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 ? ? ? 父親是2007年臘月去世的,至今已近十個年頭了。去世的原因不是他早年所患的胃癌所致,而是不小心在家摔倒、頭磕在院子里房沿上,在床上躺了二三十天,因器官衰竭而離開我們。噩耗傳來,我感到難以接受,因為父親身體硬朗,很少看病吃藥,怎么可能說走就走了呢?再者,父親一輩子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積德累功,老天爺怎么忍心早早收他去呢?后來我總是設想,如果父親是個有一點點病痛就呻吟愛折騰的人;如果我們當初不要大意,抓緊治療,或許父親還能健在,不會走的這么早!好在心安的是,父親在世時,我們作兒女的對父親盡足了孝心,內心無愧。但總令我們十分后悔的,就是對父親的身體狀況過于信任,最后時刻的治療過于大意,留下了無法挽回的遺憾!

? ? ? ?父親的一生:喜愛喝酒,豪爽耿直;熱情大方,助人為樂;性格開朗,個性張揚;無所畏懼,樂觀一生。前不久,侄女花楠聽說我要寫關于爺爺的文章,在我們花家微信圈里說:爺爺一生樂觀愛熱鬧,給家里帶來了許多歡樂。這是對父親一生最樸素最精準的總結,也是父親留給晚輩們最深刻最難忘的印象!

? ? ? ? ? ? ? ? ? ? 一

? ? ? ?父親一生喜愛喝酒,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也曾因喝酒惹過我媽生氣,遭過我哥反對。但后來全家人都認為,擋是擋不住的,也就不再擋了,反倒覺得這是父親的一大特點。從酒風觀人品,以父親來看,這句老話不但很有道理,而且富有哲理。

? ? ? ?父親曾對我們講,他年輕時在秦鎮藥鋪當徒工,晚上想喝酒,沒錢買,就和當時也是店員、后為父親一生最好的朋友忙漢伯,用酒精兌水喝,效果如酒,一醉方休。這是從我父親那里知道,他最早喝酒的情景。

? ? ? ?長大后,親身經歷過幾次父親醉酒情形,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 ? ? ?一次是江村我姨奶家過十月會,一大早父親就騎著自行車去串親戚。天快黑了,還沒見父親回來,我們都很著急,母親說:“肯定是喝醉酒了”。話音剛落,只見父親跌跌撞撞的進了家門,我們趕緊上前扶住他,并問自行車呢?父親搖晃著身子,手朝東邊一指,我們明白,自行車沒有騎回來,不知丟在什么地方了。于是,我們幾個分頭沿路去找,結果在村東麥田的機井邊找到了自行車,當時,我還納悶,怎么把車子騎到這里了。第二天一大早,父親起床后,像做錯事的笑著問我們:“自行車找見了沒”?惹得滿屋人哄堂大笑。

? ? ? ?有一年,父親好友忙漢伯的父親去世,父親忙前忙后張羅著。葬禮要待客,做席需要蓮菜,大家都知道郭村大姑村里出產蓮菜,而且品質上乘,就讓父親去我姑家拿蓮菜。結果到了做菜用蓮菜時,還不見父親拿蓮菜回來,正著急時,只見父親騎著自行車回來了,滿身酒氣,自行車后邊只剩下了空袋子,不見蓮萊,大家你一嘴他一眼的開始埋怨起來。父親此時也好像從醉酒中清醒,知道耽誤了大事,不好意思的大聲說:“不要緊,派個人,跟我再去拿”,說話間,父親便推著自行車,頭也不回的消失在夜色中。半夜時分,父親帶著一大袋蓮菜回來了,最終沒有影響做菜。事后才知道,那天到大姑家取蓮菜,大姑覺得天寒地凍的,就給父親熱壺酒喝了暖身子,不料父親喝多了,帶在自行車后邊袋子因袋口未扎緊,沿途車子一顛,袋子里的蓮菜掉的一根不剩。

