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fā)芽和失戀
“嗨,doctor hoo 。”
“嗨,DH 同學,好久不見。” doctor回過頭,哦, DH 同學!DH 同學真的是doctor 很喜歡的學生,優(yōu)秀的個人素質,有時候和他聊起天來他眼中釋放的光芒會讓 doctor 想起年輕的自己,當然也會有抑制不住的迷茫和傷痛,即使很少,這也會將 docotr 代入一些青春的往事。doctor 有時會想,也許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會這樣——單純、敏感,像一把嶄新的琴,周圍的一陣風吹過,都能演繹出快樂和憂傷。
一路走走停停,聊些近況,但 doctor 能感覺到 DH 一直想開始一個話題,嘴唇抿過好幾次的欲言又止,以及這個一向自詡為四十五度溫開水的男孩子,今天明顯只有二十七度的狀態(tài),比體溫高八度的四十五度的溫開水喝起來最暖最舒服,低了十度自是不用說。
“老師,您說愛情是什么?”,DH 同學開口了。
“DH 同學,你將這個甜蜜又憂傷的話題拋給老師,老師不知道怎么接了呀”,doctor 一向認為,人間有很多難題,與“人為什么活著”齊名的,大概其中一個就是“愛情是什么”,他確實也是不知道怎么能說清楚,也不知道能否將清楚,甚至不知道略說一點想法好,還是就安慰他的情緒好。
“老師,您又這樣啦,” DH同學表達不滿。“打哈哈”這一招用的頻繁了,一個平易近人的老師的煩惱,就是得到學生的親切和尊重的同時,會生活中完全失去威信,doctor 時常這樣想。“哥 ,你就說幾句,教教我。” DH 看著 doctor 的眼睛,從 DH 的眼睛里,doctor 今天這話題得接下去了。
“今天陽光不錯,那就坐下說吧”,盤腿坐在操場,早春午后的暖陽下,溫暖、疏懶、自由,再加上DH 同學帶來的淡淡的憂傷,doctor 暗嘆, 這大概就像青春愛情的感覺吧。
“我確實有一套邏輯來淺顯的看待男女關系,我稱它為‘愛情的養(yǎng)花理論’”, doctor 開始慢慢的梳理思路,多少年了,這一套邏輯是在和好哥們聊天的過程中梳理出來的,這些年大概只有那個晚上,與那哥們說過一次。
“首先我認為人的情感就像一顆種子孕育在我們內心深處,他不是由外界帶入的。感情的孕育和成長,就像種花一樣,種子孕育在土里,季節(jié)到了,灌溉、施肥、除草、修剪,合適的土壤,合適的季節(jié),合適的陽光雨露,合適的花匠,最后才有漂亮的、芬芳的花朵,少一樣都開不到完美。”doctor 開始闡述理論,用著最日常的比喻。“男女之間的喜愛,是由基因控制的,男人就是喜歡女人,女人就是喜歡男人,這就是這顆種子最原始的屬性之一。”
“好,我們引出了‘種子’。為什么我要使用種子,因為種子充滿著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本能,就是要發(fā)育,要長大、開花,結果,它需要始終和輪回圓滿。你想想,情竇初開是什么時候,十七八歲吧,一顆種子在土里孕育了十七八年,基因說‘ok,差不多時間了,找準機會破土而出吧’,于是大家情竇初開。但是這個時候問題來了,一顆幼苗破土而出,它的需求變了,它發(fā)現(xiàn)它需要合適的陽光雨露來提供成長,但是合適的陽光不是每天都有,雨露更加是不可預知。旺盛的生命力內在表達為要發(fā)育、要成長,外在的天氣卻不隨人愿,這內外的沖突就是青春最初的煩惱吧,心情和愛情就隨著陽光雨露的隨機而隨機。” doctor 開始慢慢闡述,說著私人經驗的思考和看法,希望能助DH 能看透一些表明的迷霧,接近真實,然后去真實中去尋找自己的答案。
“老師,你說陽光雨露才能成長,感覺還是有點抽象,我不是太明白”,DH 很認真的在聽,也很認真的發(fā)問。這也是為什么 doctor 總是愿意和 DH 聊天的原因,一個人有好奇心不奇怪,一個人愿意去探究好奇心也不稀奇,但是一個人能聰明得體,并且能抓住重點,這個世界缺乏溝通、缺乏理解,愿意主動溝通、又能理解的人總是比其他人多收獲一些道理。
