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支糖葫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時候很喜歡吃山楂。

果子成熟的的季節,會有成串的山楂掛滿枝頭,圓圓的,紅紅的,雖然表面不怎么光滑,果子也不算大,但總忍不住摘了放進口里,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讓人欲罷不能。很多人怕酸,雖然也對其垂涎三尺,卻只能干瞪眼。而我獨喜歡這酸味,如果說甜能讓人想到人世間的美好,酸卻能更能讓人體會到山楂獨有的美味。

因為喜歡,無論怎樣的不富足,父親總能想方設法給我買一些,以滿足我對山楂的渴望。因為酸,吃多了也會傷胃。父親總叮囑我少吃一點,由于我貪戀山楂的味道,總是吃到吐“酸水”。父親也總是說我幾句,但愛戀多于責備,我自然也不太聽進去,畢竟,那個年代,也是非常少有的東西,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有一年,山楂脫銷,供大于求,農民辛辛苦苦栽種的山楂硬是賣不出去,種植戶的愁容寫在臉上,對我們這些非種植戶來說,倒是件無關緊要的事情,甚至有點幸災樂禍,雖然有點不地道,但對小孩子的我來說,能吃到山楂才是真正關心的事兒。價格比往年便宜的很多,甚至到了沒人買的境地。很多種植戶合計,價錢連功夫錢都不如,也就干脆不摘了,有人買,就自己到樹上摘。父親給我買了一尼龍袋子,足足有三四十斤,可只花了一塊錢。很多山楂都爛地里,或成堆堆著,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爛掉。

第二年,很多種植戶直接把樹砍掉了。根據市場經驗,不難猜出砍掉后山楂的價格,價格一高,山楂的價格會一路飆升,可想而知,要想吃到山楂就有多么難了。

后來,街上開始有賣成串的山楂,山楂用竹簽子穿成串,山楂山上面蘸滿了糖,一般6-10個一串,個頭有大有小,如果一旦有機會買上那么一串,簡直比過年還要高興。通常賣糖葫蘆的人會讓我們自己挑,我們便伸長了脖子,惦著腳尖挑一支最大的。經過這搖身一變,價格比按重量買的翻了好幾倍,蘸糖的就成了“糖葫蘆”,我們哪里俗稱“糖球”,經過用糖包裝后,味道著實比原來好了不少,原先的酸的味道降低了,甜度也提高了不少。每當街上有人吆喝賣“糖葫蘆”,就會立馬從家里竄到街上,有時會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出好遠。偶爾,父母也會給我幾角錢,買上一支過把癮,我也會很仔細地挑選著糖葫蘆,然后用舌頭對著糖葫蘆舔了又舔,很不舍得將它們吃掉。

記得有一次放學后,我溜到姥姥家里,眼看著窗臺的杯子里插著一根糖葫蘆,終沒忍住,就拿起來吃了兩個,恰被姥爺看見了,說了我一通,大意是本是給我表弟表妹留的,卻讓我吃掉了。從他的眼神中,我讀懂了什么叫埋怨。當我明白,一支糖葫蘆不僅僅代表了糖葫蘆,也代表了姥爺對我情感的疏遠時,眼淚忍不住留了下來。倒是姥姥心疼我,嘮嘮叨叨地把姥爺說了一通,說都是孩子,誰吃了還不是一樣。當姥姥把糖葫蘆遞到我手里時,我賭氣不肯要,也下決心長大后買好多好多的糖葫蘆,可以給我的姥姥吃,但不會給姥爺吃。當我真正長大后,能買起好多糖葫蘆時,姥姥姥爺的牙齒已經要不動了。談起小時候吃不到葫蘆氣的哭的事,姥爺一個勁地說,那時候窮啊之類的話。是啊,物依稀為貴,糖葫蘆何嘗不是呢。

現在,不怎么喜歡吃糖葫蘆了。偶爾買上一支,也品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但看著各種各樣的糖葫蘆,總還是喜歡的,至于吃與不吃,也沒那么重要了。每到春節,街上總有人在街上叫賣,看著插在草把子上的糖葫蘆尤為親切,總也忍不住買上幾只分給孩子們,但孩子們的幸福感遠比不過自己小時候。總想不自覺的,總想起小時候糖葫蘆的味道,還有那支吃了兩個后,被姥爺喝住的那支糖葫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