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山那些人——尼泊爾游記(二)

-第五天-

美美一覺,身體所有的不適全都消失。早上五點起床走一個小時左右的山路,到3210M的poonhill主峰,可惜當天云太多,沒有見到日照金山,但安娜普爾納峰及魚尾峰卻清晰可見,不算完全遺憾吧。魚尾峰是尼泊爾人心中的圣地之一,傳說是雪山神靈的居所。魚尾峰也是地球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中唯一未被人類征服過的。

值得超贊的是山頂的MILK TEA,超純正,僅150Rs,那種美味直至今日我仍念念不忘。

看完日出,回去用早餐,其中要了份煮雞蛋,也許是高海拔的原因,雞蛋磕開后居然還流淌蛋白。

圖上左側二層邊上就是我們的房間

Ghorepani早餐后出發前往目的地Ghandruk,于是悲摧的一天開始了:

前兩小時走在晨曦與云霧交織中,這一段原本可以看到連綿的雪峰也無緣了,還好這天一路原始森林中那些爬掛著青苔、寫滿蒼桑,或立或斜或倒或朽的千年古木給人有視覺與心靈雙重沖擊,歲月的痕跡由淺入深一覽無余。

之后兩小時走在凍土冰雪帶,如履薄冰!不少摔倒的,包括背夫向導!

接下來的五小時,連接著針眼大、米粒大、綠豆大、黃豆大的冰粒,隨著海拔下降,又伴隨瓢潑大雨和陣陣滾雷,風雨冰雪中行走山路已屬于技術活了,親們找機會親身體會下吧。

最后到達目的地前一站Lonely Planet休息點時,全身上下基本濕透,原本打算休息下喝杯奶茶就走的,但遇上四位臨時組合走ABC特地上來在此留宿的,介紹說這是最佳觀看安娜普爾納南峰的地點,早上還可觀看日出,于是果斷決定留宿!

雨雪漸停后,幾座雪峰終于露出皎潔又霸氣側漏的身影,那一刻的震撼,感覺一天的折磨值了!

順便提一下,之前一天下午左膝舊傷復發,而當天中午時分右膝舊傷也復發!還好帶了護腳踝的,舊傷最嚴重的左腳還很爭氣,但行走間基本全靠登山杖支撐著,特別是一路下坡路。這一路對我來說絕對地獄!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嗯哼,在地獄中仰望天堂?

凍土帶的小花

那一天是我所度過的最難忘也是最清靜的一個年三十,山中手機無信號無WiFi,一切保持靜默中!唯有安娜普爾納的風雨冰雪相迎!

Lonely Planet 晚餐前后大家都在圍著火爐烤衣物,嗯,除夕是和合肥、東北姑娘、廣東、韓國帥哥(就是臨時組合走ABC的四人重裝組),還有一美國一法國兩大帥哥(lisa在必定流口水的那種),以及四位尼泊爾人共同過的。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的葡萄酒,微苦有艾草味,好像釀制時未加糖,但絕對純正,僅100Rs一杯,于是貪杯了,有點昏!都忘了拍照帥哥美女了。

年夜飯

閑聊時,聽說下午雷聲最為爆烈的時候,ABC發生了小型雪崩,埋了幾個中國人,還好最終獲救了,只是輕傷。那一瞬間我想到了見心齋、Lisa、阿賓、青龍,他們就在ABC線上,心中有點小小擔心,但想想行程,他們應該沒有進入雪域,倒是提前一天出發的玥玥玥應該正在雪山中。

后來從玥玥玥的微信中得知當時遇到雪崩被埋的就是她們五人,幸虧領隊小伙子有經驗,及時躲在巖石下,首先自救脫險后又進行呼救,好在附近有個徒步的法國帥哥及時趕到共同營救,搶得了時間,他們才得以脫險。個中驚險,生死體驗,她后來有寫文章描述過,那篇文章曾一度被新浪專欄進行過推送。

-第六天-

年初一早晨,醒來推門,立馬被眼前的雪峰驚嘆住了,雖然云霧還未散盡,但安娜普爾納南峰卻清晰可見,在云霧繚繞中露出不可一世的崢嶸,蒼茫而又冷峻。我想這些山的存在,就是讓我們永葆謙遜和恭敬的姿態,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須仰視。不一會兒,日出了,雪峰向陽處瞬間染上金色,那時金銀相襯,隨云卷云舒金銀流動。


