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很殘酷,倘若不努力,你什么都沒有”
“更可怕的是,家境殷實的,他們也很努力”
一、寒門難出貴子,底層讀書無用論?
捫心自問,我出身寒門,但并非是個貴子!我充其量只能算個成功從農村來到城市,在這房價高得離譜的城市中,有了自己的安身之處。同時呢,從事自由職業,在所謂現實的逆流中,苛求著那份曾經的夢想。
而在我所成長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是那種,哪怕砸鍋賣鐵也要供我們讀書的人。和很多孩子不同,我的父母也從未干涉過我要上什么學校、學什么專業、留在哪個城市、從事什么類型的工作?因為不懂,我的父母把更多選擇權給了我。
對于我們幾個孩子來說,讀書真的是改變了我們的命運。
前一段時間回老家,我還好一陣幻想:這要是當初沒讀書,會不會也和村里人一樣,早早結婚生了孩子,然后成了個把孩子委托給公婆的打工女人。我看著那些小時候的玩伴,抱著孩子串門,身材也變得粗壯,在她們的眼中,生活就是過日子,已經沒有了什么夢想。
村里的幾個大人,在蹲著拉家常,我竟從他們口中聽到了“讀書無用論”:上大學干嘛,又能掙幾個錢呢?還不如小小年紀出去打工。
我們村讀成書的孩子少之又少,比我小的孩子大都出去打工了,而多少年之后他們成了去城市打工的人,孩子成了留守兒童。
讀書究竟有沒有用,我想說,讀書給了我們很多人追求夢想的可能。倘若因為出身的弊端,我放棄了自己,我已然沒有了什么追求夢想的能力。
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它絕對能改變一個人的視野和見解,給了你種種可能性。
二、出了社會,你是不是完全靠自己
說句實在話,因為家庭的貧困,上大學很多時候學費都是自己掙,更何況是出了社會呢。人活在這個世上,沒有誰能抱怨自己的出身。我們只能選擇,接受現今的情況,然后一點一滴去努力。
而在我身邊的大多數人,沒有誰真的可以靠自己的父母,有的也就那么一兩個。哪怕家境殷實又能如何呢?他們的世界,的確是我等常人無法企及。
前不久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叫做《社會即將分層,你將會在第幾層?》,說句實在話,現實卻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生存壓力很大。也有很多人叫囂著,干嘛生活在這里,壓力那么大,還不如退居二線城市??墒乾F實告訴我們,倘若你此時此刻退縮了,回到了小縣城,你的孩子也許就沒有了生存在北上廣的可能性。
殘酷的社會現實告訴我們:你只有往前沖,否則你的下一代岌岌可危。
我定居在廈門,房價也是高得離譜。上半年,媒體上最為叫囂的就是“逃離廈門”。我的朋友中也有著此類之人,他們甚至已經決定要離開了,辭了工作。輾轉了很久,還是決定留下來。
自己過得安逸又能如何呢?倘若沒有選擇一個自己所喜歡的城市,待了好幾年,又跑到另一個城市重新開始。這是件很為之恐怖的事情,我們這一代還有得選擇,你的下一代呢,他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可能也很難在大城市有立足之地。
三、寒門再難出貴子,說說你身邊的寒門子弟
在我們村那一帶,這么多年,方圓幾百里也就出了一個,清華大學。父母目不識丁,女孩子肯吃苦,又聰明,書讀的異常的好。這初中就是第一名,更是考入市第一高中,后來捷報傳來,進入清華大學,本碩連讀。
這件事情發生在2004年?,F在這個女孩在一家航空制造企業工作,成了工程師。
也許她是很多人口中的漏網之魚,出身寒門,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了既有模式的命運,甚至直接從底層躍入了中層社會。
還有一個男孩,是個賣菜娃,家境異常貧寒。該男孩很聰明,但更努力,也在06年考取了北京大學的醫學專業,本碩博連讀。
但是此類事件都發生在“以考試成績為重”的時代,學習成績好。而且我們會發現,在90年代之前,這一階段出生的孩子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并沒有那么大。城市化沒那么迅速,差距也不是很大。
可是90后出生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大多數生長在一個相對寬裕的環境中。倘若是能給自己的孩子提供優厚的教育條件,這些父母會不惜一切代價,也有了相對優越的條件。
我在微博上,曾看見過這樣一段話,沒找到出處,我們且來看一看:80年代中后期是農家子弟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黃金時代,30%以上的北大學子出自寒門;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比例快速攀升,這些社會精英只占全社會人口的1.7%,卻有40%的北大學生誕生于這樣的精英家庭。2000年之后,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僅占10%!寒門子弟進名校的通道正變得越來越窄!
這其中有一個很是尷尬的現實情況,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F今更是提倡素質教育,很多學生都有特長,單純的依靠學習成績要出類拔萃,確實難上加難。
四、在這個時代,生存技能和清楚的社會認知很重要
我身邊有很多同齡人,他們工作了兩年,大都會有著一個矛盾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要么就是現在的工作壓根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而換了一個又一個。
其實無論我們出身于什么樣的家庭環境中,都可以利用現有的條件,發現自己生存技能的可能性。
拿我個人來說,我曾不止一次的認真的想過,自己在日后究竟能干什么?想到深處,發現一個長處:文筆還行。索性就堅持寫作,堅持了7個月,寫了190多篇,六十多萬字。
有個讀者對我說,你應該是大城市出來的吧,文采這么好。
我很是坦然,我是個農村娃。只不過跟尋常孩子所為之不同,在沒有任何條件可以學其他技能的情況下,我抓住了一切可能的機會去看書。買不起書,我就借,雜七雜八的什么書都看。
除此之外,我還堅持寫。持續寫了190多篇,文風以比先前好了很多。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甚至在以后的環境中,掌握一兩門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時代生存,沒有真本事,靠爹娘也只是一時。如何生存,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要通過靠你自己可以得到。
五、階級分層又能如何,我們仍要懷揣希望,繼續努力
也許我們將來還會面臨更嚴峻的社會階級分層,貧富差距會拉大。但又能如何呢?在既定條件不可選擇的情況下,我們唯有接受,然后尋求改變。
在這個時代,我們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一個人,究竟擁有什么,才會意味著成功呢?我想說,這一輩子,可能很多人都未必知道。大部分人,是混混沌沌的過。
相比面對現實,我們更要努力,掌握一兩門生存的技能,并為之努力。那些生活在金字塔尖的人,我未曾想過去接觸,也沒必要,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要如此。
我所能做的,是在現實可控環境的范圍內,好好的生活。不忘記、不放棄我曾經的夢想,卯足了勁靠近。
一個人究竟應該怎么活著,沒有確定的答案。但倘若你想,可以選擇,并尋求改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