? ? ? ?隨著父親年齡越來越大,本應酒量應該減少,而父親的酒量不減反增,對酒的興趣越來越濃。到父親晚年時,家里條件好了,供父親喝酒還是沒問題的。每到周末,我都會去超市買一箱價格便宜的酒,給父親送回去,記得當時買的最多的是伊犁特曲和紅星二鍋頭,有時碰上促銷活動,買一送一,一瓶酒也就十多快錢,但父親卻喝的津津有味,而且不斷的給村里的鄉黨說,兒子拿回來的酒真好喝。我勸父親說;“酒可以喝,但年齡大了得少喝點”,父親說:“不多,一天也就一斤”。我聽后很驚訝,就問父親:“一天一斤呀,你怎么能喝下去”?父親說:“早上打掃完院落,再給全家燒好七、八電壺水,忙完這些之后,才消停的坐下來,給茶杯倒上二兩酒,任何東西不要,酒就當喝水了”。我接著問:“那下來的幾兩呢”?父親笑著說:“中午你媽做好飯菜,我邊吃邊喝,一會兒半斤酒就會下肚的,剩下一點酒,我吃晚飯時就解決掉了”。聽后我才明白,難怪周末拿回一箱酒,一個禮拜就喝完了呢。有時候遇到單位有事加班,周末回不去家,一般到第二個周末前,就會接到父親打來電話說:“你媽的藥吃完了,周末能送回來不”?我一聽就知道父親沒酒了,他是借給我媽買藥的事,提醒我送酒回去的。

? ? ? ?父親愛喝酒,也因酒養成了豪爽耿直的性格。過去在生產隊里,有時候遇上不順心的事,母親總是忍氣吞聲,不想惹事,父親卻不成,會當面論理,毫不示弱。那個年代,正月剛過,公社就會開“三干會”,即:公社干部、村干部和生產小隊干部會,安排春耕生產大事,幾天時間干部們吃住在公社的。父親因廚藝不錯,往往會被抽去做飯的。到吃飯時,大家自帶碗筷,排隊在場地上支起的大鍋前打飯菜。有次我剛好排在父親打菜的鍋前,父親麻利的把勺朝鍋底一伸,向上一舀,打到我碗后明顯菜多肉多,后面排隊的人有意見,父親就說:“咋啦,他是我兒子,誰要當我兒子,我也給你多打點”,逗得排隊人哈哈大笑。有一年,縣里給村里獎勵了一輛日野大貨車,我想去開車,但這事得村書記點頭定奪,當時的村書記是村里的大人物,平民百姓很難見他,加之村里想開車的人多,估計說了也不管用。母親勸阻不讓去,只見父親頭一揚大聲說:“怕啥,娃就是想開車,又不是去犯法,我去找書記去”。說罷扭頭就走,端直去找了村書記。那天事雖沒辦成,但父親回來說:“書記很客氣,說娃表現好,讓開車沒啥,就是沒有開車基礎,讓人操心,村里已找了兩個開過車的人當司機了”,書記委婉地謝絕了父親的請求。回家后父親自豪的說,事情不成,但書記也得給咱講道理,總不能不讓進門吧。往后,我哥當兵入伍,嫂子民辦教師轉正,父親都沒少四處奔波找人。父親這種遇事不怕、態度直接了當、從不藏著掖著的直爽性格,和天不怕地不怕的無畏精神令人敬佩!

