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燭之光(16):《第七天》讀后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無法拒絕余華的文字,《兄弟》《活著》《第七天》。他讓我明白,大道在民間。有人說,第七天的主調比較悲觀,但是我卻從中看到光明。

愿世間多一些有良知的作者,在生前寫出震撼心靈的文字,隨時擊打著我們的內心。告訴自己:我還活著。

明從暗起,凈自hui生,愿世間的平等從生的那一刻開始,而不是死亡才能達到人人平等。

《第七天》是中國當代知名作家余華繼《兄弟》之后,時隔七年后最新長篇小說。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見聞:講述了現實的真實與荒誕;講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生而無奈的人,活著和死了又有什么區別?余華的文筆,總讓人感到低層人民的真誠,善良,無奈和痛苦。我們活不起也死不起呀!

主人公之一鼠妹和伍超的愛情幸福甜蜜又矛盾,感人而又讓人糾心。在低層佝僂的人們,有真愛有爭吵卻都守著彼此的忠誠,但最終奔向了快樂的地方是墓地而不是婚姻的殿堂。鼠妹生前有很多愿望,男朋友皆不能滿足。好不容易買了個蘋果手機,卻是三寨版,鼠妹傷心的不是三寨手機,而是男友為什么騙她。他本可以說這是個三寨手機,但他已經盡力了……

之后是伍超賣shèn為鼠妹買墓地,滿足她死后的一個愿望,卻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一直以為“死無葬身之地”是一件悲劇的事情,而這一刻卻看到它美好溫暖的一面。

《第七天摘抄》:

我對他說,走過去吧,那里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那里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他問:“那是什么地方?”

我說:“死無葬身之地。”

余華談寫作: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地告訴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內心讓他真實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只有寫作、不停地寫作才能使內心敞開,才能使自己置身于發現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靈感這時候才會突然來到。

幾乎所有優秀的作家都處于和現實的緊張關系中,在他們筆下,只有當現實處于遙遠狀態時,他們作品中的現實才會閃閃發亮。

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里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怎么樣讓生娃后的自己快樂一些? 我的經驗是,第一招:平時多在你的情感賬戶里儲存一些積極的情感,美好的記...
    夏穆穆閱讀 304評論 0 0
  • 2月2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下午的開門紅,已經結束了,回想起來,今天相比起之前,進步了一些,但是還是有...
    能量女王劉大紅閱讀 325評論 0 2
  • 產品前端架構 專注于引導前端工程師去主導團隊高效協作,去引領團隊規范化、工程化構建復雜系統的實踐過程。 本章節的核...
    Rella7閱讀 52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