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我參加了一次紀慈恩姑娘主持的“死亡工作坊”,里面有一個回顧人生的“小組快問快答”環節,由小組成員自由發問。和我搭檔的是一位從澳大利亞回國來參加工作坊的一個從事IT的大哥,非常儒雅又非常敏銳。他問我:你覺得這輩子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我脫口而出說:是陌生人的善意。說完以后又加了一句:我覺得有很多來自陌生人的善意來自于旅行途中。
? ? ? 所以很多年來,我一直有一個雄心壯志,要好好紀錄一下我在旅行中體會到的美好人性。這不一定是特定的善意,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人在那一個瞬間展現出的自由和美好。我認為,這是旅行途中最難忘的亮點。
? ?可是我從來沒有寫過。
? ? 所以今天算是一個開始吧。雖然很多旅行已隨記憶模糊,但希望可以借此打開回憶的大門。
? ? ?比如很多年前我在澳大利亞度蜜月時遇到的一個老奶奶,這是一個滿臉皺紋,走向歲月盡頭的慈祥老人,經營著墨爾本大洋路上的一個美麗莊園,里面還住著四處跳躍的袋鼠。check out時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她非常認真的拉著我的手,對我和老公說:生命里會有很多磨難很多痛苦,你們倆一定要互相扶持,互相幫助,才能走下去。我看見陽光在她的白發下閃耀著,好像她說的話一樣發著光。
? ? ? 還有一個瑞士的陽光少年老在我心目中發光。那是八年前的一次公差,這是我第一次去蘇黎世,還帶著兩個剛參加工作三年,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那天下午剛到蘇黎世,我們就要從市區轉車去找位于郊區的合作伙伴。我們在公交車站困惑了半天,對于怎么轉車,怎么買票還是一籌莫展。這時候一個十二三歲的金發少年主動過來幫忙,很認真的聽我們講,很仔細的幫我們找線路,終于搞定了線路。我們大為放松,又看到車老不來,便又開始拿著相機,離開車站四處盤旋著拍照。
? ? ? ?突然一回頭,發現我們那趟車正停在車站邊,眼看就趕不上了。我們大驚的跑過去,卻發現這趟車始終呆在那里等我們。走近了才發現,那個少年一直在那里幫我們拉著車門。他正一邊大聲的接著電話,把手機費力的夾在耳邊,兩只手一只拉著車門,另一只向司機示意著。我們趕緊跑上車,車開動時,能看見這個少年還站在站臺上大聲接著電話,邊朝我們露出一個明亮的笑容,漂亮的金發在風中飄著。
? ? ? 然后車就開走了,但是我一直沒有忘記這個少年。
? ? ? 我經常想到他,有時候在公交車站,有時候在地鐵里。前兩天我在陶然亭路口,遇到兩個想去天壇公園的外國阿姨我正給她們找著線路,看到她倆滿懷希望的眼睛,突然又想到了那個金發的少年。
? ? ? 我很喜歡的Rick Hanson 博士寫過一本《大腦快樂工程》,他在里面提到一個重要的體會:就是人活著一定要有內在的力量。這種內在的力量就好像人在長途健行時背著一個背包,期間你必須依靠背包里的東西生存。在你陷入糾結、人生面臨困難時,內在力量就好像背包里的補給品。
? ? 而重要的內在力量都包括什么呢?Rick Hanson 博士認為很重要的一種內在力量,是我們人生中的美好經驗。人類必須學會重視每一個美好的時刻,并且一定要把這些時刻轉化成正面的經驗,再把這些稍縱即逝的經驗轉化為持續改善的能量,去應付困難、獲得成功、面對人生中的每一件事。
? ? 就好象那位金發少年于我的意義一樣。
? ? ?下一步,我要好好挖掘自己的旅行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