? ? ? ? ? ? ? ? ? ? ? 二

? ? ? ?熱情大方,樂于助人,是父親性格里另一鮮明特點。過去,村里有時演戲,父親就顧不上吃飯睡覺,滿村跑著張羅,因此村里流傳一句順口溜,“孫孫斤斤,跑路叫人”,我父親在村里的外號叫孫孫,父親的好友叫斤斤,開始我們聽不慣,以為是糟踏我父親。但每當村里演戲耍社火,父親就自告奮勇,充當了劇務的角色,有時演員人手不夠,父親也上臺跑跑龍套,演一些不起眼的角色。這時我才理解,那句順口溜,是對我父親的褒楊,沒有貶低之意。

? ? ? ?長安一帶農村,六十年代初才通上電,家家用上了電燈,告別了千年的油燈時代。開始,農村電工少,會電工技術的人也不多,一但有人家燈不亮了,父親就搬上凳子梯子,上高爬低的幫人家修理。其實,父親也不懂,就是熱情膽大,胡亂搗估一通,有時也真能把燈弄亮。有一次,在鄰居家修燈,正負線路碰到一起,一下把父親從凳子打了下來,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父親卻不依為然的笑著說:“狗日的真厲害,看不見,摸不著,勁還夠大的”。大家也跟著一笑,緊張的氣氛一下子沒了。

? ? ? ?那時候,農村過紅白喜事,就是在窮的人家,也要擺上幾桌酒席招待賓客的。父親年輕時在外打工,學了點做飯菜的手藝,因此經常被村里或鄰村過事的家里請去做席。小時候經常看見父親深更半夜回來,就給我媽叨叨誰家舍得花錢,做的席厚實,誰家吝嗇不想花錢,席就薄了,說著說著就睡著了,天沒亮又得醒來,再去過事家做飯菜忙活去了。那個年代,像這些事情,幫忙是不收報酬的,但父親卻樂此不疲,有叫必去,從不推辭。

? ? ? ?我從學校畢業,分配在市教育局工作。父親認為兒子有出息,為家爭了光,很是以此驕傲和自豪。同時,他也不知道我能辦多大的事,一年下來,總會給我攬不少的閑事。鄰里鄉親誰家娃要上學,那個老師要調動,小學翻修需要集資等等,父親都來找我,而且一來,就直奔我辦公室,只要我在,都給父親和帶來的鄉親們讓坐倒茶,然后再聽他們所說之事。有時候,我下基層辦事或外出開會,父親來后看我不在辦公室,就同辦公室的同事這個拉拉,那個聊聊,從不膽怯,也不生疏,很會自來熟。我回辦公室后同事們都說,你爸真好玩,給我們講農村的事頭頭是道,聽了真有意思。我曾勸父親:有些事情你可以推掉嗎?那么多閑事咋管得了”?父親眼晴一瞪說:鄉黨們能找上門來,對他們肯定都是大事,咋能推掉傷人家面子呢,咱們能辦盡量辦,辦不了盡心也就行了”。聽后覺得也有道理,我又叮嚀父親:“以后您來找我,我要是沒在單位,你就在外邊等,不要闖進辦公室,干擾同事辦公”。父親笑著說:“他們不嫌棄,個個人好,都愛聽我講農村的事”。我聽后只有無奈,哭笑不得。

? ? ? ? ? ? ? ? ? ? ? 三

? ? ? ?父親開朗的性格,張揚的個性,與母親內向保守的性格行成了顯明的反差。聽母親說,我們小的時候,家里經濟條件差,家里蓋房子,爺爺母親他們都讓量力而行,蓋小一點,父親卻貪大求洋,堅持要蓋大一些,沒有錢,硬是背著母親四處借錢,蓋起了令村民們羨慕的大房子。直到我哥長大后,進城搞工程掙第一筆錢回來,才把父親當年蓋房欠的錢還完了。現在看來,父親當年還是很有眼光的,有一股先干再說,不思前顧后的倔強勁。

? ? ? ?父親愛熱鬧,在村里人緣好,家里地方大,鄰里鄉親都愛來我家喝茶聊天,打牌娛樂。父親一大早起來,先是打掃院子,再是燒開水,由于人多,光早上的開水就得灌七八電壺的。有時年輕人打牌人不夠,父親愛湊上去玩幾把,我哥就會說父親:“年輕人打的大,不要跟人家玩”,父親不但不聽,還說:“咋啦,吃人呀,我有的是錢,怕啥呢”。

