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想起了我們的小時候

今天翻朋友圈,翻到自己村的一位大哥寫了這樣一段話:

小時候,年是爸買回來的肉,是媽給我買的新衣裳,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幾毛錢,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漸的一掛小鞭兒。小時候年是期盼……長大了,年是超市里的擁擠,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飯菜誰都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當做白天的混亂。生活越來越好,可那份快樂卻離我們越來越遠,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了笑著笑著就哭了——致我們逝去的童年和快樂!懷念。

看到這些話,我感嘆著,時光啊,真的要慢一些,我們才能更容易的去感覺記憶深處的那份溫存。

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

放學回家可以做好多事情,做飯,壓水,掃院子,給雞羊和驢打草,再忙一點的時候,還要和妹妹走著去最近的棉花地拾上一兜棉花。

沒事的時候,可以和鄰居家的大孩子小孩子玩過家家,玉米包是我們的鍋碗瓢盆,玉米須子是我們的面條,玉米粒是我們的飯,玉米須子底部那一塊桿,我們用作筷子。你當爸我當媽,還有孩子當串門的親戚,想象著玉米粒是電視上見到過卻沒怎么吃過的大魚大肉大螃蟹,也算是過癮了。

說到電視,的確,那時候看電視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自己家電視是姥姥給的舊電視,黑白的,沒信號的時候,是靠手拍的,老爸一晚上要下去好幾次,冬天的時候,都是電視出現了“再見”倆字后,老爸才能脫衣服鉆被子。

刮風的時候也會把臺刮沒了,不是出現橫道上下走,就是出現豎道左右走,再發飆的時候是出現斜道往電視兩個對角線走。這就像《人在囧途》里的場景,無奈又焦灼。

老爸要走出屋子,去院子一角轉動那根長得不太規整的大柱子,才能讓柱子上面的天線找到合適的位置,屋里的電視才能重新出現人頭像。

天線也舍不得買真正的天線,而是老爸用鋁絲(我記得是銀白色的,應該是鋁絲)自己繞成飛機的樣子,然后用鐵絲把它固定在大柱子的頂端,任它在天空中搖曳,不管是天空湛藍,還是烏云密布,還是雪花飄飄,那些鋁絲盡量發揮著自己的導播作用。

有時候刮大風,大柱子也會被刮倒在院子里或者院子外。那些天線會被壓彎,扭曲的不成樣子。老爸卻不管這些。他從不會因為東西壞了而詛咒或者馬上更換,而是沖著那可愛的場景無奈的笑笑,然后把柱子放好,把彎曲的天線拆下來,重新修復一番,三折兩折,老爸就又讓天線恢復了飛機的模樣,重新被大柱子送向天空,去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號。

老爸一直都是這般樂觀,不曾抱怨過任何什么。這是我一直敬佩老爸的原因之一。生活就像這天線,也有被風吹雨打的時候,不去抱怨,立即尋找補救的方法。行動總比抱怨要更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有時候電視正演到精彩的地方,來一陣風,柱子轉動了方向,信號中斷了,老爸就會在寒風中把柱子轉到合適的位置,一直抱著那個大柱子,因為稍微一動,可能精彩的地方就又消失了。

老爸說不覺得冷。只要我們和老媽高興就好。老爸進屋里來的時候,老媽會順便遞給老爸一個裝滿暖水的輸液瓶子,算是對老爸的一個慰藉。老爸也會打趣老媽幾句,嫌老媽犧牲自己就為了看電視。明明就是心甘情愿,卻故意埋怨。老媽會回敬老爸一句“你愿意”!明明被寵了,還要裝出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這或許就是父母之間的愛。沒有甜言蜜語,卻總能讓人感到快樂和溫暖。

那時候的電視雖然是黑白的,但生活卻是多姿多彩的呢!

只愿時光,慢一些,再慢一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