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時候,我是老師同學們眼中的才女。
作文常常拿高分,老師也夸贊我的文章。
那時候,還寫了一些短篇小說和一個長篇小說。劇情瑪麗蘇,人物名字極其晦澀難懂。還喜滋滋的拿給其他人看。
后來,真的見識到寫作高手再回過頭去看自己寫的文章,羞愧難當。
高中忙碌的做題生涯,大學被野化的思想,恍然發現,自己已然成為了一個連寫議論文都成問題的人。
曾經幾度幻想成為一個傷春悲秋的文藝女青年,心靈雞湯張口就來,時事政治見解獨到;總結計劃精煉嚴謹;新聞稿子吸人眼球。
現實卻是形散神也散的散文;連篇廢話的議論文;無病呻吟的時事評論;最關鍵的還是詞窮,文字缺乏思想和內容。
造成這些的原因無非有三個。
一、書籍閱讀少,知識涉獵淺
高中唯一的印象,就是做題,做題,做題,也有看書的時候,看的是課本。
大學里有了充足的時間看書,但看的大多是專業相關書籍,或者是考證、考證、考證。其他方面的書,看得很少。所以在寫文章時常常沒有內容。
二、沒有時間寫作,實戰很少。
其實大學里挺閑的,金融稍微比其他專業課多一點,絕對是有時間的。
但是,忙著參加社團、參加學生會、參加各種活動,時間被擠的滿滿的,到頭來發現什么作用都沒有,反而想做的事情都沒做。
現在工作,就更沒時間了。這次,是報了個班,每天強迫自己寫。
三、人的惰性使然。
忙的時候不必說,閑的時候大多跟朋友聊天,看電視劇,正經的事都往后拖,比如現在才寫完文章。
好在圖書館就在旁邊,還有海量閱讀的機會;每天遇到的新鮮事可以給我素材,最重要的是報了這個學習班,學到了很多寫作方法,給予了我綿延不絕的靈感。
所以,我的努力不會是一句空話。就像昨天給自己訂的目標一樣。半個月一本書,一篇文章。其他時候可以隨機寫。
曾經寫過的文章拿出來重新修改,找出問題。
多與寫文的朋友聊天,多向前輩請教。
其實,我還想報樊老師的進階班,奈何太貴,承受不起。
那就自力更生吧。
努力吧,一個有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