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巴菲特

知乎上有一篇文章,回答:你為什么會窮。前面洋洋灑灑的賣了一大堆的關子,最后提到了一本書——《The Millionaire Fastlane》,豆瓣評價8.6分,高的一塌糊涂。中文版的名字為《百萬富翁快速車道》,某東某寶上面有銷售。

第一眼看這本書的名字很俗《百萬富翁快速車道》,是不是類似于街頭商販賣的“快速致富”“掙錢不用愁”,但是忍不住豆瓣的高分評價,還是細細品讀起來。這本書與其他“致富”書不同的是,本書的作者MJ·德馬科已經是財務自由人士,寫這本書都是基于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思考,絕不大放厥詞大談理論。

《百萬富翁快車道》/MJ·德馬科

一、MJ·德馬科的故事

MJ·德馬科的夢想起源于一輛蘭博基尼,當他某一天在大街上看見一輛蘭博基尼,然后心里迸發出超然的熱情,怯怯懦懦問車主一個很傻的問題:“你是怎么致富的?”蘭博基尼車主回答說:“我是一個發明家!”說完之后開車揚長而去。如果非要用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片段形容此次相遇,那么就和當時還是小公務員的李斯遇見廁所老鼠的過程差不多。李斯因為遇見老鼠改變了秦國的命運,而MJ·德馬科寫下了這本書。

從看見蘭博基尼之后MJ·德馬科開始研究各種財富書籍,研究他們的發家史,各種嘗試做生意、各種各樣的失敗,直到一個暴風雪的前夜,他覺得自己必須改變,不能再這樣下去。話說回來有些人真的就是天才,比如這個哥們,他從芝加哥搬到鳳凰城又搬到亞利桑那,然后窩在自己窄小的公寓自學編程,自己做了一個豪車租賃網站。在2001年網絡泡沫的前夕賣掉網站賺到120萬美金,如果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那就大錯特錯,泡沫結束后MJ·德馬科又以25萬美金把網站收回,自己又倒騰了幾年賣了1200萬美金。

二、與常識相悖的觀點

這本書中有幾個有意的觀點與我們平時所學的相悖:

△讀書、考高分、好學校、擇業,這樣一成不變真的好嗎?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

MJ·德馬科的觀點和張愛玲的觀點不謀而合,要趁著自己年輕趕緊干出來一番事業,之前我們一直提倡的財富觀念“好好讀書、好好考試、好好工作、好好存錢、60歲左右我們就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作者認為即使你真的到了60歲,也可能因為自身的疾病、失業等失去自身的財富。

財富的慢車道根本就是一個騙局,好嗎?

但是在本書的后半段作者又告訴我們要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每天保持學習的狀態,這樣才不會被拉得很遠。

△為什么窮人用了復利也很難發財?

愛因斯坦說:“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

復利模型最近是火的一塌糊涂,1.01^365與0.99^365之間相差了37倍。但是為什么窮人就是發不了財。決定復利的有兩個因素第一個是基數,第二個是時間。作者以1美分為例子,只有等到你30年之后每一次的才會進行翻倍。30年的時間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長的,很多人沒有堅持到就直接放棄了,所以作者說窮人用復利也很難發財,基數太小時間也太長。

想明白沒有,為啥天天嘮叨復利這個勵志公式但是每天進步的還是不多。因為同樣形成復利效應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每天的收入迭代到下一次增長去;第二不損失本金,放到成長復利當中意味著你學到的知識明天馬上運用到新一輪的知識當中而且還不能忘記,所以說這樣一年下來的365次方不是37倍。

三、如何通往財富自由

接下來言歸正傳,說一說書中的內容。MJ·德馬科將人生財富比喻成三條車道:

人行道——貧窮

慢車道——平庸

快車道——致富

MJ·德馬科很形象的將財富之路比如成三條車道,如果你走在人行道上,人行道的人非常多,最終的一個結果就是貧窮,隱喻的是普通的打工仔,每天入不敷出;慢車道最終的結局是走向平庸,隱喻的是公司管理層,他們將庸庸碌碌的渡過自己的余生;快車道也就是作者親歷的也是作者崇尚,如果走走在快車道上,你將快速致富。

既然書名是《百萬富翁快速車道》,那我們就說說如何快速致富。

快速車道的財富公式:財富=凈收益+凈資產,而快車道是一個錢生錢的系統。我們大多數人生來,自然而然扮演的就是消費者的角色,而只有少數人扮演的是人生產者,這一部分少數人也就成為了富人。如果你想要從慢車道轉到快車道就需要轉變自己的的思維,從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你就需要用生產者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別人賣水果,你可以當一個水果批發商;別人去淘金,你去賣牛仔褲;總而言之就是換一個角度來看世界。

如何做一個生產者呢?說白了就是一個創業者,到底是賣產品、還是賣服務、還是賣思維?都可以!

快車道的財富公式:財富=凈收益+凈資產,而凈收益 = 銷量 x 單元凈收益、凈資產=凈收益 x 行業系數,所以財富=銷量 x 單元凈收益+凈收益 x 行業系數

凈收益:這個非常好理解,如果一瓶水凈利潤1塊錢,一年賣100萬瓶,那么一年的凈收益就是100萬,而且銷售和凈收益都是不受限可以控制的。凈資產則是由凈收益和行業系數組成的,凈收益已經解釋過了。那么什么是行業系數,就是作者對不同行業的潛力的判斷,通俗來說就是對公司的估值。

但是通向財富自由之路還是有幾個戒律:

1.需求為王。

永遠跟著客戶的需求走,不要跟著自己的愛好走。

2.要有門檻。

如果這個行業的門檻很低,誰都可以來,那么你將會面對巨大的競爭,除非你成為最杰出的那個。

3.可控制。

4.要有規模。

規模越大,你就能賺快實現財富自由。

5.可脫離。

基于這五條就可以了。

End.


我是馬爾代夫的驢,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啟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