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為..意猶未盡的人。”
是穿著灰撲撲大校服的午后,我們趴在桌子上望著對方的眼睛。很突然地,她開了口。
“再詳細說說?”我有點發懵。
“就比如...”她環顧了一圈,最后指了指桌子上放著的奶茶。“我們一起買過的東西,以后,無論你和誰在一起,只要你再去買這個,想到的都是我。”
“你是我的難以忘懷?無論我和誰重游故地,在我腦海里的永遠都只有你?”
她點點頭。
“就是這個道理。”
蔡康永說,長大是一個掃興的過程。
幾條人生經驗需得用幾十道傷疤去換回。勇氣消耗殆盡,我們才明白它不會自己補給。
而能分清敷衍和應和的區別之后,無論再怎么火熱莽撞,都很難再因為幾句話而喜歡上一個人了。
生來就懂得愛別人的我們,終于學會了愛自己。
“本來不就該這樣嗎?”腦海里響起了誰略帶困惑的聲音。
成年人的禮貌微笑佐一句:“抱歉,你誤會了,我當你是朋友而已。”
然后看碎裂在眼前的凄慘面具,愣怔幾秒,淡然無緒。
反正你沒有證據,我又何苦承認,喜歡過你?
愛與不愛都需要勇氣,有得選的話,我選擇放棄。
不是不如喜歡誰那么喜歡你,受過傷害仍會為你心動,不就證明足矣?
只是寧肯錯過,也想選擇保護自己。
意難平,也好過,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