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是一種模糊圖像的技術,常用在刑偵新聞里。出于同情與保護,在犯罪人嫌疑人的頭部等關鍵位置加上“馬賽克”,類似于戴上了一個頭套,讓大眾見不到他真實的樣子,這是一種寬容的體現。
馬賽克文藝圖
前一陣子“馬賽克”成了輿論討論的焦點。當時好像是一名拐賣兒童的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出于義憤,媒體用了“馬賽克”三個小小的漢字作為遮擋,而非大塊的模糊色塊,這讓觀眾們都清晰見到了犯罪嫌疑人的面容。
如此“馬賽克”,自然引起一片嘩然。許多人覺得如此對待拐賣嫌疑人實在大快人心,并因而對此種形式的“馬賽克”喜聞樂見。
見到罪犯受到了懲治,我自然也高興。只是實在不敢認同這樣的“漢字馬賽克”,因為如此做是有長遠的憂慮的吧。
果不其然,今早無意翻閱新聞時,又見到了三個漢字形式的“馬賽克”。
新聞里是一名交通違章者,因暴力對待特警,所以被三個漢字形式的“馬賽克”所曝光,以真實的面容呈現在公眾前。
你看,從拐賣到交通違章后暴力,犯罪的嚴重程度下降了許多,可如此形式的“馬賽克”卻依舊被使用了,這是泛濫的征兆,如何能不讓人憂慮呢?
當然,當然,當然。無論是拐賣還是暴力,都是讓我們所不齒的行徑,理應受到適度的制裁。
可是,可是,可是,人的一生如此漫長,你我誰又能從不犯錯呢?
就以我本人為例吧,小的時候曾在某書城偷書,被書城的店長女士當場活捉。店長女士見我小,并沒有扣住我不放、問我要罰款、通知家長等等。而是讓我寫了一封檢討書后便讓我離開了。
直至于今,每每想起店長女士的寬厚,內心之中仍舊充滿著感激。哪怕我做出了不對的舉措,可她依舊選擇維護了我的尊嚴,如此優雅的行為給我以后的人生豎立了榜樣。
哎!你我都是凡人,都可能會有犯錯的時候。如果不是切切實實的罪大惡極,那讓人憂慮的“漢字馬賽克”為何要去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