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推拿》發(fā)生在一家推拿店,以一群盲人的生活為中心, 通過盲人群體的視角,去觸摸屬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對他們獨特的生活進行了透徹、全面的解讀。作者本著對盲人極大的尊重與理解,真正深入到了這部分人群的心靈,為我們開啟了一個未曾了解的世界。
故事開始于世界的一個小角落,“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這里有盲人老板沙復明,“會所之花”都紅,“小正太”小馬,熱戀情侶王大夫與小孔等,他們的生活各自精彩,彼此相安。然而,“嫂子”小孔身上特有的女人氣味,突然喚醒了小馬對愛的渴望,使得他的情感難以言表而又無可處置。小孔因為愛上了同樣是全盲的王大夫,而欺瞞父母,遭受著內心的糾纏與痛苦。由于別人對“都紅”的贊美,沙復明有了自己的“一見鐘情”,但他的暗戀卻是絕望的,愛上自己從來看不見的美。金嫣瘋狂地愛上了徐泰來,大膽勇敢地向往著她的婚禮,終于把故事中的人變成了可以依偎的愛人。
看得見是一種人生,而看不見同樣是一種人生。表面上波瀾不驚的推拿院,暗地里卻波濤洶涌,一個個或主動、或被動卷入其中的人物,就像處在一條不規(guī)則軌跡上的多米諾骨牌,既孤獨又相互依賴。只是在看不見的世界里,更容易跌倒。黑暗里,他們有著,和每個人一樣的愛恨情仇和酸甜苦辣,也有著,同樣需要被尊重和關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
相比于正常人而言,也許盲人更多了一份孤獨,以及對于孤獨的恐懼。因為有太多的不被理解,因而也會導致更多的無助。其實每個人都一樣,孤獨的時候,像一個洞,沒有人可以窺探到底,內心的不安又無處安放。在看似彼此的熟悉中,獲得一種“不再孤獨”的錯覺,直到獨自一個,又重新陷入更大的孤獨和恐慌之中。于是,迫切的尋找一個人過來理解自己、陪伴自己,期待一份可以獨守的愛情。
無論是看見還是看不見,愛情本身不會被錯認,都只是在需求和被需求中,尋找愛或者被愛。對面走過來一個人,你撞上去了,那是愛情;對面開過來一輛車,你撞上去了,是車禍。但是呢,車和車總是撞,人和人總是讓。錯過了,一轉眼就消失在人海;碰上了,也不一定遇見理解。其實,愛是一種無奈,被愛,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到底是孤獨錯了,而是愛情錯了?或許,愛情本來就是硬幣的兩面,一面是需求,一面是無奈。
或許,人啊,生而孤獨,一個人孤零零來到人世,再一個人孤零零離開,所有的關系都是身外之物。對于渴望被理解的靈魂來說,愛情,只是長久的陪伴里,你意外懂我的一次偶然。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塵土里安詳,
一半在風里飛揚;
一半灑落蔭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詩歌摘自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