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3字,建議閱讀5分鐘。
“情商”二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很多人認為“情商”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但如果讓他們講一講“情商”到底是什么的時候卻又講不清楚。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什么是“情商”。
1.什么是“情商”
我們往往會在以下幾個場景中評價別人“情商低”:
- 說話做事不考慮別人;
- 不懂別人的拒絕,聽不出別人話里的意思;
- 不懂別人的欲言又止;
被認為情商低的人,展現出來的表象是無法正確理解他人的情緒。而其深層原因則是他們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道理很簡單,一個連自己情緒都無法理解的人,怎么可能理解其他人的情緒呢?
一個無法理解自己情緒的人,更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會對他人進行情緒上的攻擊,常見的形式就是“遷怒”。
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例子——那些無法控制情緒的人,不僅做不成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還常常成為定時炸彈一樣的東西,早晚毀掉他們觸碰到的一切,不管是人還是物。
說到底,“情商”,是一個人理解情緒的能力。情商越高,越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控制自己的情緒表達,在自己與別人之間畫出清晰的界限。
那我們如何才能翻身做主人,駕馭自己的情緒?
有些人會講,“你要寬寬心”,“你要冷靜”,“你要放輕松”,這些東西的本質是“鴕鳥戰術”,它是在告訴你“忽視情緒”。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直面情緒”。要有意識觀察自己的情緒,分析情緒來源,以及情緒背后的真正需求。
在分析情緒來源的過程中,需要運用我們的“元認知能力”,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剝開我們每一層的情緒,看看最里面的東西到底是什么。(詳見《日課048 | 最最最重要的能力》)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朋友對票販子深惡痛絕,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可恨的人,都應該被抓起來判無期徒刑。基于這個話題,我跟他展開過一次辯論,我跟他講,票販子存在的原因是市場的價格定的太低。價格低會導致有能力購買的人變多。東西少,想要的人又太多,此時就需要一種方法把真正需要這張票的人篩選出來,而提升價格是最有效率的篩選辦法。
一張演唱會門票200塊,1萬個人想去,為了搶這一張票,他們要排隊,要刷手機的app,時刻關注放票的時間。而這些用來排隊、刷手機的時間,能創造價值嗎?創造不了價值,這些時間被白白浪費掉了。但如果票價被提升到了1萬塊,或許只有1個人想去了,這個人才是真正想看演唱會,真正需要這張票的人。其他人也不會排隊、刷手機,浪費時間去做創造不了任何價值的事情了。所以,價格是最有效率的篩選辦法。但是,發票機構處于種種考量,不愿意做提價的惡人,那么由票販子去做這個能大幅度提高社會效率的事情又有什么錯呢?
我能明顯感受到我的朋友被我說服了,但他不僅拒絕承認我的觀點,還做出了表示“我很生氣”的舉動,強行與我辯駁。有趣的是一年之后,我和他一起去聽經濟學的課程,那位經濟學老師對于票販子的觀點與我一致,給出的原因也與我相同,我本以為我的朋友會再次十分生氣的站起來與老師辯論,但當我看向他的時候,卻發現他頻頻點頭表達贊同之意。
課后我很好奇的與他探討這個話題,同樣的理由為什么我說出來他會生氣,而經濟學老師說出來他就會接受?“生氣”這個情緒,到底是因何而來?
我和他一層一層的剝開“生氣”,發現它的來源其實是“自戀”。朋友不愿意對我承認“你是對的”,因為這樣會讓他產生“你比我強”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難以接受,所以就會產生“生氣”這一情緒對我表達不滿。
通過分析,我的朋友從以前的“生氣”狀態,變成了“知道自己生氣”的狀態。當他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他就會思考“生氣”的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是為了證明“我比你強”,那這種證明是否有意義?如果沒有意義,為什么還要生氣呢?
一旦開始通過“元認知能力”來分析自己的情緒,就會發現原本那些貌似無頭緒的情緒其實都有自己的出處。看清楚來源之后,自然就會知道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可以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了。
2.分析情緒的方法論
每次思考情緒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緒?
- 這種情緒對我有沒有幫助?
- 如果有,我該如何好好利用?
- 如果沒有,那我應該如何避免?
除了自我反思之外,如果能有一個與你在同一個頻道上的好友一起探討就更好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朋友身為局外人更容易指出你不愿意面對的事實。
這個過程,是一個覺知自我的過程。當發現“生氣”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自戀”的時候,你對于自己的理解便深入了一層。當對自我有更深入的理解時,就涉及到了我們用什么態度去對待新發現的那個自己。
比如說,很多人發現,原來自己的很多情緒都是源于“自戀”時,他們會對自己進行批判,因為他們認為“自戀”是一個缺點。在他們批判自己的時候,內心會想:哎呀,不好,我看到了自己一個缺點,我怎么這么差勁,我太不好了……
這種“自我批判”的方式是不對的,它會極大地降低你理解自我時的敏感度。因為在你的心理,你已經對于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下了一個定義,人的本性會驅使你讓你只去尋找“你以為優秀的自己”,從而喪失掉全方位理解自己的能力。
我是這樣對待“發現缺點”這件事的。首先發現,“噢,原來我是這樣的”,然后,我會有一股欣喜——我對自己的了解又增多了!
我能這樣做,其實是因為沒有批判,不會覺得這是“缺點”,而是覺得這只是一個“特點”。當你徹底不去做評判的時候,就會容易進入真正的自我理解,從各個角度看清自己的每一處細節。
剛開始這樣做會有一點難,但我們一定要試一試,當發現了自己一個特點,比如說自己有點“自戀”,然后你就可以在心里告訴自己:“哎呀,原來我是這樣的”,然后就到此為止,甚至可以去喝杯酒慶祝一下,因為你對自己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4.知識總結
- “情商”是一個人理解情緒的能力;
- 提高“情商”的方法是“直面情緒”。要有意識觀察自己的情緒,分析情緒來源,以及情緒背后的真正需求;
- 最大限度理解自我的前提是不要對自己做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