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慵懶,鍛煉少了,看來要對自己狠一點。下周考慮出去走走,吸收新空氣,免得在家宅著發霉哈哈~
(一)
有段時間,因為工作上的事情略迷茫,跟幾個同事聊過,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詞——“幕后推手”。思考過幾次,感覺這個詞挺有意思。工作上我們會做一堆重復的事情,有些人覺得沒意思,怎么每天都重復同樣的事情,還不如換個地方工作;但總有那么一些人越做越出彩、越有特色。舉個簡單的栗子,同樣每個月的生日會,A覺得這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提前預定蛋糕,給當月生日的同事送上生日卡和祝福,現場來一首生日歌,這些環節似乎早已設定好規則,不需要改動什么,對號入座即可。但B卻不一樣,他覺得生日會是員工一大福利,要讓員工吃好玩好,還要感受到我們對員工的“用心”。B每個月都換一個形式舉辦生日會,譬如根據月份舉辦一場星座聯誼、壽星大比拼還有穿插在生日會上的各種好玩有趣的小游戲。
同樣的事,不同的人,做法不同,效果亦不同,關鍵在于“心”。
(二)
再回到幕后推手這個話題。每天重復的事情,當你對流程、規則已經熟練,你可以向領導提出優化的建議;抑或者,你“退出來”,做一個幕后推手及觀察者,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達到的效果如何,跟自己目前的對比一下,差距在哪,如何做會更好。像大家熟悉的年會策劃,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主策劃人,我個人認為活動策劃人與幕后推手角色有點相近。站在幕后推手的角度思考,舉辦一次年會活動,早已想好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有哪些活動環節,每個活動環節如何設置,如何環環緊扣,如何讓嘉賓玩好吃好享受一場精彩的年會表演。當你專注于游戲道具和禮品整理,抑或者專注于宣傳海報設計、主講PPT設計、表演音視頻主控等等,這些工作都是細化出來的,一切都是圍繞著這次活動開展。幕后推手,要學會從繁瑣的事務抽身出來,除了思考活動的整體,更要把握跟進每個細節。要想什么東西都親力親為,那是不可能的,這時候就要需要授權,給每個活動環節設定好負責人\小組長,接下來需要對接的就是各小組長的工作。
其實,幕后推手及授權的方式同樣適用于其他工作,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幕后推手,授權。
(三)
生活缺乏彈性,有時候挺恐怖的。很多時候總想著:
我未來另一半一定要有車有房,最好是公務員;
我是廣東人,我只吃粵菜,不吃其他地方的菜色;
我未來找的工作必須是離家近工資高又少干活的;
我住的地方必須靠近地鐵站,最好隔壁有個大超市;
是不是聽過很多這樣的話,我要怎么樣,我必須怎么樣,有時候不知道該為目標性強感到慶幸,還是該為自己的固執感到羞愧。
渴望無比堅硬,但現實總是更堅硬:
我覺得我每天要睡10個小時以上才有精神,但是我要早起上班工作賺錢;
我覺得出游天氣就該陽光明媚,但是天氣預報不聽我的,還是連續下暴雨;
我覺得深圳的房價就應該降下來,但是開發商不聽我;
我覺得晚餐不吃就能瘦個十來斤,但是身體不聽我的......
不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沒趣么?太多的條條框框,限制自己的想法。他們、她們、它們都不配合,郁悶的只是自己。
別讓自己的生活失去彈性。
(四)
最近跟朋友Z聯系,她說公司在北京建了一個新辦公區,需要從總部(廣州)派人去協助一段時間。Z光榮接受公司安排,借此機會去北京溜達一圈,本以為一兩個星期就可以回來,但沒想到在北京一呆就是一個多月。Z開玩笑吐槽,“在北京吸霧霾一個月了,想回去廣州吸收新鮮空氣。” Z,是個獨立、有主見的妹紙,說走就走的一個人旅行,這是我對她的標簽。她總能給自己找各種樂趣,一個人在北京呆著,因為部分同事偶爾過來培訓,前前后后換了幾次酒店。
每次看到Z朋友圈曬北京各種古建筑,我就知道這妹紙肯定按耐不住,周末又自己到處逛?!耙粋€人呆在酒店多浪費時間,就應該逼著自己出去走動,不然呆在酒店就真的發霉了,哈哈”,Z微信語音我。
一個人學會享受生活。
一顆空心,隨心做事。
晚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享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