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刻意去記?再談關于如何記單詞

千萬不要刻意去記 再談關于如何記單詞

看到這個標題,有些同學不免會說,胡說八道,單詞我記還記不住呢?你怎么能說不要記呢?其實,這些同學或許還沒有意識到,有時,你記不住的原因正是因為你太想記住了,不是你不努力去記,而是你太努力去記了。

因為太努力,所以記不住,這似乎是個悖論,有違常情,但很多時候,事實確實如此。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刻意去做的事,效果往往不好,有時候,無意而為,卻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雖說常常造化弄人,身不由己,但更多的情況卻是我們自身太功利了,太著急了,以至于我們總想超越規律,急于求成,從而拔苗助長,但結果卻是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凡事均有自身規律,不按規律辦事,往往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盡管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但對語言學習規律,單詞學習規律,我們至今依然無法確切掌握。雖然如此,但從常識中及他人與自身的體驗中,我們足以認識到,單詞是一次記不住,即使我們覺得記住了,其實它仍然沒有被完全記住,是一種假記住的情形,這種覺得記住了的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是一種假象,它還在顯意識層面,還不屬于我們,還難以被運用。這種說法,猛地一看,似乎多少會令人費解,我們不禁要問,那么,什么是真記住呢?一個單詞,當它被真正記住時,我們也許根本沒有意識到它被記住了,或者說我們已經忘了它的存在,換句話說,雖然當我們在顯意識層面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確在那里,它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里,當我們想運用它時,它就會立即出現,我們記憶單詞,當能達到這種狀態時,它才算是真正的被記住。如同我們的母語,我們也許根本不會意識到我們具體記住了哪些詞匯,但當我們說話或寫作時,當我們想表達我們的意思時,當我們需要時,它們就會滾滾而出,召之即來,只有這樣,我們在運用母語時,我們才能脫口而出,或揮筆成章,清晰而自然地表達我們的意愿。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的顯意識的記憶容量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即使一個人使出全身力量,他能在顯意識里記憶的單詞數量也是有限的,而且,這種記憶效果經常是短暫的,不穩定的,而在另一方面,人的潛意識的能力則是巨大的,無窮的,因此,如果一個人的記憶效果不能沉淀到潛意識里,那么很難說他是真正的記住。所以,記了忘,忘了記,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記憶過程,在一次次遺忘的過程中,人的記憶效果一步步沉淀到潛意識里,最終變成永久記憶,很難遺忘。

在學習外語時,如果我們一時想不起我們曾記過的單詞,這很正常,并不可怕。這種現象和上述所說的類似,這種遺忘其實也是一種假遺忘,事實上,它并沒有完全被忘記,它還在那里,只是暫時不能被想起來罷了。忘記其實也是為了記憶,它是記憶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不能忘記就不能記憶,或者說,不會忘記就不會更好的記憶。

語言學習,從某種程度上說,更像一種生命過程,外語與其說是學出來的,倒不如說是長出來的,滲出來的。單詞和句子并不是一次或幾次就可以記住的,而是隨著不斷接觸,日積月累,在記憶和遺忘的不斷重復的過程中,它一點點滲進我們的大腦,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的形象在我們的大腦中一步步鮮明起來,從顯意識到潛意識,它一點點滲進我們的思維,最后,它長在我們的大腦里,成為我們的一部分。關于這一點,我們從嬰兒的語言形成和發展,從自身的母語掌握過程中就能真切的感受到這些。因此,在理論上,每一個能掌握母語的人都能學會一門或多門外語,只要我們能多一點耐心,多一些努力。而對每一個單詞來說,它實際上也都能被真正記住,只要我們能多一點堅持,多一些接觸,順其自然,量力而行,而不是刻意為之,急于求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