“拿個女孩舉例子吧,陽光就是她喜歡的男孩每天出現(xiàn)在他的視線里,如果這個男孩還對這個女孩笑,那就是正好的陽光;雨露呢,就是女孩收到了這個男孩的禮物、或者表達愛意的書信、語言、文字吧。愛情的種子展現(xiàn)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表達、得到抒發(fā),這種甜在心頭的感覺,大概就是 十七八歲明戀、暗戀的感覺吧。”doctor 看著 DH 的眼睛,眼中流露出淡淡的笑意與調侃。
“那么 DH 我問你,我們會失去愛情嗎?” doctor 反問一句。
“老師,如果從你的理論來說的話,我們不會失去愛情,因為愛情是我們自身就有的,通過基因表達的一種情感,說的直接一點,是一種動物的求偶行為,或者是人類這種動物的伴侶選擇機制,通過這種機制來選擇感覺最好的伴侶共度一生。” DH 很果斷的說,但是明顯這種純理性的思考,對他并沒有任何安慰,doctor 也很明白。
“ 那么 DH ,第二個問題,你什么時候第一次確認愛情來找你了?” doctor 問了第二個問題。
“如果沒有您跟我梳理,我會說,我第一次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知道愛情來找我了。但是我現(xiàn)在接受了您說的理論,愛情是孕育在我們身體里的一顆種子,你這個問題就是誤導我。” DH 已經在 doctor 的理論里面思考了。
“ 好的,DH , 現(xiàn)在我確認,你確實懂得我的歪理。那么,我再問你第三個問題,失戀是什么?” doctor 很認真的看著 DH 的眼睛,期待著答案。
“ doctor ,我來梳理一下,您說愛情就像一顆種子,而種子本質上有旺盛的生命力想要表達與抒發(fā),期待著發(fā)育和圓滿,破土而出之后需要養(yǎng)分,您又將這養(yǎng)分抽象為陽光雨露,有著適宜的陽光雨露的灌溉,愛情就能成長、發(fā)育、開花、結果從而獲得圓滿。我們的人生也能收獲愛情的完整的體驗。說的直接一點,你理解為愛情是一個私人的體驗。” DH 現(xiàn)在已經很能理解 doctor 的邏輯了。
“哈哈,DH,你現(xiàn)在的邏輯已經快要比我好了。可是你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doctor 看著 DH 侃侃而談,感覺四十五度男孩已經恢復到了三十七度。
“這.....” DH 明顯犯難了,既然我們不會失去愛情,那么失戀又如何解釋呢。
“我們的理論里面沒有失去愛情這一碼事,那么怎么解釋失戀呢?我是這么理解的,愛情從一顆種子想要順利的發(fā)育,這個過程嚴重依賴陽光雨露,如果沒有了陽光,沒有了雨露了呢? 愛情沒法發(fā)育了呢,外在條件完全無法滿足內在最本質的需求了呢?會發(fā)生什么?我們是不是就痛苦了,并且百般痛苦,我們痛苦的是我們失去了嗎,我不認為是這樣,我覺得我們痛苦的是我們沒有辦法發(fā)育與成長,這種痛苦本質是基因表達的一種催促或者威脅,催促我們去尋找新的陽光雨露,威脅我們如果下一次再失去還會這樣痛苦。” doctor 語氣里失去了調侃 DH 的從容樂觀,多了一絲惆悵。DH 看的出來,老師的眼睛里有著那么一瞬間的失焦,doctor 回過頭來問,“ DH ,你說,你有一盆花,如果不管、不理、不顧,就這樣讓她一步步衰亡,如果你能懂得它的痛苦,你說它的痛苦應該是怎樣的。”
DH 不知道如何回答,DH 想起,《小王子》里的狐貍說的“馴養(yǎng)”以及“我為我的玫瑰花去時間,使我的玫瑰變得珍貴”。 DH 也在想,對于自己所愛的人,自己這個做陽光雨露的人的播撒的夠充分嗎?對于自己,對方的陽光雨露是否都播撒的合時宜嗎?
