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趙小明
有學員問小明:女兒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按老師要求,每次回來輔導完作業后,家長自己檢查并且幫孩子把錯誤的講解和訂正,但是孩子去學校第二天還是會出錯,真是很無奈!是不是哪里出問題了,怎么關注輔導孩子學習,反倒成績還下滑了呢?
相信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問題,就開始忙著想怎么解決,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幫孩子檢查作業真的會直接導致成績變差嗎?
有時候提問題的人會把原因和結果說的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其實它們只是相關而已。如果提問的時候,家長們就進入了假因果的關系,那么原因都找錯了,還怎么解決問題呢?
再說說為什么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孩子的成績反而會越來越差,很多人喜歡解釋成“一定是你和孩子的關系不好,所以影響了孩子的成績。”非要拿別人身上的問題來證明自己理論推理是正確的,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在誤人子弟,小明給父母們三個建議。
第一,先去考慮有沒有例外的情況,比如說,有段時間,父母沒有檢查孩子的作業,孩子的成績也并沒有變好,或者某段時間,父母檢查了他的作業,結果他的成績反而變好了!
還可以再看看孩子同學的父母是不是也每天檢查作業,但是別人的成績卻沒有變差呢?只有先去找到例外的情況,才能真正弄清楚,到底是哪些因素共同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
第二,要注意觀察一下,這段時間,孩子身上和家里還發生了些什么事情?
這個道理就像是,你吃了某個解決皮膚問題的藥,然后就說自己的皮膚變好了,但也許這個藥物并沒有起作用,而是因為你這段時間注意鍛煉了,注意吃衛生的東西了,又或許是氣候變得濕潤了等等其他因素造成的。
第三,那是不是家長們就不該給孩子檢查作業呢?很多人會采取另外一個極端去解決孩子成績問題,比如孩子就是要放羊,放羊孩子的成績就好了,這種極端看問題是很分裂的思維方式。
的確是可以檢查作業的,但是家長們要想想檢查作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應該是要由家長檢查作業到孩子學會自己檢查作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學習、尋找錯誤等等這些自我能力的培養才是孩子能浪跡天涯笑傲江湖的重要法寶!
假的因果在心理學上也叫做思維的限制,最開始就錯誤的提出了問題,這個問題本身就把我們帶入到了誤區,當然也不可能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途徑了。
解決所有的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多種因素,因為很多問題都是多因多果的復雜關系。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差,如果只找一個原因,代替所有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會把孩子教育的方向引向歧途。
再比如很多人在寫親子教育、兒童心理、心理雞湯類型的文章的時候,他們最常用誤導大眾的手段,就是給大家假因果的結論,很多人在學心理學的時候也會犯這樣的錯誤,遇到任何問題,就推向原生家庭,這就構成了假因果的關系。
其實對于任何已滿18周歲的成年人而言,他都有能力自己做出選擇的。如果還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于早年的原生家庭,這就真的是在推卸責任了。
點擊“了解更多",和小明一起學習靠譜的心理學。
心理學,管理學雙碩士,
11年臨床精神分析師受訓資歷,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理戰、態度勸服、談判專家,
本土化音樂治療創始人,
梅蘭竹菊主題音樂團體治療系列創始人,
《互聯網心理學》作者,
互聯網心理學創始人,
《文化藝術符號治療技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