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總是活在過去,有時也應勇往直前。但站在一個又一個節點處,回首往事,總會令我們為之動容。明朝是一個奇特的朝代,在觀察中,有發現,也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嘉萬年間則是這276年歷史長河中最有故事的一段,沒有之一。嘉靖不上朝,國勢衰而未亂,這一皇帝以他隱秘的內部控制力掌握著國家發展的命脈,展現著他杰出的才能;東南沿海,戚繼光、譚綸、胡宗憲為局勢嘔心瀝血,開創慕兵制之嶄新時代;宣府大同,李成梁和其子——松梅柏三兄弟浴血奮戰,守衛祖國萬里長城邊防!!徐渭,楊慎,就連那“小閣老”嚴世蕃也是一個不世出之奇才。徐階、高拱、張居正的權謀斗爭貫穿了整個嘉萬年間,都辦事,也都會整事。萬歷年間,第一個十年有張太岳,第二個十年有申時行,沒事啊!中興之世在嘉萬更是達到了新高峰,在明中后期照進了一縷陽光。。。。。。萬歷十五年,是黃老爺子仁宇的著作。書中列出七人在這一年的一些小事來詮釋大歷史觀,承接以前的興旺,卻展開了之后的衰落,和乾隆四十五年應該是一個效果吧,是一種改不回來的根性。
問過老師一個問題,為什么在此時期倭寇可以肆無忌憚的進攻中國且勢力最甚。老師解釋了好多,鄙人才疏學淺,就記住了一句——中國特有亞細亞思維,自給自足,日本島國思維。。。。。。明白了點。
在萬歷三大征中,其實我還是較為關注援朝抗日戰爭,或許是我最先看這部分的原因吧。現在一提豐臣秀吉,松浦隆信,小西行長就坐不住,可能較為激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