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我想到了做銷售的老妹兒,她對地點、套路、價格、品質都比我通透。
這次逛街不止買到了喜歡的,也隨著她的價值觀轉移,舍棄了不該買的。
有的東西買了,對我來說沒有太多益處,同樣的錢,我更愿意用到學習提升或旅游見識方面。
可能是步入了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對花錢的概念也有了不同的認識。
以前總喜歡沖動型消費,巴拉巴拉買了一大堆無用東西。由于自己喜歡極簡風格,還得經常斷舍離,勞心勞力勞財神爺!
這是跟老妹兒交談后的第一個轉變:穩住!別浪!
說說對我有啟發的第二個轉變吧:作為消費者就得挑剔,就得事兒多!
我下定決心買的那樣東西,第一次接觸,心里沒底,不知道有什么坑!
老妹兒一上場就威震四方,嘰里咕嚕、嘰里呱啦一頓狂轟濫炸,比賣東西的還狂拽酷炫!
買的質量、數量、等級、對比、服務、后勤、態度、滿意度、制作、周期、出錯點、忽悠點……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因此,這次買的東西很多方面都出乎意料的好,喜得我眉開眼笑!
請老妹兒吃飯時,我在路上問了一下消費不入坑的訣竅。
一是網上做對比,很多差評的店面就不用去了,偶有差評但總體評分高的店面可以作為備選。
二是找熟人做參考,請她對自己的意向店面進行排名和簡要介紹。
三是進入優選店面,根據網友吐槽的地方做重點強調,避免自己遇到同樣的麻煩。
四是先說斷后不亂,沒交錢時,任何疑惑,任何特殊要求,任何后續保障都可以提出來,大家達成一致的認知。(這里不是故意找茬,是根據自己的需求提出優化處理,比如時間緊迫,必須三天之內把我的事完結,能達到這個前提才能簽單子。)
五是態度強硬,對,你沒有看錯,買東西也需要反套路。現在的銷售套路夠夠的,一不小心,處處是地雷!
我們要對買的東西有一定了解,做必要的功課,尤其是貴重物品,必須保持自己的一個基礎認知。
比如,有的東西價值五百,因為鋪面位置緣故,標價兩千!我要是不知道,老板給一千八,我就要了。有基本常識的人,直接還價三四百,然后長一點,四百五就買到了。
比如,店鋪進行一種緊張營銷,沒貨了不定了,遲了就沒有了,無法安排了,有點像蘋果的饑餓營銷。
比如,店鋪銷售由很多環節組成,前面的銷售為了業績,服務質量杠杠的,一旦收錢了,后面的產品和滿意度直線下降。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當上帝,不能被銷售綁架成了龜孫子,出錢的被拿錢的凌駕在頭上。
買東西,也需要打心理戰,有自己的態度:我對要購買的東西就是有要求,我花了錢就是挑剔,一分錢一分貨,就是不允許摻假。能做到,就成交,不能做到,撒開手,不干就是!
我們絕不能當羊,溫溫吞吞被宰了還不自知。
打預防針是必須的,我不是那種人,但是不能不防著你是那種人啊!
有句古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嘛!”不過過腦子,賣了你,還幫著數錢呢!
對老妹的第三個轉變:“大城市是一個大熔爐,人在里面會急速變化,凡是不變的,都不在了!”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也要跟她一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隨著時間復利,讓人大吃一驚,就像我的老妹兒,真是刮目相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