? ? ? ?父親愛喝酒,家里從沒斷過酒的,可能有時覺得一個人喝酒沒意思,就邀上三五好友來家喝,而且經常會邊喝邊說,你們嘗嘗,我兒子買的酒有多好喝。其實,我知道酒的價錢,父親是想以此為耀,讓別人覺得他很有福氣。還有幾次,父親來電話,說想來西安城里吃頓飯,我就會安排好時間,接父親來西安下館子,吃頓好飯,父親才滿意回家,而且回家后,把吃飯的事給鄉黨們說幾遍,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母親經常批評父親顯擺啥呢,父親根本不會理采的。有一次,我專門接父母,還有大姑大姑夫四人來城里吃飯,我想兄妹們好久沒在一起吃飯了,就聯系好飯店,順便從家拿了瓶酒準備出門,父親一看,問我家里還有好酒沒,我說:“還有一瓶茅臺酒”,父親說:“換酒,拿茅臺酒去”,我只好順從。酒店里,幾位老人吃著飯菜,品著茅臺,不時有飯客投來好奇羨慕的目光,父親還不時的向人家點頭微笑,露出一幅滿足而得意的樣子。

? ? ? ?有時父親沒零錢花了,就給我侄女或侄女婿說:“爺沒錢花了,給爺送點錢回來”,他們就會乖乖的送錢回來。我知道后就勸父親:“沒錢給我說,別向孫女們要了”,父親理直氣壯的說:“我和你媽不容易把她拉扯大,要點錢怕啥”。每年除夕年夜飯,是父親最高興的的時刻,一大堆兒孫們都會向父母敬酒,祝老人家春節快樂,健康長壽。高興時,父親也會沒大沒小的跑去向孫輩們碰杯祝好。我家有能喝酒的遺傳基因,男女老少都有酒量,幾巡下來,父親就喝差不多了。但見吃罷飯時,父親還把幾桌上的酒杯拿起來看看,把大家剩下的酒全倒在他的酒杯里,一飲而盡,逗的滿堂兒孫哈哈大笑,然后,又像老玩童似的,和兒孫們一起興高采烈地燃放煙花,一家人好不熱鬧。

? ? ? ?大侄女婿衛峰,在部隊工作,他講了和我父親一段有趣的故事:一次陪爺去逛秦鎮,初夏的灃河兩岸郁郁蔥蔥,河堤上的小道上有不少趕集的人,我隨爺走,我故意逗爺說:“咱倆比一下腳力咋樣”?爺說:“比就比”,記得應該是每小時五公里的速度,爺孫倆邊走邊諞。爺問我:“衛鋒,你們發槍不”?我說:“發呀”,爺接著說:“你哪天能不能把你發的那槍,還有武裝帶、槍套拿回來,叫爺耍一下”。我說:“不行,我在圖書館工作,沒機會用,再說部隊的裝備統一管理,不讓個人拿走”。爺又奇怪的問我:“那要是打起仗來,槍都不在你們當兵的身邊,是不是來不及了”。我說:“爺你操地都是閑心,軍委主席都不擔心,你管這么多干啥”。爺說:“我就是想學學怎么打槍,日本鬼子來了我也上戰場”。說著說著,我已趕不上爺爺的步伐,就急忙說:“爺,你走慢點,我跟不上你咧”。

