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前前后后在多家公司討過生活。2012年初進入現在的公司,半年后被派駐到一個大客戶公司擔任聯絡人員3年多,2015年底返回現在的公司,2016年9月被公司任命為現在部門的負責人。如果從混跡職場的時間上來看,我應該算是個老司機了;但如果從擔任領導的時間上來看,我只是個新人。今天,我只想和大家分享自己擔任領導半年多以來犯的三個錯誤,希望能夠給職場上那些剛剛升職的新人一點點幫助。
1.稱呼不是小問題
我剛剛到任的時候,因為部門中的絕大多數人平時都很熟悉,大家年紀相仿,經歷雖然不同但共同語言不少,所以為了跟大家拉近關系,我在第一次開會的時候就告知大家可以對我直呼其名。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在其后公司的歷次公開性大會上,總會有人對我直呼其名。因為這件事情,公司領導曾專門約談我。因為年齡、閱歷等多種因素,新人領導最缺乏的是權威性。而下屬在公開場合的直呼其名,給外界和領導的解讀是新人領導在其部門并沒有多少權威性。稱呼問題從來都不是個小問題,稱呼也從來不是個人的事情,它關系到整個公司的組織架構的穩固和領導個人的權威,用這個換取和下屬們的親近是新人領導的第一個致命錯誤。
2.紀律的韁繩要勒緊
新人領導的第二個常見錯誤是過分地寬以待人。因為新到一個部門,為了換取部門職員的支持,新人領導往往會對部門職員實施寬松式管理,而這往往會讓整個部門變得松散起來。我在剛剛擔任部門領導的時候,因為前任屬于那種極其嚴厲的人。我認為前任的風格已經過時,所以對下屬格外寬容。偶爾的遲到或者早退,我根本不在意,甚至還有意無意地縱容。結果整個部門經常有人提出短時請假,松散的工作狀態竟然成了風氣,直到有一天有其他部門的把這件事情公開向公司領導提出。沒錯,因為這個,我又被領導約談了一次。來一個新人領導,下屬其實也都在琢磨。紀律的韁繩如果一開始勒的很緊,那么后來即使稍微放松,下屬會覺得你變好了。相反,如果幾率的韁繩一開始很松,后來即使只是恢復到正常尺度,下屬也依然會覺得你沒一開始好了。“朝三暮四”是發生在猴子身上的成語,但是對人類同樣適用。
3.開人的時候動作要快
上周五,部門里有個職員想我遞交了辭職報告。雖然經過我后來了解,她一開始就沒打算在公司長久地干下去,但是真正接到辭職信的時候還是有點可惜。這個職員剛到部門的時候,我是按照后備接班人的方向親自帶她的。但是,因為一次工作錯誤,我在批評了她之后她表示不服。不得已,我將她調離了原來的工作崗位,但是么有將其調離本部門。時間過了一周多,她向我提出了辭職。仔細反省這件事情,雖然她的做法不對,但是我在整個事件中還是犯了優柔寡斷的錯誤。因為她的辭職,原本部門的整體改革計劃又向后順延了一個月,整個部門的工作因此而受到了嚴重影響。如果我動手快一點,盡早將其調離本部門,或許后來的這些負面影響都不會發生。所以,對于一個新人領導來說,如果確定要開掉某人,動手一定要快。否則,雙方都痛苦。開人的時候優柔寡斷,這是新人領導常見的第三個致命錯誤。
我是一個新人領導,上任以來犯了一個又一個的錯誤,以上三個錯誤我認為是非常致命的,如果你也是一個新任領導,希望你不要重蹈我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