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今日頭條的情人節禮物:八天通過新手期(經驗與深度分析)

昨天早晨起床后,慣性地去點常用的app,比如“今日頭條”,進去后看見有2條未讀的“系統通知”,不是自己以為的評論、收藏或轉發,2條都是系統通知:一條是關于通過新手期的,另一條是開通頭條廣告功能的,兩者基本同時到達。

而那是我開通今日頭條的第九天,我為頭條貢獻了八篇原創文,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網上有說一天的,也有說三天的,也有介紹一個月通過經驗的),但對于我這個業余選手來說,已經很知足啦,本打算等指數先上500再小小期盼一下的,可惜攀爬了幾天仍維持在460-475之間(這也說明不一定得指數多高才能通過新手期),感謝頭條給了我意外的驚喜。

連續八天八篇原創文章通過新手期

首先對我的寫作情況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因為這可能影響我接下來的分享對哪些人適用,以及調整大家對于通過新手期天數的期望。

我是文科生,但非中文、新聞等相關專業;有些文藝情懷,但寫得很少;語文基礎功底還行,但作文一直處于平均水平以下。我個人有以下幾個特點:謹言慎行、態度端正、愛好鉆研、執行力強、性情中人(這些將與我后面的分析有關);上班時間比較規律,朝九晚五加班不多有雙休。

對于寫作開始發力是在去年12月中旬,基于自大學時起就潛藏于心的文學夢想,我報名參加了一個持續四周的寫作培訓班,學會了一些基礎的技巧,比如謀篇布局、案例選用與細節處理、素材來源等,更重要的是督促自己開始寫起來,一個星期兩篇1000字以上作業,任務不算重,但卻因為年底加班與出差幾次踩點交稿;

有了八篇的積累后,機緣巧合找到了簡書,開始在上面時不時地發一篇文章,主要是測試自己的文章有多少受眾,然后是參加“我在簡書過雞年——萬人萬字,請接棒”活動,盡管始于得獎品(簡書筆記本),終于良好寫作習慣的持續半個月之久的日更接力,這次也不容易,因為其中跨越了整個春節假期,于是又有了好幾個晚上一個人的“挑燈夜戰”,好在終是按量保質完成。

今年二月初,在寫作班同學的介紹下,知道了今日頭條,正好此時有進一步拓展寫作平臺的想法,于是上網搜索大致了解運行機制后,決定加入,但是由于第一次沒有上傳運營者身份認證圖片,第二次才審核通過。

我開始新手期之旅啦

若非純粹注冊了去做一個看客的,每一個頭條號新手的心中都有一個“轉正”夢,這個夢不僅僅關于閱讀和潛在的廣告收益,還關于被大眾的認可,不管這種認可是基于你的勤奮、聰明,還是寫作才能。在今日頭條,穩定處于較高水平的頭條號指數就是作者水平體現之一,這也關乎作者們能否通過新手期,轉正后能夠得到多少推薦量與閱讀量。

這里我主要結合頭條號指數,談一些自己對于今日頭條寫作的經驗與想法,希望能給那些熱愛寫字,打算將今日頭條作為自媒體運作另一基地的課業不繁重的在校大學生、有空閑時間的職場人士、自由職業者,提供一些幫助,少走些彎路。


一、關于頭條號指數

今日頭條對于頭條號指數的官方介紹由“頭條號指數是什么?”“頭條號指數如何起作用?”“如何提升頭條號指數?”三個部分組成,官網上介紹的很詳細,網上也有很多對于提升頭條號指數方法的解讀,但終歸是源自這里,也不會太過超出官方的回答(大數據的魔力沒理由不相信),我結合我這近十天的寫作歷程以及對網上經驗的總結,簡單談談我的理解與體會。

我的頭條號指數詳情(2月12日截圖,數據截至2月10日)

1.關于各項指標權重。頭條號指數由健康度、原創度、活躍度、垂直度、互動度共5個維度構成,滿分950分(據說能上650分的都是牛人)。其中原創度、活躍度比較容易拿高分,垂直度次之,最后是健康度與互動度,具體權重官方并沒有公布。

原創度、活躍度、垂直度三種指標的滿分應該都是10分(因為我八天一直維持9.9、10.0、8.9的得分),但健康度和互動度指標的滿分應該在4-6分之間,兩個指標的滿分還不可能不一樣(不僅因為我的得分一直在4以下,大家普遍反映這兩個指標得分偏低,看網友有說互動度到過6的,不知道是不是滿分)。

