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前幾日剛練習了一個禪繞圖樣,里面有一只可愛的小海豹,突然就想看看有沒有關于海豹的電影,結果搜出來一部高分愛爾蘭動畫片《海洋之歌》。
剛剛看完,嗯...畫面唯美,線條流暢,充滿各種元素符號。一幅幅定格,在我眼中,就是各種禪繞元素的集合啊。每個場景都如水般流動,自然,的確是妥妥的視覺盛宴,果然不負盛名。
故事源自一場變故,巨人麥克失去了心愛之人,他悲痛欲絕,心碎痛哭,淚水化成波濤洶涌的大海。
貓頭鷹女巫不愿自己的兒子沉浸于巨大的悲痛之中,于是用瓶子吸去了他的感知,把他變成了石頭。
而她自己也無法面對喪子之痛,于是不斷的用各種瓶子封印住自己的種種情緒與感知,越來越麻木,導致半身化為石像。
同時,她還讓貓頭鷹們到處去吸取精靈族人的感知,認為這樣才能避免一切傷心,替大家除去傷痛,所以要把他們統統變成石頭。
而能讓精靈們恢復自由的就是化成人形的海豹女,穿上出生時的海豹皮,唱起那首海洋之歌。
劇情本身很簡單,源自愛爾蘭古老的傳說,感興趣的親可以自己去看看,真的挺不錯的,我就不深度劇透了。
讓我感興趣的是關于情緒和石化的部分。
對于負面情緒,若是一味的回避,就像是拿瓶子封印住,看起來像是平靜了,如石雕一般,其實只是權宜之計。
往往越是回避,就越是在意,而在意本身,就是束縛。
打破了瓶子,放出種種情緒,知道自己在經歷著喜怒哀樂,卻不沉迷其中。
這才是精靈的自由,來去無礙亦無凝滯。
而所謂的傷痛,其實不用特地去放下,因為一切都會過去,都在流轉。
你放不放下,它都會自己過去,你在不在意,它都會自己消失。
就算你死死拽住,它也會如手中流沙,真走的時候,你想留也留不住。
所以,直面種種情緒,知道一切都在流動之中,福禍相依,生死相隨,該干嘛干嘛,就好。
有出生之時,就有滅亡之日,生滅相對。
就像十二宮,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螺旋形輪轉。
情感交織,本身就是一首歌,高低起伏,各有韻味。
若是只偏好一種音符,而規避另一種,曲調便太過單一。
對彈琴之人而言,宮商角徵羽各有各的美,不是么?
最后,奉上幾天前畫的小海豹,謝謝它讓我遇見如此動人的海洋之歌。
嗯...或許它也在唱著什么哦,你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