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關了,對家和父母的思念都在腦海里化作一道道菜,或清淡、或油膩、或溫暖、或治愈。而此時勾起我回憶的卻是一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雞蛋茶。
一枚雞蛋、一壺滾水,成就了一碗暖心暖胃的雞蛋茶。
小時候每次感冒或者上火,我媽總是會在飯前往碗里打一顆雞蛋,然后將剛燒開的熱水沖到碗里。金黃的蛋液在沸水中慢慢變成一縷縷蛋花,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之后撒上鹽,淋上芝麻油,就是一碗香噴噴的雞蛋茶。
媽媽總是會催促我趁熱喝下。她說,雞蛋茶最下火了,要趁熱喝,效果才好。
可是那時候我并不愛喝雞蛋茶,因為我總覺得它有股淡淡的腥味,而我最討厭腥味。而且我覺得它也沒有媽媽說的那么神奇,喝了感冒就會好,火就會下去。但是我每次都拗不過她,只好硬著頭皮喝下。
長大了之后,我越來越少回家,喝到媽媽做的雞蛋茶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有限。出門在外的日子里,我竟然漸漸地喜歡上了雞蛋茶的味道。不僅沒有腥味,反而很香,還有淡淡的咸味兒。在滾水中翻騰過的蛋花絲絲縷縷,非常細膩絲滑。
還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心疼媽媽工作辛苦,想為她也做一碗愛心雞蛋茶。于是我特意在晚飯前燒開了一壺水,在小碗里打了兩枚雞蛋。結(jié)果用滾水沖的時候,蛋液很多都沒有沖熟。
我媽回來看到這碗半生不熟的雞蛋茶忍不住笑了很久,然后告訴我,一個小碗里最多放一顆雞蛋就可以了,多了反而就沖不熟了。
我當時覺得很不好意思,本來想給媽媽一個驚喜的,結(jié)果卻搞砸了。但她仍然很高興,邊夸我懂事,邊把這碗雞蛋茶喝了下去。
多少年過去了,做雞蛋茶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駕輕就熟,但是我永遠忘不了媽媽做的雞蛋茶的味道,也忘不了自己第一次給她做時出的烏龍。
如今,雖然媽媽沒有一直陪在我身邊,但每次感冒或者上火時,我總要為自己做一碗雞蛋茶,在氤氳的熱氣中努力尋找媽媽和家的味道。
PS: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還沒到除夕,思鄉(xiāng)之情已經(jīng)開始泛濫,只希望除夕之夜,這些懷舊和思念不會將我淹沒。
提前祝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春節(jié)快樂!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短暫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