? ? ? ? ? ? ? ? ? ? ? ? 四

? ? ? ?父親65歲那年,胃感不適,后經醫院檢查,確診為胃竇癌中晚期。我立刻找在醫學院工作的同學,很快給父親做了胃切除手術,。手術那天上午,我們兄妹四人和幾位要緊的親戚,在手術室門口緊張的等待著,時間分分秒秒的流過,我們分分秒秒的揪心,祈禱父親手術成功,盼望父親早日康復!焦急等待中,我們兄妹幾個也低聲談論起父親的一生。父親這輩一個男孩,被爺爺奶奶視為掌上明珠,年輕時,家里所有大事小事,由我爺爺奶奶支撐著,雖經歷了多少坎坷磨難,但沒讓父親操心受累。等爺爺好奶奶上了歲數,我們兄妹幾個又長大成人,家里的事全由我們頂了上來了。因此,父親也沒受過多大的艱難,和村里的同齡人相比,父親這一生算是無憂無慮,享盡榮華富貴,是少有的有福之人了。妹妹難過的說:咱家日子才好了,父親咋能得這病呢”?哥哥勸我們:“都別難過了,就是今天手術這個坎過不去,咱爸的一生也值了”。越說我們越難過,個個淚流滿面。

? ? ? ?手術很成功,前后用了四個多小時,主刀醫生對我說,胃切除了五分之四,留下五分之一自己慢慢生長,是否成功,就看老人的造化了。半天過后,麻醉消退,父親蘇醒過來,第一句話就問:切了沒”?我回答:“切除了,手術很成功,是個息肉”。父親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我知道,是個瞎瞎病”,還安慰我們說:“沒事,死不了的”。我聽后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強忍著沒有在父親面前掉下來。

? ? ? ?住院的那些日子,父親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任何痛苦感,第二天就要下床活動,還沒等拆線,就問著啥時候出院。同病房的病友有的愁眉哭臉,有的心思重重,而我的父親一會兒在這個床頭坐坐,一會兒和那個病友聊天,全然不象個病人,有時候還被護工誤會,以為父親是來探視病人的,催著讓趕快離開病房。父親出院時,曹教授給我交待了兩件事,一是讓我父親徹底戒酒,少量多餐,多吃流食,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二是下半年十月(父親六月手術)和明年四、五月份多操點心,如果這幾個坎能過去,問題就不大。我連連點頭,對曹教授深表感激!出院開藥,曹教授又叮嚀我,你父親身體單薄,這些化療藥可減半服用,不至于傷害身體。

? ? ? ?后來,聽母親說,父親出院后,醫院開的藥沒吃幾天,就全扔了,吃飯也沒全按醫生要求辦,想吃啥就吃啥,從不忌口,特別是不聽家人勸阻,慢慢的開始喝酒,而且酒量又如從前,奇怪的是,父親的身體一點事都沒有。有一次我回家,看見出院不久的父親正拉架子車干活,我就急了說父親不要命了,父親生氣的說,不是好好的嗎,別擔心。

? ? ? ?十多年之后,我在醫院碰見曹教授,他問我父親是否健在,我連忙說:“健在,身體好好的,很硬朗”。曹教授說:“真是奇跡呀”!是呀,父親的精神力量怎么如此強大啊,看來人若有病,只要精神不垮,身體就不會倒下。后來從資料得知,這就叫自身修復潛能發揮作用。我才頓悟,自我激發修復,勝過藥物百倍。

? ? ? ?父親的老態是我偶然發現的。一次,父親有事坐公交車來西安,我在吉祥村車站去接他,遠遠望去,父親下了車,走路的姿勢有些蹣跚,不像過去那樣風風火火、走起路來年輕人都趕不上的樣子了。我不由得心里一顫,無名的痛楚涌上心頭,只那一刻,我覺深深的感覺到:父親真的老了!

