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朋友,一起做事的時候認識的。從我認識他,就知道他非常拼命。有一年幾乎沒怎么聯系,我知道他去了上海,我也猜得到,他依然非常地拼命。
后來,他告訴我說,他又去了北京。依然非常地拼命。我其實非常佩服他。可是他跟我說,他很羨慕我,羨慕我活的這么簡單。好吧,其實大概沒誰真的有機會活得很簡單,他說的大概是我傻傻的,不記掛什么。
他跟我講他的工作,跟我講他的打算,也講了他的孤單和他的壓力。他跟我講這些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我想跟他說,放松點,不要那么大壓力,干嘛逼自己這么緊呢?可是我又覺得蒼白無力。
我知道,人生有太多無奈。這種無奈有的時候是別無選擇,有的時候,是即便有選擇,依然會走這一條。我知道他是后一種。
2
有段時間我非常焦慮,焦慮考不上研怎么辦。但是這種焦慮不但沒有幫到我,反而讓我拖延癥爆發地一塌糊涂。
于是,我停下來,想了想,這焦慮背后到底是什么。我發現,我的焦慮源于我怕自己不夠優秀。從小我就被拿來和別人比,我覺得自己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我要贏得喜歡,就得優秀。
可是,等等。我知道哪些人,他們喜歡我,和我又不優秀沒有一毛錢關系。原來,我的這種執念只是一種習得性的幻想。我開始想到,從小到大,我喜歡的朋友,我欣賞的同學,他們在別人眼里不見得多么優秀,可是我都好欣賞他們啊!
是的,不優秀,也配活!并且,也配被愛!我可以選擇優秀,也可以選擇不優秀,這都只取決于我,取決于我自己。
當我想透了,我的焦慮沒有了,我才真正地開始理性地思考了。其實考研只是手段和途徑,不見得只有這一條途徑。還有哪些途徑呢?我發現,確實有很多不同的路。我又想了一下,就算只有考研這一條路,我是不是就非得這么著急呢?不是的,既然考研只是我到達目的地的一條路,早一點晚一點又會有多大的區別呢?我覺得疲于奔命的樣子大概不太好看。
3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曾經說過,人活著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
哇!這簡直是智慧箴言中的智慧箴言。其實想想,人活著是一件多么虛幻的事啊!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又在哪里呢?大概就在自主。
可是,就算我們生而為人,也不見得就懂得如何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自主的人。什么是一個自主的人?大概就是能夠做自主選擇的人。能夠自主選擇,才算得上是成為自己吧!
道理非常簡單,可是自主選擇這件事卻并不是那么容易。這即需要成熟的心智,也需要一些技術和方法。
我覺得,自主選擇的心法就是,我選擇我負責。很多人看似自主選擇,其實是為了推卸責任。比方說,我選擇考研,如果沒考上,你看,不能怪我,我做了我該做的。
好吧,成熟的心智一定不是找到這種心理上的安寧,而是真正地負責。這種負責是說,所有的后果我都愿意承擔。這種負責也是說,為了對后果負責,我應該找到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并且也去踐行它。而不是找讓我安寧的途徑。
4
偶然聽到張國榮的一首歌《風再起時》。
有一句歌詞這么唱:我最愛的歌,最后總算唱過,勿用再爭取更多。我當時眼窩熱熱的.
人生多漫長,人生多無奈。并不是所有時候我們都是能自主的,有的時候我們也會迷途。可是,朋友,當你痛苦的時候,如果你能突破,我為你高興。如果你不能突破,也一定記得,你有別的選擇。
有的時候我們會迷途,有的時候我們回歸了,卻又迷了途。這都沒關系,我只是祝福,你最愛的歌,最后能夠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