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前半生》最新的劇集里,一直以來被唱盡贊歌的中國好閨蜜唐晶和子君,終于反目了。
因為和唐晶糾葛了十年的賀涵,竟在短短的時間里,愛上了她的閨蜜子君。
脫下婚戒的一瞬間,唐晶就失去了一切,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她剛放棄了招牌式的驕傲,從香港急匆匆趕回來,放低姿態向賀涵求婚;
她放棄了引以為傲的職位,在不喜歡的咨詢部講重復的課件;
可就在這個她像放棄堅硬學著柔軟的節骨眼,她最好的朋友和愛了十年的男人一起背叛了她。
好想抱抱唐晶。
可這一切,其實早就埋下了伏筆:幾乎所有親密關系的破裂,都是從界限感的消失開始的。
從子君被出軌開始,唐晶對待子君的態度就是:有能力要幫,沒能力借助賀涵的人力物力資源也要幫!義不容辭。
唐晶和子君的關系非常親密,親密到很多東西都可以共享。
子君發現自己的美容卡被媽媽刷完了,就用唐晶的;鞋子被擠壞了,就打電話讓唐晶繞道去接;被趕出家門了,就住在唐晶家。
子君沒離婚時,一個電話過來,唐晶就可以放下工作幫她查小三;
離婚后,唐晶可以為了子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動用任何資源收拾陳俊生和小三凌玲;
唐晶甚至說過“陳俊生可以養你,我也一樣可以養你”這樣的話。
哪怕她要遠走香港,也不忘囑咐賀涵幫忙照顧子君。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幫忙和被幫忙之間,賀涵和子君之間起了化學反應,從欣賞到依戀,從嫌棄到掛念,彼此有了好感。
在唐晶終于決心結婚,甜蜜籌備籌備婚禮的階段,賀涵忽然宣布愛上了自己的閨蜜羅子君,這是怎樣的暴擊?
如果說子君被離婚時是天塌的感覺,那么此時的唐晶,是天崩地坼,移山倒海。
可這一切,其實都源于唐晶和子君之間缺乏界限感的閨蜜情。
02
假如唐晶和子君之間沒有賀涵。
那么,就意味著唐晶入職時,沒有遇到那個愿意手把手教她的上司。而子君的老公陳俊生,恰巧和唐晶同行,已經有了很多行業經驗。
以他們之間的關系,唐晶遇到問題一定會向子君訴苦,而子君,一定會搬出陳俊生,強迫陳俊生不遺余力地去幫助唐晶。
而以陳俊生優柔寡斷、拎不清的性格,和唐晶日久生情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我全心全意地幫你,你竟然搶我老公,塌我的天!”最終大紅大綠的陳太太找到唐晶歇斯底里地大撕一場,然后友盡。
假如唐晶沒有和賀涵談戀愛。
那么,當子君被出軌被離婚時,唐晶只好動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幫助子君。可是,以唐晶的認知能力,根本就沒有辦法引導子君走出離婚之后的低潮(或者說不可能那么快)。
于是子君悲情地躺在唐晶家沙發上喝酒、把家里搞得烏煙瘴氣的日子,會持續很久很久,久到唐晶再也無法忍受。
毋庸置疑,唐晶在說“我也可以養你”的時候一定是誠意十足,可作為一個職場精英女性,她在工作上遇到的競爭和挑戰,已經足夠讓自己焦頭爛額。
而這個自暴自棄的閨蜜,又消耗了她大量的精力。
如果每天下班都還要安慰一個一無是處又不肯努力的閨蜜,相信她的工作和生活很快就受影響,然后耐心被消磨殆盡。
苦勸無果;警示無果;最后只好狠下心腸,將子君掃地出門,友盡。
也就是說,唐晶和子君的這份閨蜜情,如果想要長長久久一生一世,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兩個人都過得順遂且幸福,永遠不會有什么太大的事情需要去麻煩對方、侵占對方的精力。
然而人生如海上航船,豈能無大風大浪?即使沒有賀涵、沒有陳俊生,這樣缺乏界限感的友誼,也一樣注定要翻船。
遲早而已。
03
什么是界限感?
就是再怎么親近的關系,也要適當地保持距離,保留各自的底線。
親情如此,愛情如此,友情更是如此。
馬克思說過,友誼總是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沒有界限感,就是缺乏原則。而缺乏原則的友誼,注定會很快去見馬克思。
武志紅老師在《縱火的保姆與消失的邊界》一文中說,一段關系中缺乏邊界,就會陷入共生關系,會覺得“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共生關系中,不可避免地有剝削。
起初唐晶強硬地向賀涵灌輸 “我的朋友有難,你就應該幫”的思想,賀涵雖說萬分的不情愿,還是伸出了援手。
“唐晶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雖然我不喜歡她,可總是不幫,有些不近人情。”這是唐晶為了子君,剝削賀涵。
可后來,“唐晶走之前讓我照顧你”成為了賀涵不斷接近、幫助子君的擋箭牌。
唐晶的朋友就是他的朋友,幫她理所當然。
終于,賀涵愛上了唐晶的朋友,這段錯綜復雜的關系中,三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傷害。也因為這段關系,三個人的命運都將被改變。
這樣的結果誰都不想看到,可它發生了。
而引領事件發生的線索,一直都是“唐晶的朋友就是賀涵的朋友”這句潛臺詞。不見外,就漸漸的,不再是外人。
如果唐晶能夠對待友情理智一些,幫助她,但不是縱容她,支持她,但不是全盤收留她,即使沒有賀涵,子君也能成長;
如果她對待愛情理性一些,可以為子君的事情向賀涵征詢意見,而不把賀涵派往一線,結局不至如此。
0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你與對方關系多么親密,都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度介入別人的生活。
過度的幫助也是入侵。
的確,如果沒有唐晶,子君在被離婚之后,很可能后半生就要潦草度過了,在很多次關鍵的節點上,都是唐晶提攜她、強迫她進步。
可在這個過程中,子君雖說是受益者,卻也并不是一直都愉悅接受的。
她也曾多次因為唐晶的強勢介入而感覺不適,于是無奈地抗議,“我不是你。”
在發現子君與賀涵的關系之后,唐晶想到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給子君介紹男朋友——再次強勢入侵。這引起子君的更大不適。
世上沒有一種關系,可以好到讓一個人心甘情愿接受另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的控制。
子君與唐晶的關系,雖說親密無間,卻并不是堅不可摧。只是,賀涵愛上子君,成了其中的變數,加速了閨蜜的反目。
閨蜜情深很好,可邊界的模糊,就像是扎在彼此之前的一根刺,抱得越緊,扎得越疼。
“防火防盜防閨蜜”,“千萬不要把你的男朋友介紹給你的閨蜜”,這些警世恒言,從來都不只是玩笑和雞湯,而是對友誼界限的提醒。
只可惜,很多人要受了傷才能理解。
05
并不是越不分你我的友情越好,兩個人之間若毫無縫隙,結局只會有一種:窒息而亡。
相反,高質量的友情里,都有明晰的界限感:
你我之間有一條線,越接近這條線,我們之間的友情就越牢固。
但是,哪怕分享了再多的歡樂和悲傷,我們都知道:這條線,是永遠不可以跨越的。
這是界限,也是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