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我們曾以為的愛情里藏著一個這樣的騙局

文/袁筱魚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這一年,他38歲,她24歲,他們相愛了。

他懂她,他疼惜她,如父如兄。為了她,他和妻子離婚,娶了她。

他叫胡蘭成,她是張愛玲。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一個是久負盛名的文豪。

胡蘭成說,愿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想要一段踏實穩定的婚姻關系的意圖,溢于言表。

在胡蘭成深陷危機的時候,張愛玲說,那時你變姓名,可叫張牽,或叫張招,天涯海角有我在牽你招你。

大概半年多后,因局勢需要,胡蘭成遠離上海到湖北,和張愛玲開始相隔兩地。不久后,便與一個17歲的護士周訓德如膠似漆,舉行了婚禮。

次年,胡蘭成回到張愛玲身邊,告訴了她周訓德的故事。張愛玲沒有表現出憤怒或者不滿。當他再度到周訓德處,又忘了張愛玲。

后時局大亂,胡蘭成在逃亡的過程中結識了第三個女人范秀美,并以夫妻相稱。

當張愛玲去尋他時,才知道有這么一個女人存在。她看見范秀美說,你真漂亮,我來給你畫張像吧。范秀美端坐著,張愛玲一筆一筆瞄著,胡蘭成在一旁默默地看。突然,張愛玲停了下來,悵然若失。

范秀美走后,胡蘭成一再追問張是為什么。張愛玲說,我畫著畫著,只覺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來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動,一陣難受就再也畫不下去了。

可是分別的時候,并未見胡蘭成有愧疚之感。張愛玲只能嘆氣道,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此時張愛玲的心早已涼透,不抱希冀。然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胡蘭成尚未穩定,張愛玲一直用稿費接濟他。直到他脫離險境,安定下來,有了正式的工作,張愛玲寄來了一封訣別信,并附上30萬元的稿費。

信中說: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長時間考慮的。彼惟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從此,胡蘭成與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凄然謝幕。


關于他們的愛情,很多人都替張愛玲感到不值,為她惋惜。似乎要為她的付出討個說法,于是苦苦追問,胡蘭成到底愛沒愛過張愛玲?

他們從他的作品中搜尋證據,放大細節,得知胡蘭成時常念起張愛玲的好,于是肯定地說,愛過無疑;又得知胡蘭成對交往過的其他女子一并追憶描述,于是失望地判他個“渣男”。

而張愛玲一直傾心于胡蘭成,教胡蘭成這個那個,還給他巨大的經濟支助。可是胡蘭成卻如中央空調,見一個愛一個,毫不在乎她們的感受。

舊時女子,大抵早已習慣了被三妻四妾,絲毫不覺不妥。可是張愛玲并不是一個世俗女子,她遠離塵埃,孤絕清高,認同西洋文化,向往高契合度的愛戀。

而愛情,都是排他的。當她從胡蘭成口中得知周訓德時,已經受到了一萬點傷害。只是,驕傲如她,怎能表示自己非常在意?用胡蘭成的話說,很奇怪,當時怎不見她吃醋。然而,他又怎么知道她沒有吃醋呢?

高自尊的人天然自卑。因為幼時父母離異,父親再婚,忽略于她。后跟隨母親生活,經濟拮據,母女矛盾突出。缺愛的童年讓張愛玲內心充滿著不安,對于親密關系帶著莫名的自卑感。

敏感如她,得知周訓德,已如針扎;看到范秀美,更是萬箭穿心。可是,她知道自己無力改變這一切,她能做到的,也只有把碎了的心往肚里沉淀,等待時間將傷口縫合。

在她的分手信中提及的一年半里,她應該回顧了與胡蘭成交往的所有細節,也應該想過如何去重建與胡蘭成的親密關系。

只是,她實在太驕傲了,無法將自己的感受悉數說與他聽,只是用繼續關心的姿態讓自己問心無愧;她又太不安了,對長久維持這段關系毫無信心,所以只能以堅決不再回頭的冷酷態度,斬斷與他斷斷續續才能存有的親密。


