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節長假的最后一天,已經有很多人在朋友圈感慨長假就這么結束了。
明天,我不想上班。這或許是所有職場人今天的內心獨白。
1. 不想上班,你實現財務自由了嗎?
我想過自由的生活,有點錢,夠日常支出就好;有點閑,能慢下來,享受過程的美好。維持一定的平衡就好。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平衡呢?
如果你想過自由的生活,必須首先實現財務自由,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周國平老師說,金錢是好東西,好在哪里?它的最大好處是使你在金錢面前獲得了自由。窮人在金錢面前是不自由的,他不得不為錢工作,因為對于他來說,錢就意味著活命。在這個貨幣社會里,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在沒有錢的時候,錢是第一重要的。你說錢不重要,讓你成為一個窮人試試看,你就說不出這種大話了。
人生在世,第一件事是要解決生存的問題。有了錢、生存有了保障以后,錢就不那么重要了,你可以不必僅僅為了錢而工作了,你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了。這就是我說的在金錢面前獲得自由的意思。
當然,如果錢更多一點,自由會增加,你不但在錢面前、而且在那些涉及錢的事情面前也獲得了自由。愛默生說,有錢的主要好處是你用不著看人臉色了。
2. 不想上班,那你想要干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而且我什么都不會啊?!?/p>
我們可以不上班,但是不能不工作?,F在的你或許非常憧憬那些平時出去玩玩玩的人,但是玩最多也能玩個一個月,當你有了無限的時間自由之后,自由這個東西反而喪失了稀缺性,反而覺得沒那么可貴了。到時候你就會發瘋似的想找個事兒做。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你想要做的事情,那現在開始一邊上班一邊找,一邊學習,為自己今后的自由做準備。
不要說等我辭職后,再去學個什么什么,不管工作有多忙,學習的時間總是可以擠出來的。
3. 不想上班,我想去當自由職業者,我想去創業
創業不只是一樁美夢,它其實是一樁苦差。如果你真的打定主意創業,在今后的很多年里,你的生活質量會下降。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沒有商業模式支持,僅僅是依靠熱情、夢想的創業者來說,處處碰壁是必然的事情。而處處碰壁、沒有現金流就意味著你要從中產階級淪落到貧民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試問,你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就真的可以干好創業這件事?
你以為創業了之后就會自由,但是很多自由職業者或創業者因為“創業”(至少創業初期)一點都不自由?;蛟S你在抱怨每天八小時的工作,但是創業之后這會變成12小時,甚至14小時。
而且他們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那些紛爭、挑戰、困難要遠遠多過自己在公司里所面臨那一切。在公司上班,難題和搞不定的人際關系都是老板自己抗,通常分配到下屬手上的那些活早就被過濾了好幾遍,僅剩下技術性的工序罷了,但是你一旦創業了,所有雞毛蒜皮的事情你都得操心。
昨天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因心肌梗塞離世,這也間接地說明了現在創業者背負著很多壓力,身體也在高負荷透支。
現在很多公號狗都要高頻輸出文章,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都不止8小時,你想要的自由根本不存在。
“阿門”老師(龐門正道的運營人)曾經寫過的一段話:
有能力的人再去創業,而不是鼓勵人人去創業,對于大部分人,那是死路一條。就如在鼓勵大家跳崖一樣,前面示范成功的都是已經準備好降落傘的,然后對大家說:跳下去,你的人生就如他們那樣精彩。旁觀者看到很多人跳,但是沒人給你展示下面的尸體而已。我重申一下我的觀點:我鼓勵有降落傘的人跳。
在如今的年輕人眼中,“工作”或者說“上班”開始具備越來越復雜的含義:做什么工作,怎么樣工作,在哪里工作……擺脫朝九晚五的坐班生活似乎已成為很多人的人生理想目標。
為了實現不上班的理想生活,首先你得實現財務自由,其次還得尋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條路是一條漫長的、一條非常孤獨的、一條非常艱難的路。
但如果你確定要走上這條路,那我還是恭喜你。因為,出發永遠是最有意義的事兒。
希望你我在不上班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成功的路上一點也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