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簡書官方出了《簡書社群,不只是志同道合地相遇|有獎征文》這個征文活動,我想來吐槽一下我運營健康養生社群的心酸史。
作為一名曾經的醫學生,在我剛加入簡書的時候,我第一時間關注了健康&養生專題。然而,我閱讀專題內的文章時,我很失望,文章的質量實在是……當然,好文章也是有的。在全國群聊天的時候,我得知簡書官方專題有社群,于是我問了小明有沒有健康養生群的時候,得到的回答是“沒有”。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簡書在招各大專題的主編。我立刻就報名了,大概過了一周時間,簡書內部的工作人員找到了我,面試了幾個問題后,我有幸成為健康&養生專題主編。
我剛成為簡書健康&養生專題主編之后,就被加進了剛建好的健康養生社群,當時的人數是20人。而當時簡書健康&養生專題的關注量大約是3萬。我接手后第一周,關注量漲到了41864。
而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健康養生社群的人數突破了300人,專題關注量突破了10萬。
說真的,這個數量真的是不多,比如散文專題的2群人數早已遠超我群人數,運動&健身專題已經開到4群。
在群人數未滿百人之前,我采取的措施是在全國群扔二維碼,感興趣的簡書用戶會自己掃碼加入,漸漸地,全國群里推廣沒有效果了,群成員也滿百了,我開始向投稿的優秀作者發出邀請,相信很多作者都收到我發的簡信:
“你好,我是健康養生專題主編,你的文章很不錯,我已經收錄且推薦至今日看點,添加微信piscesjialin歡迎加入健康養生群?!?/strong>
每天,群成員數跌跌漲漲跟股票一樣,不過,還是退群的多……
于是,并不會運營社群的我請教了全國三四五群的管理員呂二習丶,他說:“你看虎哥的群里每天有人健身運動打卡,你也可以啊!”
我明白了,招社群成員除了要有針對性,還需要保持社群的粘性和熱度。
歷史專題主編子曰少懷大大寫過一篇《簡書歷史群,能為你做什么?》,我想,很多人不關注健康養生,總覺得養生是老年人才需要做的事,我必須要讓大家知道,在健康養生群是干嘛的。
《既然加入了簡書,怎么能不加入簡書健康&養生群?》就新鮮出爐了。
在健康&養生群,群公告是這樣寫的:
每個人都可以邀請好友加入本群,前提是簡書用戶+遵守群規。本群現招募群管理員,如果你熱愛健康養生,如果你平時有比較多空閑時間,并且愿意為本群做出一些貢獻,請聯系主編@佳木繁玥。
①健康養生作息打卡計劃(非強制性,群內成員自愿參與):
睡覺打卡:睡前說一聲晚安,起床說一聲早安;
吃飯打卡:早中晚三頓正餐時間打卡說吃飯啦,也可以放美食圖。
②健康達人評選計劃:每周六選出本周的健康達人,一人一票,不可代投、改投,可自薦,22:00公布結果,授予“健康達人”的稱號(可在群昵稱中職業一欄修改),有效期一周。
③健康養生系列課程:傳統醫學中的經穴
主講人:健康&養生主編 佳木繁玥;時間:每周五21:00-21:30
④愿每一個人都早睡早起、按時吃飯,養成良好的作息,達成健康的目的。
9月8日21點,營養師@樂聚掌門 將在本群扒一扒正確打開月餅的方式,告訴你隱藏在月餅標簽里的N個秘密,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如果你有各類健康、養生的經驗等等想與大家分享,請馬上聯系主編,主編我迫不及待給予你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群規【必須遵守】
①進群后看群公告,將群昵稱改為“簡書id-所在地-職業”;
②群內僅可分享來自簡書的鏈接(包括簡書各公眾號),其他(包括公眾號、個人名片、截圖等,尤其是推廣)一律不可以,發了就踢別問為什么,群主除外。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不要著急!
關于健康養生作息打卡計劃
現代都市的快節奏生活讓很多人的生活不規律,不能按時吃飯、不能早睡早起,而吃飯和睡覺是健康作息中最基礎的。打卡的目的是讓大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互相督促、一起健康。但全憑自覺,是否參與計劃不予以強制性。
關于健康達人評選計劃
一種鼓勵性質,每周進步一點點,身體健康一點點,人人都可以做健康達人。(參與的人太少打算取消。)
關于健康養生系列課程
這是健康養生群的固定課程,每周五晚上我在群里教大家兩個穴位,平時按一按,自己動手強身健體,還能孝敬爸媽。今晚將開展第四次課程啦。
健康養生群里面有不同專業的人群,包括營養師、藥師、醫學生、瑜伽教練等等……主編我正努力盛邀各大領域專家來群里講課,比如昨晚的月餅營養小課堂,讓大家收獲頗豐。之前還邀請過理療師為大家講落枕該如何艾灸治療,以及主編我親自上陣講解關于皮膚護理毛孔收縮的小知識。今后還會邀請到更多健康養生專家來群里講課~
課程筆記:
想吃月餅,別怕胖!一招教你如何辨認月餅包裝盒上隱藏的秘密!
毛孔煩惱丟掉丟掉!(健康&養生群的小課堂)
健康養生群經穴課堂筆記(壹)
關于佳木老師穴位課的筆記
聽聞,還有群友在搜集大家打卡時放出的健康美食,期待成品!
健康養生群是一個和諧友愛的社群。我們的口號是吃飯、睡覺、打卡卡!
自從當了主編,有不少人來咨詢過我生病相關疑問,微信也有、簡信也有。包括“有沒有辦法熬夜還能保持健康?”“我腎虛怎么辦?”……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四診合參,西醫診斷需體格檢查配合檢驗指標,如果你網上問我一句,我就能給你明確診斷和準確的治療意見的話,以后請叫我神仙姐姐。
養生: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行為。養,頤養、保養;生,生命。
養生不分年齡,不要以為只是老年人的事情,等你年紀大了,想要養生了,就來不及了。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來吧,歡迎你加入我們!
文丨佳木繁玥
一位學了中醫后棄醫從文卻依然熱愛中醫文化的姑娘。
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參考請標明來源,轉載請簡信獲取授權!
原創不易,請尊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