。

實驗2:索瑪方塊

A/B兩組各自玩大家來拼圖

時長:三天

玩法:照指定的圖樣拼圖,看哪組玩得時間比較長

A組:?Day1無獎勵 ,Day2有獎勵,Day3無獎勵

B組:?Day1,Day2,Day3都無獎勵

A 組在Day2有了獎金獎勵,干勁比B組要足,玩的時間也長了一些,但一旦Day3獎金獎勵中斷,則積極性受損,反而比完全沒有被獎勵時的玩拼圖的時間還短。

B組 雖然一直都沒有得到任何獎勵,他們在三天持續不斷地玩和實踐探索中完全沒有受到外界刺激的控制,發現奧秘的成就感和解開難題的滿足感使他們玩的時間反而更久。

實驗1給的是無獎勵的例子。說明無獎勵也可以做的很好。

實驗2給的是金錢獎勵的例子。金錢可以看作是物質的獎勵。如果第二天給的越多,而第三天卻什么都不給,落差會越大,積極性受損面積會越大。說明獎勵還會起到反作用。

我的思考

那如果是別的獎勵呢?物質獎勵的反面是什么?精神獎勵?如果是精神獎勵呢?是不是這種來自外部的精神獎勵也會在第三天沒有的時候發生積極性受損的現象呢。

我姑且推測一下,如果是精神獎勵,我覺得應該是不會受損的。雖然書中沒有給出精神獎勵的實驗例子。

精神獎勵又是怎樣的精神獎勵呢?比如在第二天時贊美A組的人做得很棒,非常投入,贊美他們精神可嘉,是對他們本人的贊揚,而不是玩拼圖本身時長的稱贊。

有時,人們要的不是物質,特別是在物質根本就不缺乏的時候,人們要的是對他們人性品格的認可。這種對人性品格的認可其實也算是一種外在驅動力的小升級。去年年底我跑完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全程馬拉松。

這之前我花了16個月的時間練習跑步。從3公里開始跑,然后持續增加跑量,保持每周訓練的頻率和每月大致固定的跑量,不斷地訓練自己,調整自己的狀態。

在陸續完成了4個半程馬拉后我懷著依舊忐忑的心情去參加全程的比賽。因為在賽前我從來沒有跑過23公里以上的長距離。然后,我還得花200元報名費去報名參加。

只有跑前十名的人才會有獎金,而對于一個普通的跑者是沒有獎勵,沒有獎金的。

那有的人可能會笑,那么辛苦跑42公里還得掏錢去參加,你傻X呀。

我是個大傻X么?

我當然認為我不是。

傻不傻,不只是價值觀的問題。

從驅動力來看,是獎牌或者證書激勵我去跑么。顯然不是。

就算什么杯什么牌我都沒有,只要報名費還是合理的,噢,就算它不合理,我曾經定下的目標和許下的心愿必須要完成的時候,我也會去參加的。

因為這是對自己承諾的兌現,無傷痛地跑完全程就是對我自己最大的獎賞。

這獎賞不需要金錢來讓它發光,不需要獎杯來為它增加分量,甚至也不需要證書來證明我曾經跑過。

因為我心里知道,那些流過的汗水,那些跑過的路,那些沒有虛度光陰的早晨或傍晚,那些超越了自我極限的努力才是我心中最閃光的存在和最深沉的力量。

這獎賞就是對自己從未有過的信心和變得更好的信念。當我冒雨跑過全馬終點線,安全抵達的時候,我感到心滿意足,更加堅定沉著。

這就是我喜歡的那個自己,我愿意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盡管在日常訓練時還會伴有不時會來襲的傷痛。

第一章 驅動力需要全面升級

書中告訴我們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驅動力作為人類社會操作系統的一部分也隨著經歷了或經歷著以下三個階段:

驅動力1.0:生理驅動力

驅動力2.0:外驅力

驅動力3.0:內驅力

引言里的外部驅動力即驅動力2.0對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正確的事情,獲得獎勵。持續做正確的事情,機器和社會就能持續平穩運轉。人們在“胡蘿卜”激勵下,持續做對的事情, 在“大棒”的懲罰下,避免做錯的事情,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人卻沒有因此變得高尚,社會的啟迪教化上仍有有缺陷。

當代社會精湛的技藝阻礙了驅動力2.0發揮作用,當代商業的方方面面也與驅動力2.0已經不兼容了,需要升級。

我的思考

雞血和咖啡因一樣,對人來說只能瞬間起效。很多人打完雞血,抽搐一陣子,又開始葛優癱了。又開始拖延癥了。又開始不吃怎么有力氣減肥了。

Balabala.

雞血有毒,獎勵也有毒!

一個完全由志愿者愛好者組成的進行無償勞動的雜牌軍維基百科卻最終打敗了一個由收入不菲,有專業作者,編輯和項目經理來管理的正規軍微軟百科。這背后到底存在著什么樣的驅動力?

這驅動力3.0到底是個神馬神秘的存在?

來看下書中的定義:

驅動力3.0:我們想要主導自己的人生、學習并創造新事物、通過自己以及我們的世界做得更好的內在需求。

第二章 預告

獎勵的懲罰,胡蘿卜大棒失效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