我把你當成唯一的珍寶,可你只當我是天涯中常見的一株芳草。

女人于胡蘭成而言,應該各有不同功能,滿足他不同的實時需求吧。如果真的愛,應該是從對方的需求出發,感知冷暖,體會辛酸,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把對對方的好當成額外的饋贈或施舍。

胡蘭成在他的《今生今世》里,追憶了很多關于張愛玲帶給他的溫暖和幫助,而關于自己給予對方的事例甚少。我們從中感知到的更多是,他愛自己多于愛她。

自古以來,女人無不感性,撫琴而傷懷,那個他究竟愛是不愛。孤傲的女子如張愛玲,也只淡淡地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里來來去去亦可以。她不是不要長久的愛,只是骨子里就不信,不安。

后來確如她所言,他來來去去,在她那里并未久留。然而,因早已不抱希望,所以也不致太過失望。

可是,畢竟用情太深,理性在某些時刻會喪失所有功能。在她與他的最后一次相見,他俯身吻她道別時,她伸出雙手抱緊了他,淚水斷如珠,只在哽咽中喊出了一聲“蘭成”……

既然你愛的只是你自己,既然我并非那個唯一,那么,我便只有成全你,成全不再被呵護的自己,成全那份孤傲的自尊心。


聽過李夫人的故事么?相傳,她是漢武帝最寵幸的妃子,可是在病重時堅決不讓漢武帝見她,以此在漢武帝心中保留了她最美的樣子。待病逝后讓漢武帝朝思暮想,也讓她的兄弟們繼續得到漢武帝的垂青。

張愛玲的孤傲決絕如同李夫人的堅持一樣,舍了情愫,換了尊嚴。

難道人非得要得不到了,失去了,才會想念你的好嗎?過來人會告訴你,是的。

所以,很多人都會勸一個在愛情里漸漸失去主動權的人,淡漠一點,狠一點。千萬別讓對方覺得你離不開他。

曾經,我也這樣認為。學了心理學,懂得了關于戀愛的心理,人性的復雜,知道這么處理有它的道理,卻也有它的不足。

因為如果一定要將親密關系當成較量,當成博弈,而你一定不能輸的話,那么你確實要將在乎放到心底,將不舍轉變不屑。漸漸地,以退為進,或許可能讓對方重新重視你,也或許只能放在記憶里。

可是,假使對方當真了,他并未感知你的在乎,就像胡蘭成覺得張愛玲太過孤傲一般,那么便只能將之放于記憶之中。而記憶何其虛幻,記憶里再美,那也是遺憾。

其實,親密關系的極致不在于此輸彼贏,而在于雙贏。我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贏了我,只想把最真實的自己用較為藝術的形式展現給你看。

所謂藝術,就是用委婉的方式,或者循序漸進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愛,只是表達,而不是施壓和控制。如果做不到藝術化,那么就不帶情緒地將感受真實地表達出來。

比如說:對于你這樣(具體)的做法,我感到有點不開心,因為……我希望我們的關系是這樣……不知道你覺得如何?

有一種觀點是這么認為的,把真實感受暴露給對方,其實就等于給了對方傷害你的機會。可是,人的真實也有很多面,永遠不要小瞧愿意把其中一面展現給對方看的誠意和勇氣。能做到如此的人是何等自信和有底氣!也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留住愿意留住你的人,才能看到對方是否真的只是把你當成草,而不是寶。

真實的靈魂,閃著最美的光,吸引那個同樣想要接近的伴侶。這既不為難自己,也不徒留遺憾。

大不了,確認對方真的不在乎你的感受,知其不可而為之。那么,你也可以暢快地揮一揮手,不帶怨恨,不必嘆息,大踏步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了,不是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