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人,一起進入一家公司擔任銷售員。
一個叫自信者,一個叫自卑者。
工作之初,自然都要碰一些壁,冷臉、掛斷、不理不睬、坐冷板凳...兩個人都吃了不少閉門羹。
一個月后,兩個人一起交流工作體會。
自卑者說:這工作真挺難的,我覺得我做不來。
自信者:這工作確實不容易,不過我覺得我肯定能勝任。
兩天之后,自卑者辭職。
自信者則扛住了各種打擊挫折,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銷售員,實現了屌絲逆襲。
這是一個典型的宣傳“自信大法好”的小故事,結論是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而自卑的人多半會淪為失敗者。
1
自信的優勢
這個結論是錯的。
自信或自卑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主觀判斷,而實際能力如何是客觀的。
自信者認為自己能,自卑者認為自己不能,可實際上能不能可不是他們說了算。
一個人究竟能不能成功是由他的實際能力決定的,不是由他主觀上認為自己能不能決定的。
不能憑借一個人的主觀態度來推斷他是否可以成功。
面對未知挑戰,不管是認為“我肯定不能”還是認為“我肯定能行”都是錯誤盲目的。
因為沒有任何充足證據證明是“不能”還是“能”。
但自信者的確是有優勢的:
自我相信可以幫助一個人對抗挫折失敗的考驗,為他堅持下去提供力量,讓他走的更遠。
雖然盲目,但自我相信可以帶來實際好處,所以人們追捧自信。
2
自卑者的辦法
自卑者排斥無知的自我相信(雖然輕言放棄與盲目自信在愚蠢程度上相差無幾),但又羨慕自信者的勇往直前。
靠“你要勇敢、自信”這樣的說教和麻醉是無濟于事的,除了讓自卑者更加自責于“自己的膽怯”之外,很難產生實際效果。
自卑者需要的是改變自己看待挫折失敗的錯誤認知。
自卑者總是輕言放棄不是因為他們的抗壓能力和毅力弱于自信者(事實上,很多自卑者在這方面擁有很強的能力),是因為他們總是習慣把挫折和失敗歸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性格弱點。
社會心理學研究揭示:情境具有巨大的力量,有時它可以壓倒個體的一切——先前的價值觀、歷史、人物、家庭、宗教等因素。(《社會心理學》中文第八版P174 戴維.邁爾斯著)
我們的內心感受很多時候與我們自己無關,是情境帶給我們的。
自卑者的錯誤就在于忽視了事件本身的巨大力量。
認知關于“學習”的一些重要事實,可以幫助自卑者轉變思維習慣,避免過早結論,讓自己可以走的更遠:
(1)任何一項能力,如果沒有經過培養,你都不會擁有,也就無法有效應對相應的生活問題。
一位宅男最近剛交了女朋友,但總是惹女朋友生氣,最后以分手告終,他據此認為自己就是屌絲命,活該一輩子擼。
實際是因為他總是沉迷游戲動漫,沒有發展過自己同異性交往和維系親密關系的能力,自然會遭遇失敗。任何人沒有發展這些能力都會出現類似情況。
(2)如果方法不得當,就算付出很多努力,也可能成效甚微。
一名學生,由于學習方法不得當,雖然辛勤刻苦,但總是成績平平,他據此認為自己愚笨,并產生自卑感。事實上如果他能改進學習方法,一樣能取得很大的進步。
(3)任何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不管是取得優異的成績,還是減肥健身,或者讓自己變得勇敢,所有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可以容易做成的。
如果你想用另辟蹊徑、重新選擇來逃避眼前的困難,你會發現,那些曾經看起來容易的事情,做起來都難。
躲來躲去,最終只會無處可躲。
不經歷困難的唯一辦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4)發展一項能力,所有人都要經歷很多的挫折和失敗,一開始尤甚。
發展能力總是從舒適區向學習區挺進的過程,而每次挺進都必然是一次痛苦,伴隨迷茫和恐懼,對任何人來說都如此。
一開始最為艱難,因為當決定發展一項能力時,你已經走出舒適區。
不要妄圖剛做就完美,不要妄圖剛嘗試就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試錯才是平凡人的成長之道。
有些人看起來努力的很輕松,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一帆風順,而是因為他們做好了迎接挫折失敗的充分心理準備,所以他們“輕松應對”。
3
信心來自認知 認知來自體驗
我們都知道,理性的自信來自對自我能力的準確認知。超越自我能力之上的自信叫自負。
如何認知自我能力?
靠苦思冪想是做不到的。
大腦雖然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但它不是萬能的。
體驗才是認知能力的法寶。
你不能憑想象去體驗初吻的感覺。
生活在小城市的人永遠無法想象北京地鐵高峰時段的擁堵。
你可以長篇大論的向盲人解讀什么叫紅色,但他仍如墜云霧。
如果他能恢復視力,只用1秒鐘,他就能認識紅色。
認知不是閉門造車,如果你不去做,你靠什么來認知一件事情,來認知自己,你又以什么為依據來判斷自己能不能做成它?
只有你深切的同一件事情交過手,你才能了解這件事對能力素質的要求,以及你自己能否達到它的標準。
就像一塊被蒸汽哈過的玻璃,你要動手去擦,才能消滅迷霧。
即使最終你選擇了放棄,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放棄的原因,而不是因為膽怯和挫敗而放棄。
4
能力才是關鍵
讓故事中的“自信者”成為一名優秀的銷售員的本質條件是什么?
是自信嗎?
不是,是他具有了“一名優秀銷售員”應當具有的能力。
要擁有優異的銷售業績,需要一個人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對客戶心理的準確把握、市場動態的清晰判斷、勤于學習的精神以及一套有效的銷售策略等。
這些都是成就一名優秀銷售員的必備能力素質,它們與自信心無關,是扎扎實實的業務本領。
如果他不能發展出上述的能力,就算他心堅如鐵、韌如水,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名平庸的銷售員。
成就一名優秀程序員,靠的是編程知識和技巧。
成就一名優秀司機,靠的是駕駛本領。
成就一名優秀的職員,靠的是寫報告和制作PPT的能力。
這些能力靠自信心可得不到。
只要一個人具有這些能力,他就可以優秀,不管他自信或自卑。
一個自卑的計算機專業本科生和一個充滿自信到沒有接觸過編程的初中生,誰能順利完成一項編程任務呢?
自卑者總是顧慮重重,既擔心這件事自己做不到,又為沒有信心而憂愁。
也許你可以不去關心自己有沒有信心,不關心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到,只把目光關注在自己想要發展的能力上,持之以恒的走下去,努力學習科學方法,不斷走出舒適區,去拼去闖,去堅持。
關于學習的第五點:
方法得當,持續積累,堅持不懈,并不能保證你成就優秀,但任何人都可以憑此取得巨大進步。
這就夠了,不是嗎?
愿和你在追求理性的路上結伴同行
? ? ? ? ? ? ?半塊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