根據我2月10-12日三天頭條號指數明細,計算出了兩個指標的權重,兩個未知數(其他三個指標是固定值),三個方程式,不但可以解方程,還可以用第三個方程式去驗證。由于在網絡上沒有搜索到相關信息,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算法始終如一,健康度權重是互動度的5倍,并且權重相當之大(所以大家要注意發“健康”的內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平常說的健康積極向上,具體請參見官網說明)。

2.關于各個指標取值規律。由于使用時間不是很長,發現的不一定全,因而不一定對,還請大家一起檢驗。下面我對5個指標分別進行闡述:

(1)活躍度。這個最好理解,也最容易實現,每天發文就能得滿分10分(要注意不要為了每天發去“抄襲”,降低原創度就不劃算了),但這個對頭條號指數的貢獻度不一定高,聽說隔幾天更新一篇數據也不錯,隔得久指數也沒降多少,但是,如果你想盡快通過新手期,還是要牢牢把握這個簡單的“拿分項”。

(2)原創度。這個我應該比較有話語權,因為在開始第一篇寫作之前,我就了解到原創是頭條看重的規則,堅持當天即興創作(盡管這樣會比較辛苦,且質量不夠穩定),寫到晚上十點后是常有的事情。我的原創得分是9.9分,差的0.1分可能是我第二天在其他平臺更新同標題的文,也可能是我從編輯好的文檔中復制過去導致的(還請得10分的大大們給我等答疑解惑)。為保險起見,建議大家在其他平臺使用一樣的戶名(筆名),并選擇在今日頭條首發,同時在第三天(今日頭條推遲兩天更新指數)再發布到其他平臺(多準備兩篇未發表的存稿就可以續上啦,后來看到網傳“千人萬元”簽約作者建議今日頭條首發3個小時之后再轉就可以算絕對原創)。

(3)垂直度。垂直度是專業度的另一種說法,指的是你對你所選擇(也可能是機器幫你選擇)領域的忠誠度和精通度。精通度是我個人的理解(不一定對),它指的是對于某個話題、現象能有通俗、深入或特別的見解,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人喜歡關注你,收藏你的文;忠誠度是不要遍地開花,有針對性地選擇自己最擅長(也可以是最喜歡,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領域進行“深耕”,這樣更體現頭條認為的專業性(所以不要認為我好幾類都精通,就可以遍地開出燦爛的花了,這會降低你的“垂直度”)。這個指數我的得分是8.9,感覺不高,注冊時選擇的領域是綜合,第一篇頭條文發表時選擇的是情感,機緣巧合后來兩篇都是情感(有一篇錯選成社會了,后果很嚴重,我后面將單獨說)。這項沒上9分的原因我個人認為是我第三篇文,講的不是男女愛情,是來自陌生人的溫暖,有些偏領域了(這時感覺綜合好像也沒什么用,估計起的是讓垂直度不到低點的作用,但對于高沒什么大用)。話說這篇經驗分享文就會降低我的垂直度,奈何我太想與人分享啦,機器人哥哥們能不能看在我心誠的份上放過我一回呢?

(4)互動度。這個字面理解是與讀者的的互動,回復留言之類的,后來研究后發現,這個與文章內容的互動性(激發讀者閱讀完的興趣、勾起讀者的共鳴程度等),體現在閱讀數、閱讀完成率(跳出率要低),收藏數、轉發數、評論數,以及對留言的回復(不但要有數量,還要有質量,引導大家正向深入討論,點贊留言)等項目上。其中,我們以為的評論數量可能沒想象中重要,有一天我的評論數下降,互動度還上升了0.1分,這也是想不明白的地方,因為我尚未發現文章是在哪個方面的改善沖抵了這一項的失分。這項指標我的得分在3.7左右,很低,就不過多討論啦(歡迎分高的專家們在評論區留言)。

(5)健康度。最重要的放在最后講,前面在我的指標權重測算結果中提到過,健康度在頭條號指數計算中特別重要,權重很大,是互動度的5倍,其他指標所占加權分值應該差不多,沒算錯的話健康度是那個最大的拉分項。

健康度體現的內容很全面,比如要合理配圖,主題相關的清晰的圖片,大小600*360左右,以提升讀者閱讀體驗;比如文章內容易讀可讀性強,讀者愿意停留更長的時間,讀完全文,減少跳出率(這個非常重要,總體上是文章質量和吸引力的體現);比如從易讀衍生出來的,內容要使粉絲、被推薦讀者有共鳴,愿意收藏,愿意轉發給更多人知曉,想要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等(這個既考驗作者寫作功力,還與作者與目標粉絲的對接有關,如果關鍵詞錯了,推薦的對象不是目標受眾,影響閱讀數的同時,還影響推薦數);最后一點,文題一致,不能為了博大眾眼球,取一些稀奇古怪的標題,標題要在適合內容前提下的修飾與拔高,空有閱讀數,而讀完率沒有保障,收藏少、轉發少,這不是加分項,還可能是減分項。


