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看春色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你有一天對柳條的變柔百花的盛開不再欣喜若狂的時候,那說明了什么?當外面春意十足游人如織,而你卻愿意一個人呆在家里讀一本關于人生的書,那又說明了什么?當你讀孔子讀佛經讀老子都覺得心有戚戚難以釋卷時,那又說明了什么?

面對上面的問題,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我之所以問這三個問題,是因為我現在就處于這樣的狀態下。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變化,在這個一貫桃紅柳綠的春天,我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我覺得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促使我發生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是一場疾病,一場突如其來讓我措手不及心灰意冷的疾病。但這種變化不是病后馬上就發生的。而是經過了一個春天一個夏天一個秋天一個冬天,當迎來病后的第二個春天的時候,這種變化出現了。我一開始并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直到我發現我不再像從前一樣迫不及待地去欣賞春天的時候,我才發現了這種變化。那場疾病是在嚴冬時節發生的,在醫院里躺了近十天,整整一個星期沒有吃任何東西,在那時我第一次感覺到了吃飯時的咀嚼聲也是人生中美好的享受。在醫院的那幾天,外面天寒地凍雨雪紛飛,但我感受不到。那個時候感到慶幸,慶幸自己遠離了風霜雪雨,每天只需要躺在病床上。從醫院回到家,透過書房的窗戶,看外面的世界,看外面熟悉的護城河,河邊那一排柳樹,雖然才十多天,竟有了一種久違了的感覺。然后就繼續如前地過著歲月,不久就是春天了,然后夏天,然后秋天,然后冬天,再然后,就到了現在,又是春天了。

春天依舊。花依舊紅柳依舊綠水依舊柔,燕子依舊歸來,蛙聲依舊響亮,紅塵中的男男女女依舊著春衫賞春色。只是紅塵中的我卻已大不同。這不同只有我知道。在別人看來,我還是以前的我。就像我看別人依舊是別人,但別人也有可能發生了變化。但這變化對這個世界沒有影響。不影響花紅柳綠,不影響燕子歸來,不影響高樓一座座拔地而起。一個人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雖然大海是由一滴滴的水組成的,但一滴水的有無大海不知道。

這個變化和不同讓我明白了人其實活在兩個世界里,一個是外面的世界,一個是里面的世界,這兩個世界的界限是心。外面的世界很大,里面的世界也很大,但也有人覺得很小,覺得很小的原因是他沒有真正地去思考這個里面的世界,正像有人狂妄地小看外面的世界一樣。這兩個世界一直存在著。只不過人們通常感覺到的只是外面的世界,就是現在外面的那個盎然的春天。里面的世界常常被人們忽略,它似乎是若有若無的。但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會在他一生的某個時間里強烈的意識到自己的里面的世界,只有在這個時候,他可能才能真正明白生活是什么,人生是怎么樣的。

人生這個問題只可以用來思考,它不會有一個終極的答案。如果哪天關于人生有了一個不可更改的終極答案,那人類就差不多該完蛋了。人生應該是不可控的,如果人能很容易的控制自己的一生,那人生就沒有難度,沒有了難度的人生也就沒有懸念,一個沒有懸念的人生,又有多少人愿意活下去呢?紅塵的男男女女之所以那么有勁的活著,就是因為他不明白自己的人生會怎樣。外面世界的歡樂享受讓他們根本無暇去思考還有一個什么里面的世界。現在這個活力四溢的物質世界就是在這樣一種動力之下一路向前的。而在這個物欲洪流的世界的角角落落卻有一些人活在自己的心里,活在里面的世界。我原來也是外面世界的一員,現在的我只不過是有點明白了,這個外面的世界不是自己的,雖然我可以在其中獲得很多,或者說生活中大部分的實在的東西都是在這個外面的世界里獲得的。但忽然有一天你會發現,這一切都是表面的,都是不重要的,都輕得讓人無所適從,這就是米蘭昆得拉所說的“不能承受之輕”。說得簡單點,就是你厭倦了外面的世界。當你厭倦了這個外面的世界,你就會去尋找另外一個世界,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你還有一個里面的世界,這個世界更值得你去活。當你開始專著于里面的世界并開始你的思考時,你對外面世界的看法就會發生變化。這個時候你不會再厭倦它,但你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去熱烈地擁抱它,你會站在一個高處去俯瞰這個紛紛揚揚的世界,你會對這個世界里的一切有一種新的看法新的感受,你會在其中的男男女女中發現以前的你。

這個世界有多少個人就會有多少種活法。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只是大多數的人不愿意獨立罷了。更多的人選擇讓自己的世界溶入到外面的這個大世界,在這個大世界中有大家都熱切去追求的一切,每個人都會傾其全力去爭取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所以這個世界才如此地充滿活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呢?這個問題大概讓很多人覺得無聊。所以沒有幾個人愿意去浪費寶貴的時間去思考這么無聊的問題,有這些時間還不如去紅塵中搏斗一番,這樣才會有痛快淋漓之感。所以這個世界才有了“奮斗”這一個說法,我也在這個說法之下奮斗了幾十年。幾十年之后的現在,我在某一天發現了我的變化。我似乎正在從“奮斗”中走出來,去尋找一些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東西。我這樣說并不是在否定我過去的“奮斗”,相反,正是過去這些年的“奮斗”讓我有了現在能夠發生這種變化的根基。人生如果是一條長河,在它的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風景和方向,每一次的轉向都沒有對錯之分,都是人生的進程,都會奏響一段樂曲。正是這不同的轉向和樂曲才構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人生。

只是有時你意識不到這種轉向,或者這個轉向是一個九十度的急轉彎,一下子就來到了你的面前,讓你頭暈眼花。說到這里,我想到了我的那場病,那就是一個急轉彎吧,讓我措手不及,但無論如何的不愿意,無論如何的被動,這個彎算是轉過來了。轉過了這個彎的我就和以前不一樣了。雖然不一樣,但還是我。因為人時刻都在發生變化,只是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而已,只有當你意為到了,你才算是有點明白了人生,明白了生活。說得難聽點,生活就是由一大堆明白和不明白堆積而成的垃圾。我用垃圾這個詞來說生活可能有點過分了,但這個詞可以表達我對生活的既恨又愛的態度,思考再三,我還是把這個詞寫在了這里。

我上面說了這么多,并不代表我已經明白了生活,明白了人生。這是一個大問題。從古到今,那么多的哲人都沒有說明白,我怎么能明白呢?我只是強烈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且開始去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外面那個生機勃勃的春天被我看淡了,而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卻被我看重了,所以在陽光明媚的春日我會選擇在家里讀一本關于人生的書。我從一個世界漸漸地走向了另一個世界。我還在思考著人生這個不會有答案的無聊的問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