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成就了科比,你天天四點起做成了什么?
醒了,又是四點。不能起,躺的難受。這時候如果隊友醒著,我一定會跟他說:我就像絕望主婦里腿瘸了的牙醫Orson,對Bree說:我每天五點醒來,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天花板等你六點醒來。跟隊友說了他也不懂,但是我太懂Orson了。
摸出手機,小祖宗就像是自帶雷達,屏幕一亮,她就開始哼唧,只好趕緊關掉。好不容易躡手躡腳起來看書,腦袋暈乎乎什么都看不進去。生了孩子后,已經不知道睡眠是何物。剛開始幾個月兩小時一次的夜奶和吸奶,以及孩子莫名的尖叫哭醒,已經徹底毀了我的睡眠。
隊友一直都很佩服我,小祖宗一尖叫,再困我都能爬起來,而他不行。爸爸的睡眠依然如嬰兒般沉穩。娃哭了,隊友夢中從被窩里伸出手拍了拍自己,不禁想笑:這貨,什么都沒學會,到是比娃更先學會給自己接覺了。
媽媽群看了一圈,各個時間段都有媽媽在。出了月子就整覺的那都是別人家孩子,我生的可是個貨真價實的自己家孩子。家里最有整覺能力的竟然是爸爸。
母親節媽媽們都在討論送什么給婆婆。只有我諾諾說了一句:我想把隊友送回去……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我真的沒見過,凌晨一點,兩點,三點,四點,五點,每一個時間段的上海我都見過了。此刻孩子在玩,隊友在睡, 安靜的不真實,但就在兩天前,畫風完全不一樣。小祖宗因為沒睡夠而大鬧,懷里是掙扎哭鬧發脾氣的熊孩子,門外是憋了很久隨時要推門進來質問的老人,是不是很崩潰?幸好我還不是食物鏈最底層的人,關鍵時刻還可以祭出豬隊友這張牌。
沒辦法,家里只能有一個畜生,不是我當,就是寶寶當。
熟悉的人都知道,我動手能力比較強。能用武力解決的問題,我一般不講道理。在我們家,一切都還是原始社會那套,誰武功高誰說了算。
這種雞飛狗跳時有發生。我想隊友內心經常是崩潰的。要一個產后激素失調的老婆溫柔體貼知書達理,根本不可能。剩下那個話都不會說,只會一不滿意就扯著嗓子亂嚎的小畜生,爸爸恨不得時時跪下來求饒:小祖宗別鬧了求你了。
沒辦法,爸爸沒奶啊。
熊孩子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經常朋友們之間互相訴苦,話題都離不開:老人觀念沖突了,阿姨不給力了,爸爸又借口加班不回來了。這種話題聊三天三夜都不夠,每次覺得平息了,睡一覺起來又涌上心頭,真真的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生孩子本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是為什么降臨到自己頭上,就這么雞飛狗跳呢?是不是大夫當初打開方式不對?
熊孩子剛出生那幾個月,豬隊友工作不順。想跟老婆說說心事,但老婆心里全是懷里那個嗷嗷待哺的祖宗,完全不想安慰嗷嗷待撫的你,時不時還要懟你幾句。
隊友常說我不崇拜他,我兩眼一瞪:崇拜?我現在看你哪哪兒都不順眼,還崇拜?如果有退貨機制,我恨不能分分鐘退貨。雖然處在家庭食物鏈底端,但是他并不想改變現狀。說多了就往地上一躺開始撒潑:我這輩子就這樣,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夠,你就認命吧。
其實他不知道,他也并不是真的干啥啥不行,至少他抗打啊。
玩笑歸玩笑。生孩子這事兒,沒人強迫你,你想不到當初挺著大肚子指揮所有人:“我要吃這個,我要吃那個,全世界我最大”時意味著什么,直到大夫把這個小怪物從你肚子里掏出來,你把你全部的心思全部的愛一下子全給了她,每分鐘都心疼她心疼得不得了,極盡可能呵護。這份心情,婆婆不懂,隊友怎么可以不懂。
所以,母親節送什么給婆婆?
送
隊
友!
賴賴養成記
復旦畢業的理科媽媽
擅長講段子和做手工
帶著萌娃邊玩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