“ 怎么,有所領悟嗎?是不是少了很多怨氣,多了很多自責,覺得與對方溝通不夠,覺得了解對方不深,也沒有讓對方來了解自己吧,哈哈哈。” doctor 看著 DH 的眼神,作為過來人,很明顯的知道 DH 此時心里的五味成雜,畢竟當初的自己想明白這些事情之后,也是如此這般,后悔有之,痛惜有之,不過那時的自己是沒有機會挽回了。doctor 一直覺得 DH 聰明,想來他應該很快知道該怎么做,相信他很快能處理好,想來那個與DH 交好的女孩子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老師,那您說,應該怎么做好一個陽光雨露呢?” DH 從情緒中走出,望著老師,希望得到一些經驗。很明顯,DH 已經從迷惘中走出,現(xiàn)在他希望得到的經驗是如何更進一步,成為一個好的戀人和愛人。
“DH ,很高興你真的你問出這個問題,如果你真的愿意在這個問題上探索,我想你以后肯定能給人幸福。” doctor 看著 DH ,他想著,那么多的學生,他喜歡這個孩子不是沒有理由的,內心柔軟的人,容易被人傷害,同時也特別容易被人愛護。
“老師,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好一些,有時候,我們犯了錯誤不自知,讓對方痛苦,其實對方痛苦,我們自己也痛苦。” doctor 看著 DH 說出這樣的話,在大部分逃避內心審查的今天,這樣的能時刻照見自己的內心的青年,當真是讓人愛惜的。
“你問我,如何做一個更好的陽光雨露,我覺得你表達的不夠準確,我以為你真正想問我的是,如何培育一顆愛情的種子,讓她健康的成長、發(fā)育、開花、結果,直到完成一個始終與輪回。我可以這樣理解嗎?” doctor 側頭看著 DH 的眼睛,DH 看到了一張壞笑的臉,但是從眼神中,DH 能感受到 doctor 對這個話題明顯有著認真的態(tài)度,與其說是認真的態(tài)度,不如說是 doctor 陷入到了一個自我的情緒里面,與剛開始討論想要避開的感覺截然不同。DH 一直覺得自己能得到 doctor 這個亦師亦友的老師的友誼,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能看到 doctor 很多具備玩味話題的背后的很多不輕易展露的認真。
二、沒有說明書的困擾
“老師,那你以為如何才能培養(yǎng)一顆種子呢,讓它健康成長,完成生命該有的輪回?” DH,此時開始非常認真的想要了解未來,因為畢竟這是他直接面臨的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讓我們仔細的從養(yǎng)花這個事情說起。” doctor 對于聊這個問題,顯得十分的玩味,似乎這對 DH 非常嚴肅的問題,對 doctor 而言是非常的有趣的思索的樂趣。
“DH,如果你要養(yǎng)花,你就以什么步驟來做這個事情。” doctor 問。
“我會選一種自己很喜歡的花,這些也許是我真的見過,也許是我看過照片;我會上淘寶,去找買家,然后看花的說明書,還會繼續(xù)咨詢這花的具體的情況,然后我會分析自己需要在上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不是此時彼刻能夠承受。主要應該是這些。”? DH 不假思索的回答。
“非常好,我注意到你提到了三個點,這非常重要。第一,你提到說明書;第二,你會覺得說明書不是很詳盡,你會咨詢;第三,你說你會掂量自己是否承受的來。那么,我們來理性的思考,你想養(yǎng)一朵你喜歡的花,這是目的;于是,你去了解它習性如何,以及如何培養(yǎng),這是方法。那么,如果把這朵花,換成一個女孩子,這就是一份非常有趣的問題了。你喜歡上一個女孩子,跟你一朵花的區(qū)別大嗎,她長的是你喜歡的樣子,她聞起來是你想要的味道,你和她在一起非常愉悅,于是你想養(yǎng)她,和她一起生活。” doctor 開始有意思的提問了。
“這.... 你怎么能這樣問,人和花不一樣。” DH 很窘迫的無法回答,畢竟對于年輕人神圣偉大的愛情如何和種花比較。
“ DH ,但是你無法否認,你就要養(yǎng)她,你就是要和她一起生活,你就是要了解她的習性,按照她的習性來灌溉它,照顧她,讓她盛開,幫她變成她應該成為的樣子。” doctor? 此時的一連串的結論, DH 無法判斷他是說花,還是說人,但是他無法反駁。
“DH ,養(yǎng)一個女孩子,和養(yǎng)一朵花真的非常不同。你不會有說明書,也許你能有很少的咨詢,但是這些咨詢也許似是而非,你也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承受的來。” doctor 深深的看了一眼 DH ,doctor 的發(fā)問似乎擊中了 DH 的要點,一瞬間 DH 的眼神暗淡了下來,畢竟窗戶紙被捅破的時候,當真相擺出來的時候,人總會受到一些沖擊。有時候,人們靠著慣性開心的生活,但是一旦人們了解自己在靠慣性生活,那一瞬間所產生的失落感,確是少有的。