二、寫作過程中的幾個注意事項

1.請不要急于求成。在人人都在向往著快速成功、發家致富、少走彎路的時代,網上經驗貼眾多,適合他們不一定適合自己(比如咱不一定有他們的積累,擅長的領域人流量少等),適當看幾篇就行,主要精力還是應放在創造高質量的原創文上

2.注重發文關鍵詞。一般都是系統根據文章內容、所選頻道去自動匹配對應詞庫中的熱門詞,關鍵甚至不一定全來自正文,也有可能是先前使用過的,也可能是近似詞語(不知道寫文的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的經驗是,在文中多次強調(自然,適可而止)你所想要體現的關鍵詞,當然,內容要與關鍵詞相關,否則推薦獎與閱讀量的比例會過大,可能降低以后的推薦人數;另外,最后發布時選擇的頻道要慎重,我曾經有一篇文誤選為社會頻道(前面提到過),結果一篇暖文的關鍵詞變成了“牛奶”、“社會”,導致閱讀量和推薦數都很低(個人其實還挺喜歡那篇文的,屬正能量型的)。

3.發文后的修改問題。在修改時,今日頭條會跳出一條“溫馨提示”,“頻繁修改會影響讀者閱讀效率和推薦效果,建議編輯完善后發表”,機器對原有推薦重新判斷,進而修改關鍵詞,甚至可能暫緩推薦(如果沒有新增閱讀量,推薦量不會增加,進而被那個目標讀者點開的可能性也下降,閱讀量也上不去)。我有過成功的修改(呈現的關鍵詞變成了我所需要的,增加了推薦量和閱讀量),也有過失敗的修改(前面提到的那個錯選的頻道修正后,關鍵詞自始至終就沒有改變,有沒有人有針對這種情況的辦法呢)。

一般來說,建議發布前對文的內容進行初步審查,確定自己所寫的內容涵蓋了想呈現的關鍵詞,然后選對頻道(對于一直在同一領域寫作的人來說,這是不存在錯的);如果不幸哪個環節出錯了,以至關鍵詞牛頭不對馬嘴,與文的主題相距甚遠,建議修改,但請一次修改到位,重新修改內容的表述,改選對應的頻道,重新提交,或許還能挽救(不知你們怎么想的,我是看到不合適的關鍵詞沒法忍受的那種,改過來了仍沒有閱讀量也開心)。


三、關于新手期轉正問題

很多過新手期的人都會覺比較突然,我也是,當看到不穩定的閱讀量、始終徘徊在500以下的指數時,其實我已經做好了長期奮戰的準備,沒想到頭條號的驚喜就這樣砸過來了。

我的頭條號指數變化(共6天,2月6日第一篇文,第二天就開始有指數,但在2月9號才出現)

為什么我能在八天內通過新手期轉正呢?前面零零散散地做了些分析,這里再做個簡單的總結。主要還是圍繞頭條號指數五個維度:目前我的頭條文主要集中在情感領域,分享一些愛情與婚姻的小故事、小心得、小評論,領域比較垂直;此外,每日堅持發原創(不得不說簡書的訓練對做到這點幫助很大),選擇頭條首發,這樣活躍度與原創度都有保障;文章的質量比較有保障,我自己對于情感領域有所鉆研,同時對于心理學也有些涉獵,自認也是個情感豐富之人(回復評論及時且認真),在此基礎上擬出的標題寫出的文互動度還不錯;最后,我還越來越注重讀者的體驗,比如內容的排版布局、圖片的選取加工,對于關鍵詞的打磨,也使得文的推薦量越精準(推薦閱讀比降下來也是不錯的),與閱讀量形成良好循環,這樣的內容健康度也就上去啦。

如果你有堅持按照一定頻率更新原創文(量力而行但不遺余力,不要影響本職工作,學生該學習時得好好學習,職場人該工作時要認真工作),并且捫心自問對得起自己的水平,對得起讀者花費的時間,不去觸犯禁忌(比如抱著僥幸心理去打擦邊球、踩線、越線,發表過激言論),認真寫文,將上帝——你的讀者們放在心上,那么,新手期轉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最后,別著急,慢慢來(簡書的讀者在這上面向來表現不錯,功利性、世俗性不明顯),“不是不來,時機未到”而已。與大家共勉!讓我們踏實而堅定地走在寫作的道路上,大家一起加油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