? ? ? ?07年冬天,眼看快過年了,人們已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之中。一天,我哥來電話,說父親在家院子摔倒了,后腦勺磕在房沿上,流了好多血。我聽后馬上趕回家,只見父親躺在床上,頭上包著沙布,臉色臘黃。我問清情況后,和我哥商量,想讓父親到西安看一下,父親堅持不肯。后來,家里來電話告訴我,父親開始不吃不喝,怕不行了。我馬上帶上我的朋友,西安正和醫院的黃醫生,連夜晚趕回家。路上,我給黃醫生談了父親這次的癥狀情況,并告訴他父親十幾年前做過胃癌切除手術,我擔心是不是癌細胞轉移擴散了。黃醫生是有名老中醫,到家后給父親號了脈,敲打著腹部進行檢查,最后結論,不是癌癥轉移擴散,而是器官有些衰竭。

? ? ? ?隨后的日子,父親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估計日子不會太久了,家里也開始修墓做棺材,做老衣準備后事,那時候我經常回家看望父親。有一次,父親把我拉到身邊,面帶微笑的對我說:“聽說你哥給我修造的墓子很好,你去看看”,我說:“您聽誰說的”,父親說:“鄉黨們都說”。父親接著用手朝外指指又說:“你哥叫人畫的棺材很好看”,我又問:“您咋知道的”,父親說:“我讓花瓊(我哥的女兒)用手機拍的”。可見父親無所畏懼,到了這個地步,還這般樂觀,平常人若到此時,一般都會懼怕死亡,忌諱死字,而我父親卻將死亡看的如此輕描淡寫,真是心大樂觀啊。過去經常給學生講視死如歸這個詞,今天才真正理解,什么是視死如歸呀!

? ? ? ?眼看年關將近,我親愛的父親卻真的倒下了,多少天不吃不喝,慢慢的也不會說話了,只能靠營養針來維系著生命。那些日子,我放心不下,幾乎過幾天就回家看父親一次。有天父親見我回家,眼睛翻動著看著我,心里想說什么,我伏下身子去聽,只見父親嘴角微動,我卻什么也聽不清,心里著實難過。我陪在父親床邊,只見父親抬眼望著桌上的酒瓶,向我微笑,我立刻領悟道父親的用意。我就用瓶蓋倒點酒,用棉球沾著酒,輕輕地涂在父親的嘴唇上,父親吃力的用舌頭舔著,臉上露出了微笑,看來十分滿足。等我放下酒瓶蓋后,回過頭來,看見父親掙扎著把右手挪出被窩,慢慢的給我伸出拇指。我瞬間眼淚嘩嘩的流下,這是父親在彌留之時,或許用這種方式告訴我,我最了解他意;也許用這種方式,肯定我對他的孝心以及對家庭的貢獻。這就是父親留給我,最深刻、最難忘的最后動作,它將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埋藏在我的記憶里!

? ? ? ? 父親最終沒能熬到過年,于2007年臘月二十三日,與世長辭,亨年78歲。

? ? ? ? ? ? ? ? ? ? ?五

? ? ? ?父親埋葬在村南的高地上,下葬那天,我特意帶回兩瓶上乘的好酒,兩條上乘的好煙和一副嶄新的麻將,作為陪葬品,敬重的放在父親的墓里。我知道父親別無它求,這幾件隨葬品肯定放在他的心坎上,他肯定喜歡不已。我們也無它意,只想讓天堂里的父親,永遠的,與快樂相伴,與幸福相隨!

? ? ? ? 每次回老家,我都會去父親墓前,為父親敬一杯酒,點一支煙,默默的和父親說會心里話。雖陰陽兩隔,看不見父子間的促膝交談,聽不到父子間的親切對話,但只有這樣,我的心里才如釋重負,舒坦、踏實!

? ? ? ?父親是個愛熱鬧人,墓地在高地上,視野開闊,他一定能看到今天家鄉的變化;看到家業興旺,兒孫成才,家庭和睦,其樂融融,父親的心里一定會樂開了花,高興不已,長笑九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想寫寫我的父親,雖然我不知道怎么寫。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想寫,但是總是不能無法難以不肯下筆,下不去筆,我對父親的感...
    普雅也是花閱讀 2,719評論 5 21
  • 走進一本名著,感受一次思想的航行,讓海風推著大家進入《老人與海》。 書評一 窮 窮,沒有錢...
    TY胡教練閱讀 57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