“所以,DH ,如果沒有說明書,沒有咨詢,你會如何養(yǎng)一朵花。你對養(yǎng)花的思考大概來源于,一些基本的觀點要澆水、不要太曬、要陰涼通風的地方。但是,我們知道,如果你真的這樣,那么除了少數(shù)幾種真的很常見的之外,你也養(yǎng)不出什么花,即使養(yǎng)出來,她們也許并不是最美的樣子。你知道,大部分像你這樣年輕的男孩子只會養(yǎng)仙人掌,其他的都要死干凈。哈哈,我說的對嗎?”? doctor 說完這些話,開了一個玩笑,畢竟他也是過來人。
此時的 DH 似乎真的被這些未知難倒了,自己一直以為的愛情真的似乎只是一種享受,享受她的美,享受她的味道,享受和她一起的生活;但是長遠的愛情,需要自己去培養(yǎng)對方,他自己似乎一瞬間迷茫了,她內心深處的聲音到底是什么,她像要什么,她像變成什么樣子或者說她應該變成什么樣子,自己似乎真的沒有關注過,似乎自己和她一直靠著慣性生活著,生活在一種無名之樂中,是什么支撐著這種沒有由來的快樂,這又能支撐多久呢。他們在一起這么久,從開始像有說不完的話,到現(xiàn)在似乎話題都被一點點的消耗,他該如何破局。
三、花匠養(yǎng)成計劃
“老師,在沒有說明書,沒有咨詢,甚至不知道是否能承受的了的情況下,我該如何去養(yǎng)我想養(yǎng)的花呢?” DH 回過神來問。
“很久之前,我也不知道,當時的我也以為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確實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每一個的成長都是伴隨著環(huán)境的的,人都是環(huán)境的產物,你永遠不可能了解一個人,除非你去到她成長的環(huán)境看看。所以,我的答案是,去花園看看吧。去見見她的朋友,通過她的朋友了解她,去她出生的地方看看,去她曾經讀過的學校看看,去了解下她們當?shù)氐娘L俗習慣,去吃一下把她養(yǎng)大的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去拜訪一下她家,見一下她成長的地方,去和他爸爸媽媽聊聊,去和她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聊一下,聽她們講她童年的趣事,去翻一下她成長的照片,去丈量一下她走過的土地,然后你就會有很多答案了。 ”? 這句話不說很長,doctor 越說越慢,越說越緩,越說越溫柔,DH 突然很好奇,這個男人將事情想的如此透徹。
“DH ,其實就跟種花一樣,如果你想知道一朵花到底是怎么生長的,就去她的產地看看。”? doctor 回過神來,看了一眼 DH 說到。
“DH,于是你現(xiàn)在得到了很多的信息,你知道了她生活的土壤,你知道了她是如何被澆灌長大的,于是你基本能判斷出你是否能夠承受這個代價來養(yǎng)她,你是否能提供這樣的基本條件,我以為這些事情你知道的越早越好,她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決定了她是和在怎么樣的土壤和天氣條件下才能盛開。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好的花匠,你必須去了解這些東西,并且去提供這樣子的土壤一起成長。你也說過,養(yǎng)花你會掂量自己是否承受的來。”? doctor 很認真的看了 DH 一眼,這眼神中有著鼓勵,鼓勵著 DH 超脫普通人對愛情的看法,希望他能看到更大的面,去面對,去因勢利導。
“所以,doctor ,這就是,以前的人為什么講究門當戶對嗎? 因為門當戶對,環(huán)境才是一樣的,對吧,這樣就能很順利的成長,對嗎?”? DH 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前人講究門當戶對。
“是的,DH,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這樣的,這是一種保守而安全的做法。” doctor 回應道。
“但是,DH ,人和花,是不一樣的,花一代一代都是一樣的,很少看到變異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是變異的,你看看父輩分別來之不同的土壤,他們本身所帶有的個人屬性是不一樣的,然后她們結婚在同一片土壤下生活。你知道的,他們必須改造土壤來適應自己生活,你看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有的家庭很快達成妥協(xié),于是一起生活;你還看到,有些家庭,一直在爭奪土壤的改造權,甚至為此,將土壤變的不正常。你看這些事先天的條件,那這些種子到底是怎樣的呢?其實有著太多的可能性。你需要知道,土壤是否正常,以及種子各自帶著父輩多大尺度的特性均是不同的,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就是一個偽命題。但是這種環(huán)境會帶來大尺度的變異意味著下一輩和父輩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和可能性。說明書的缺乏意味著你可能冒更大的風險,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好的花匠的力量,他們永遠在變異中培育新的品種驚艷世人,面對很多的未知,你應該有信心和耐心成為一個好的花匠。” doctor 將他的理論,引入了新的變量,變化進一步加大。
