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苦逼城市排行榜”一下子火了,深圳排在第一,北京第二,上海緊隨其后,前十名的還有廈門、南京、三亞、杭州等。這個排行榜是根據房價收入比來的,房價越高,收入越低,苦逼指數就越高。
苦逼的城市到底苦在哪里?
在房價逆天的大城市里,生存成了最要緊的事。辛苦工作幾個月,可能才夠買一個平米。看上面的圖就能知道,房價收入比的數字就代表工作多長時間才能買一平米房子。北京深圳要半年以上,這樣算下來,不吃不喝也要工作50年才能買上一套100平的房子。
房價的上漲同步引發了房租上漲,房租占掉收入的三分之一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去掉房租和生活費,這表示更沒有閑錢去投資自己、享受生活了。
身在北上廣,除了房價,每天都能充分感受到各種壓力:
早高峰的地鐵,與各色人等摩肩擦背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
去醫院看個病,要么掛不上號,要么光是排隊就得耗掉半天時間;
上班通勤時間長,路上耗時一個小時算是很正常,更有甚者橫跨大半個上海來回4小時;
結婚有了孩子要考慮學區房,可是天價的房子讓你望而卻步;
生活成本非常高,物價上漲幅度大,吃飯穿衣也越來越承擔不起;
空氣中彌漫著的競爭的味道,這種大到買房小到吃穿都要比較的架勢,讓你時時喘不上氣來;
不管你是否承認,這里更難出人頭地,比你有錢比你好看比你還努力的人遍地都是。
……
那么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
盡管如此苦逼,可是今天的我們還是愿意留在這里,留在大城市里。
有一陣子都在講逃離“北上廣”,可是聽說那些逃走的人,沒過多久又悄悄潛回來了。
這又是為什么呢?
我給出的答案就是,無限可能。
在大城市,你的天花板要高一些,無論是創業還是職場,有很多條路是你看不到盡頭的方向,這也給你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就像馬云爸爸說的,人還是要有點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在安逸的小城,過著一眼就看到底的生活,甚至可以想象到三十年后自己的樣子。
在大城市,你能夠獲取的資源要多一些,各種博物館、科技館、藝術展、車展、演唱會、音樂會、論壇、培訓,應有盡有。只要你想去找,總能找到適合你的資源。
在小城市,很多事情都無法親身參與,雖然現在”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但紙上得來終覺淺“,還是要靠體驗,才能更好地認知。
在大城市,你周圍的人會更優秀些,匯集了各類精英,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思想的碰撞,觀點的交鋒,也更能從別人那里學習,體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境界。
在小城市,周圍多半是安于現狀的庸人,談論的也是柴米油鹽的瑣事。
在大城市,你的機會相對更公平些,這些城市整體環境更加開放。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關系,你仍然能夠為子女教育、就醫就學爭取到一些權益。
在小城市,往往更加注重人情,如果沒有關系,很多事情你根本無法解決。
當然,大城市糟糕的交通,惡劣的環境讓人無力吐槽,而尋找到一種解決方案,既能享受自然和諧的環境,又能擁有大城市的便利,這或許是我們最終的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