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交易日志:那個寫了6000字文章批判幼升小戰爭的老爺爺,講了半天沒講到點子上


第一部分:隨筆


(1)

我一直說會投資的人能成長,這是句心里話。


因為往往需要站在大眾對立面,不管你是當朝權貴,還是退休教授,統統不需要跪添和迎合。


鍋破了修鍋,碗碎了補碗,一碼歸一碼。


所以今天來懟的,就是這位寫了6000字,剛輸了一場牛娃之爭,內心還沉浸在傷痛中的老爺爺。


對不住了,傷口上繼續灑把鹽。


因為我們做投資的,都知道,越是事關重大,越要冷靜從容,因為能活下來的只有邏輯,沒有感性。



(2)


昨天有朋友推薦我這篇文章好,我問怎么好?文筆好。


你看這形容的,全家人一場耗費3年的“牛蛙戰爭”,以失敗告終。


“于是,老爺爺覺得不止臉上,心上,連這些文字的樣子,都長滿了苔蘚與皺紋?!?/p>


拍案叫絕,頓起同情心,


然并卵,有范雨素的第一句寫的驚艷嗎?



這文筆,可99.99%的概率下都是然并卵滴



如果說這是一個媒體故事,那么無疑文章是成功的,因為達到了吸睛的目的;


如果說這是一篇自我反省,那么無疑文章是失敗的,因為里面沒有邏輯,沒有深層思考,只是就事論事。


通篇充斥著一個失敗者的自我憐惜。


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收獲的還是失???

以及為什么我的外孫付出了那么多,收獲的還是失敗?


文筆這東西,只是表象。

核心是邏輯。



(3)


邏輯對不對呢?看文章。


1. ?考上四大民辦小學,是牛蛙,考不上,是青蛙。于是,從3歲開始,就被家長打雞血,贏得這場牛蛙戰爭。

而這樣的邏輯是建立在著名民辦小學→著名民辦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華北大交大復旦→常春藤聯盟→精英階層


不管老爺爺本身認不認同這種觀點,至少行為上是附和的,因此就當實質認同。


這條有沒有問題呢?問題不大。


因為概率確實如此。


小概率上會出現掉隊的,落伍的,但是只要跟上隊伍本身,應該都混得不錯。


問題在哪里呢?



(4)


孩子。


切,就知道你會這么說。然后一套因材施教的正面理論,


一套拔苗助長的反面教訓。


一副政治正確的屌樣子。。。


所以,今天咱們不聊孩子,聊家長。


家長干嘛去了?



(5)


老師是教什么的?教知識的。


家長是教什么的,教邏輯規律和做人的。


再強調一遍,老師給了你一堆這樣的,那樣的,知識,往你兜里,大腦里,塞塞塞。


塞你妹啊塞。


不是說知識不重要,老師不需要尊重,可是什么是獨立思考,什么是逆向能力,什么是飽滿人格?


對不起,這個老師教不了。

讓家長自己來。


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可是我沒有看到,至少沒有在文章里看到有提及,


無非看到的就是媽媽帶著上一個又一個培訓班,

爸爸對于孩子處于散養放任的態度,

以及祖輩的心疼,憐愛和不適。


不反對知識,也不反對培訓班,

但是反對的是這種將成才的希望寄托在培訓班,幼升小,著名民辦小學,著名公立高中,以及清北交復,甚至哈佛牛津的態度。


家長特么上哪去了?

你不知道人生的99%是失敗嗎?


你不知道幼升小的比例只有5%嗎?

你沒有Plan B的嗎?


這個才是最大的問題。

家長的偏執,影響孩子的心理承載。



(6)


成人社會中,無比兇殘,優勝劣汰是常事,誰特么沒有失敗過?


為什么要把順風順水的執念捆綁在孩子身上。


失敗就失敗,拍拍身上的塵土,爬起來重新來過。


你沒有抗擊失敗的勇氣,就沒有橫行社會的能力。


家長要教的,就是以上這幾個字。


比特么會背幾百首唐詩,會講幾個英語小故事,都牛逼多了。


前者是堅韌的根底,后者是延伸的毛皮。


再接著聊,為什么家長沒有Plan B?


這個同樣也是家長的失策啊,難道是孩子的失策嗎?


我們混社會的,都知道面對復雜環境,至少要多出幾套方案,A不行了有B,B不行了有C,C不行了還有特么的D和E。


對不起,我只看到了文章中那家人的一臉懵逼。


以及逃往異國他鄉的倉皇。


孩子的心里會想什么?


我特么哪是求學?。课疫@不是逃亡嘛。


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有規劃,就有Plan A,Plan B,Plan C,


那么無論家長還是孩子,心里都會從容得多,


畢竟天有不測風云,誰規定你家的孩子一定是那5%,


天賦的異稟。


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堅韌自在我心。


把這個不斷教育給你的孩子。


入骨入心。


等再大一點,告訴他什么是規律性,什么是底層邏輯,


那堆亂糟糟的題目,做500道和做5000道的意義是一樣的,


問題是誰掌握了規律性。


誰就擁有了先機。。。


你以為非985/211就不能逆襲,一個心理,一個邏輯,一個行動能力


人生真的是場長跑,可惜最應該教的學校教不了。


明白這個道理的人,


才開始接近教育的底層


邏輯。



第二部分:交易日志

2017-9-5 行業板塊+物流排名


2017-9-5 概念板塊+鋰電池排名

昨天銀行動了,保險動了,證券也動了,資源也想動,然后被期貨帶下去,殘了。


然后指數新高了,


然而人氣卻一塌糊涂,因為最后排在前面的是高送轉,還有鋰電池。。。


要是我沒有失憶,高送轉可是被村長點名批評,邏輯遠不如業績概念硬實的。


差不多就收了吧,像妖王中科信息都二進宮,吃牢飯了。


今天要是鋰電池拉不起遮羞布,那這臺大戲算是差不多了。


專業短線客,天天有的玩,


上班族還是消停點,最后剩點殘羹冷炙,八十八線資金玩點補漲邏輯。


你覺得挺開心的時候,抄水表的已經到門口了。


這就是補漲的隱患。


不硬。




第三部分:行動打卡


今天時間關系,來不及貼圖了,請大家相信,像我這么勤勉的,哪有可能不復盤。


水平不咋地,信譽還是要有滴。


祝大家能賺的賺,不能賺的差不多就收了吧,等主線,等邏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