“doctor,你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輩的變異存在,這點我同意的,因為我不完全像爸爸,也不完全像媽媽。而且你說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我還在社會中吸收了很多的時代的特性。我承認我是一個完全特別的個體。那么,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種子吧?”? DH 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是他還沒有揭開最后一層謎題。
“對的,于是你發(fā)現(xiàn)了,養(yǎng)花的經驗是可以傳承的,而養(yǎng)人確實一個在陌生領域探索的過程,和與每一個陌生領域探索一樣,會有跌跌撞撞的痛快,也會有無心插柳的快樂。” doctor 已經完全打破了 DH 心中感情的常規(guī)的看法,以前的認知全部碎片化,對于感情的探索,我們真的沒有路徑可以尋找,唯有探索。
“doctor,所以,我們真的到了十字路口了嗎,最多能看到的只是過去的模糊的經驗,而靠自己開創(chuàng)未來,是這樣的吧?” doctor 回過神來,輕聲問道。
“是的,DH,你到了開創(chuàng)未來的時候了,你何時見過兩對相同的情侶和愛人嗎?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對都不一樣的。DH,好好總結過去,用心探索未知、耐性聆聽內心的聲音、費心去做該做的事情,努力去成為一個厲害的花匠吧。”
“doctor,聽你從養(yǎng)花的邏輯來分析,真的打破了我很多過去的看法,你之前和我說的對,如果我們一直靠著慣性前進,當慣性的力發(fā)生改變時,我們自己也無能為力,我們必須知道組成我們慣性推力的是什么原因,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因勢利導,克服或者誘導慣性,然后加上自己的努力走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我有信心去做這些事情。” DH 就是這樣,一旦明白了某件事,總是展現(xiàn)的自信滿滿。
三、誰是花匠誰是花
“doctor ,作為一個男孩子,我覺得你的這個理論,不僅僅可以針對男孩子養(yǎng)女孩子這朵花,我覺得這個理論,對女孩子來處理男生的關系其實也是一樣的適用的吧,去了解,去琢磨,去探討可能性,去面對未知,去讓他變的最好。”? DH 笑著說,眼神中帶著一股男孩子的壞笑,似乎已經在期待自己如何被她培養(yǎng),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一起變的更好。
“DH,你說的很對,但是如果你想要去實踐這一套理論,那么,你需要去和她達成共識,哈哈。” doctor 很開心的看著 DH 燃起來的希望。
“doctor,共識,你說的非常好,這可以說是我們前進的基本盤,我和她必須對很多事情,打成共識,每一步都夯實的,一起踏向下一步。那么,您對如何達成共識,有什么策略嗎?” 顯然,DH 已然明白了理論,他需要更多的可實施的思考的方法。
“DH,此時此刻,我們都是對方的花匠,我們都是花。我們都想要了解對方,我們都想要培養(yǎng)對方,我們都想對方變的更好。誠然,花匠很用心的對待花,但是花匠沒有說明書,花匠可能是個新手,這些都會造成問題。你站在一個花的角度想想看,一個新手花匠來折騰你,你是什么感覺。花匠很用心,很愛花兒,這全然是沒有錯的,但是,花兒知道,花匠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花匠對花兒的習性還不夠非常了解。你知道的,真正的花兒會有表現(xiàn),告訴花匠他錯了,他應該調整方法。” doctor 開始從花的角度來側面思考花匠。
四、花兒與花匠的互相養(yǎng)成
“所以,溝通很重要,花兒的需求應該反饋給花匠,因為花匠也是因為按照花兒的習性去照顧花兒,花兒才能綻放的更美麗。” DH,說道。
“ 哈哈,DH,理論上是這樣,花兒和花匠一起去探索花兒成長的可能性。” doctor 笑著說,此時聊天的氛圍,是輕松、愉悅的。
五、人和花的不同
