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9日,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在廣東舉行,河南師范大學以標準展位形式展示了近年來取得的部分重大成果,其中環境學院“用于工業廢水深度處理”“一種直接測定活性污泥降解有機物量的方法”、生命科學學院“山藥切片無硫護色加工工藝”和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交互式裸眼3D顯示系統”進行了重點展示,生命科學學院“一款可移動的光伏節水自動化綠色生態公共廁所”作為重點路演項目進行了現場演示,并受到國內多家企業關注。
河南師范大學傳統的理工優勢明顯。2016年8月,該校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劉玉芳教授主持的“低溫光譜發射率測量實驗裝置”課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資助,項目執行期五年,直接經費735.99萬元,成為河南省在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上零的突破。
校長常俊標參加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
2017年12月,河南師范大學校長常俊標教授作為發明人授權的發明專利“2’-氟-4’-取代核苷類似物、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全國1554項參評專利中榮獲中國專利金獎。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校長常俊標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植物油菜素內酯等受體激酶的結構及功能研究”榮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今年4月份,公認世界四大名刊之一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碳專項”之“生態系統固碳”項目取得的七篇原創性研究成果,河南師大教師王萬同參與其中并作出重大貢獻。
近九年來,河南師范大學主持承擔國家級項目482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465項,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92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儀器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國家973前期專項、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項目等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先后實現突破。
曹俊杰連續四年獲得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6月5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示2018年度國家社會基金項目。河南師范大學獲批19項,并列全國高校60位,河南高校第三位。當月,2018年5月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結項情況公布,該校文學院教授呂友仁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最終成果《孔穎達<五經正義>中疏與注的關系研究》的鑒定等級被評為“優秀”。在此次鑒定結項的全國315項國家社科基金成果中僅有15項鑒定等級為“優秀”。
近年來,河南師范大學文科發展突飛猛進。近日,在教育部辦公廳公布30家“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名單,河南師范大學成為河南省唯一獲批高校。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評審,河南師范大學有3個項目成功立項,其中應用研究項目1項,基礎研究項目2項。
近年來,學校科研平臺建設取得跨越發展。截止2017年底,學校共建有省廳級以上科研平臺60個。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38個,包括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國際聯合實驗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31個,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個。牽頭河南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個。平臺建設為開展科學研究和產出高水平成果打下良好基礎。
原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到校視察工作
學校保持和發展在基礎理論研究領域的優勢。九年來,以河南師范大學為第一單位共發表SCI、EI源期刊論文3802篇。多項理論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Science、Nature、美國《物理評論快報》和《德國應用化學》等國際著名頂尖期刊。理論物理、物理化學、動物學、環境科學、細胞分化調控等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
九年來,學校主持承擔科技部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00余項。獲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際科技進步獎、中國發明專利金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71項,獲得授權專利1152件。發表SCI、CSSCI等高水平學術論文5950篇,出版學術著作、教材605部。
“科研創新是大學的基石,在省部共建平臺上,學校將繼續以特色學科、創新平臺和重大項目為依托,文理并重,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學術水平,讓科研創新成為學校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學校事業再上新臺階。”河南師范大學校長常俊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