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幸福感正在慢慢被自己消耗》一文中,我們已經闡述了一個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陷入了五個限制性思維,如圖:
自從文章發布以后,收到了很多讀者的留言。例如:
@攀附發現自己有時候感覺幸福掉價的原因真的如作者所言。
@鳳英謝謝,是的,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啊。
@留客天道理都懂,可是實際自己卻很難實現。看樣子修為不夠。
@紅袖可以自戀地說我的幸福能力超強嗎?估計這個自戀勁兒也算。
很多讀者的留言,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使自己已經清楚陷入了限制性思維的坑,可要做到真正快樂還是很艱難。基于上述原因寫下這篇文章,希望通過本文你會get到至少一種讓你在這個殘酷的世界快樂生活的方法。
在這之前先回答一下@紅袖的問題:
生活中,我們通常會鄙夷那些喜歡自戀的人,認為他們是病態的不健康的。其實,自戀并不都是沒有好處的。適度的自戀不但沒有害反而是我們美好生活的潤滑劑,為我們的生活增光添彩。所以健康適度的自戀,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
01給自己一段寧靜的時光
不管是在電視橋段還是現實生活中,當人們遇到煩惱事了,別人來安慰時,都會回復一句:讓我靜靜。而我們的秋褲大叔也通過了歌曲《我想靜靜》戲劇性地表達了“靜一靜”的重要性。
所以當自己有煩惱之時,抽出時間來安靜自己,給自己一段寧靜的時光。
而要想進入真正的寧靜,就需要用到瑜伽中的冥想了。冥想是從古代就有的,中國古代道家養身氣功以及佛家的功法都有,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禪”。
冥想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推薦我自己常用的兩種方法:
——數息法
默念呼吸次數,從一到十到百,實者數“呼”,虛者數“吸”。
——聽息法
兩耳靜聽自己的呼吸聲,排除雜念。
方法都很簡單,但要真正掌握還得加以練習,選擇自己擅長的一個方法練習即可。
02接納自己的黑暗
每個人都會因為性別、長相差異、個性、愛好、成長環境的優劣、過往經歷的影響、社會中的地位等等因素,使得人與人之間產生天壤之別。因為“世上無完人”,所以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所有這些差別,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有些甚至是不可改變的。
用積極的態度對待憂傷,不要消滅它,而是要和它在一起。對痛苦溫柔一點,對自己也溫柔一點。我們只有真正地接納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才會去進一步去優化它,并在時機成熟時一點點去克服它,讓自己更多地進步。
03和諧關系
一個人如果身處在相互關心愛護、關系密切融洽的人際關系中,一定心情舒暢,有益于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使人保持心境輕松平穩,態度樂觀。不良的人際關系,可干擾人的情緒,使人焦慮、不安和抑郁。
所以,與家人的關系,與朋友的關系,與同事的關系都直接影響著我們快樂與否。
何謂快樂?哲學家伊彼鳩魯(快樂主義)說:“快樂就是人心里沒有矛盾,人生得到調和與平衡。”所以,如果要快樂,就要做到沒有沖突。
一個人如果看不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整天嫌棄這個,嫌棄那個,只有自己是對的,這就無法和諧。家庭無法和睦,朋友無法有信,同時無法共處,婆媳無法相和,同工無法溝通,信徒無法相愛。一個不懂欣賞別人的人是無法與人和諧的。
只有做到與人和諧,我們才能由衷的感到幸福快樂。
04助人者,得人助
常言道:助人為樂。但是很多人并非真正理解其精髓,很多人則把它理解成了一項道德標準,給它穿上了道德的外衣。
而“助人為樂”的真正含義是,你幫助了別人,你自己會感到快樂,反過來就是,你想要快樂,就去幫助別人。當然,我們不應該把快樂作為幫助別人的目的,但是這樣說能幫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助人與快樂的關系。
上次因為公司的一些事情弄得我心煩意亂,一直靜不下心來。于是決定出門散散心,當我漫不經心的走出公司大門時,看到一位撿廢品的老奶奶正吃力地推著滿載貨物的手推車,在通過一段泥濘路時被一根木棍擋住了車輪。我趕緊跑過去把木棍取了,然后幫助她把車推出了泥濘路。此時老奶奶滿臉笑容地跟我說:謝謝你,小伙子。當看到老奶奶的笑容時,我心里的所有不快瞬間煙消云散,剛才想不通的問題也頓時茅塞頓開,心情也好了起來。
這種感覺很微妙,可能用文字描述不了當時的心理變化,但它確實可以讓心情馬上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