“DH,人和花,終究是不同的。人的環(huán)境也是非常復雜的。我本身是還沒有經歷過非常長的感情,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將這最后的思考和你聊聊。” 一瞬間的轉折,doctor 的語氣變的嚴肅了。
“你知道的,我們之前談到了,我們要學習去做一個花匠,作為一朵花,我們也要學著去了解自己,花兒與花匠是一起成長的。理想情況下,我們都想能全身心的照顧自己的花兒,對嗎?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也許在現(xiàn)實中,我們有時候,真的是心有余而時間與精力不足。當你的花匠被其他瑣事纏身的時候,你該怎么辦呢?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也知道,很多的分離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花兒的需要發(fā)育與生長,而花匠卻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或者說假設花匠出差半年,他的花怎么辦。如果這真的是一朵花,我們可以擺脫朋友照顧,可是當她是個人的時候,我們要怎么辦?”? doctor 連著提了兩個問題。
“ 所以,如果真的發(fā)生這種情況,我們只能選擇,將自己的花兒,交給自己的花匠照料。我們需要能自己照顧好自己,就像我們的花匠照顧我們的那種方式一樣。曾有人說,真的的愛情就是將自己活成他的樣子,也許真的是這樣,當我們的花匠不在身邊的時候,也許我們自己需要變成像他那樣子來照顧自己。即使不能成為對方的樣子,至少對方提供一條我們探索自己的路,讓我們去成長成那個我們曾經探索與期待的樣子。”doctor 很深沉的說道。
“我以為,愛情也許真的是這樣子,我們一直都探索自己和探索對方,最后我們的心里裝了兩個人,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對方,也許最后也無所謂花朵,也無所謂花匠了。她有事,我照顧自己,也照顧她;我有事,她照顧自己,照顧我。我們互相成就,我們一心希望對方成為最好的自己,對方也希望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最后我們成為了最好的自己,我們也成為了最好的對方,我們都是一個身體里活著兩個人,對方的朋友是我的朋友,對方的親人是我的親人,對方的責任是我的責任。即使那一天,我們和對方分離,但是對方還是會活在我們的血里、肉里、靈魂里,會一直滋養(yǎng)著我們,伴隨著我們成長或者老去。”? doctor 看著前方,娓娓道來。DH 不知道,此時此刻,docotr 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誰,但是doctor 浮現(xiàn)嘴角的淺笑,確實有著淡淡的憂郁,這淺笑、這憂郁肯定全是那個人的味道。
后記:
1. 這文章確實是個人對感情的看法,也僅僅是個人看法。
2. 看到了太多的朋友在感情中,享受著無名之樂,承受著無名之苦。不知道快樂從哪里來,也不知道痛苦從哪里來。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能從這種無名之苦樂中找到一點點的為什么。希望,你們失戀的時候,知道自己不會失去愛情,能收拾好心情;當你們因為成長環(huán)境差距太大而造成不能達成共識的時候,能明白勉強不來,因為你知道養(yǎng)一朵花是需要條件的;當我們不對如何做時,可以想想你的花需要什么;當你們在一起成長中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好好的看看自己,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我們都是自己的陌生人,因而我們也不能要求對方像全能的神一般對自己無所不知的了解自己,大家可以多點耐心,多點信心,一起努力求同存異。希望每一個人最終都能通過對方成長起來,希望最終我們需要對方的方式是對方在我們的心里支撐著我們,我們只有一個身體,但是我們有兩個靈魂,每一個人都是一個隊伍。
3. 也許有人說,愛情不是能說明白的。我也并不想說明白,我只是想提供一個模型。這個模型的唯一作用就是,當你迷茫的時候,你可以套一套,然后找到定位和方向,然后知道自己的方向,你知道自己該怎么做,而不是陷入無名之苦不可自拔。
4. 莊子提倡,“以理化情”,即用理性來消融平復情緒。人的痛苦,根源是太缺乏理智。我們應該掌握一些規(guī)律,或者總結一些規(guī)律,增加對萬事萬物的理解,提高理性,合理調整自己的期待和心態(tài),就能減少由感情引發(fā)的痛苦。其實我們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痛苦,此所謂佛家的“無名之苦”,當我們知道了原因,我們就有了方法。希望這里能提供找到原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