Jessie弓長
閃爍
大年初一的早餐

所以強烈建議走poonhill的人一定要在 Lonely Planet休息,而不是下方半小時山路的大村落 Ghandruk,這兒是最好的Annapurna South、Himchuli、Mchhapuchhru等雪山的觀賞點,這兒雖小,但各類商品、飲食、熱水、火爐…一應聚全,餐點味道也超贊,幾多各地的朋一聚,圍爐閑敘,舒適而又溫暖。

所以強烈建議走poonhill的人一定要在 Lonely Planet休息,而不是下方半小時山路的大村落 Ghandruk,這兒是最好的Annapurna South、Himchuli、Mchhapuchhru等雪山的觀賞點,這兒雖小,但各類商品、飲食、熱水、火爐…一應聚全,餐點味道也超贊,幾多各地的朋一聚,圍爐閑敘,舒適而又溫暖。

在 Lonely Planet住宿時我對門鎖特喜歡,總覺有緣,走時與主人商量買下了,1100Rs肯定比加德滿都的貴,但喜歡就是任性!

從 Lonely Planet出發起就有只黑狗一路送我們近一小時,并不時在風景點擺個示范POS,我們當然有樣學樣,畢竟當地狗啊,熟悉環境知道美景,最有發言權的!

在 Ghandruk 路過一當地民居改的OLD GURUNG MUSEUM,對其舊時民俗不是太有興趣,但這個雪山下的小院卻很溫馨美麗,最愛那盆水中花了!

路上有當地人用竹片夾采摘一種植物嫩葉,問后得知其名叫Sesloon,涼調相當的美味,因帶刺,所以采摘需用竹木夾子的。但我見其葉莖長滿軟軟樣的絨毛,好奇之下就用手溫柔撫摸下,結果好奇害死貓,三只指頭象被蜂蟄一樣,劇烈疼痛??!但找不到絲毫傷口,也不腫,這種植物絨毛象含羞草樣會動的,會攻擊的,還好的是沒毒,只是讓你痛上五六小時!有機大家一定嘗試下吧,痛并快樂著。

下山到了Syauli Bajar,終于有回博卡拉的大巴了,這里的大巴,車體花花綠綠,車內座位空間很狹小,車內坐滿人后就到車頂坐,司機開車下山非常勇猛,有些路段整個人都癲狂起來,幾乎就沒有在座位上落座過,身體幾乎一直被顛起來騰在空中。我們是足實感受到了司機與Bus的彪悍! 一個字,Crazy !就不知車頂的人是如何不被顛落的。

車上有表演當地民族樂器并吟唱的藝人,我在給小費時,將500Rs當作50Rs給了,那藝人十分感謝,一車人全都看向我,我也不好意思拿回,但我想車上人一定在想這人腦子被冰雪凍住了吧。

中午回到博卡拉,住下后便找吃的去,山中兩天半的咖喱飯實在是讓人難以習慣,于是吃牛排去。值得一提的是博卡拉當時基本被中國人占領了,大街上熙熙攘攘大多都是中國人,很多店鋪門口都掛有紅燈籠,甚至還有的貼上了春聯,這天是中國的年初一,在尼泊爾我們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在一小吃鋪門口,坐著幾個西洋女郎,見我們走過就大聲向我們祝福:HAPPY NEW YEAR!一問,她們分別來自巴西和墨西哥,的確,這兩個國度都是以熱情聞名的。

一路上,那些飯店的招牌幾乎都寫有中文,什么麻婆豆腐、泉水魚等的,甚至還有中文: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令人啼笑皆非。恍惚間仿佛走在某個中國小鎮!那里的牛排非常便宜,烤的味道好,量又大,300Rs很超值啦。于是晚上我們也是牛排,每人連要兩份,還有費瓦湖烤魚等,撐得我們捧著肚子走路。

晚上溜達下,居然找見了Ashiq Hussain Beigh的店,他雖然有客,但仍十分熱情接待我們,他的商品一律羊絨純手工制品,精美華麗,只可惜當時我和閃爍都太外行,沒能揀選幾件。

那年那山那些人——尼泊爾游記(一)

那年那山那些人——尼泊爾游記(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