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學會積極主動》中討論了人生是自我主動選擇;而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只要你學會積極主動;就會走上自己的成功地道路。
關注圈與影響圈
從一個對周遭事物關注范圍的大?。灰约鞍l揮影響力的意志強弱也能判斷態度是否積極。
每個人都有一些關注的問題;包括健康;子女;實業;經濟狀況或世界局勢, 這些可歸入關注圈(circle of concern), 其中;有些是個人
在上一篇《學會積極主動》中討論了人生是自我主動選擇;而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只要你學會積極主動;就會走上自己的成功地道路。
關注圈與影響圈
從一個對周遭事物關注范圍的大??;以及發揮影響力的意志強弱也能判斷態度是否積極。
每個人都有一些關注的問題;包括健康;子女;實業;經濟狀況或世界局勢, 這些可歸入關注圈(circle of concern), 其中;有些是個人可以掌握的;有些則隨時無能為力的。把個人可以控制的事圈起來;就形成了影響圈(circle of influence)。
著重于影響圈的人,腳踏實地,不好高鶩遠把心力投于自己能有所作為的事情;所獲成就就將影響圈逐步擴大.
反之;消極被動的人全神貫注在于關注圈; 時刻不忘環境的種種限制;他人的種種缺失;徒為無法改變的狀況擔憂.結果是怨天尤人;畏畏縮縮; 受迫害的感覺日益強烈. 由于著力方向錯誤及由此而生的副作用,影響圈便會縮小.
由于每個人地位;財富;角色與人際關系不同; 在某些情況下影響圈可能大于關注圈,這反映出此人的自私淺薄,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受制于人.
影響力的發揮固然有其輕重緩急;無法完全脫離關注的目標.不過積極主動地人,關注圈和影響圈不相上下;如此影響力才能做最有效的發揮.
別讓問題制服了你
根據自主程度的高低, 人生的問題可分為三類, 個人可直接控制(與自身行為有關); 個人可間接控制(與他人行為有關), 無法控制(已成為過去或客觀環境使然), 積極主動的人對影響圈這三類問題都有應對之道。
1. 可直接控制問題, 解決之道在于改變習慣; 人生的問題可分為三類, 個人可直接控制(與自身行為有關); 個人可間接控制(與他人行為有關), 無法控制(已成為過去或客觀環境使然), 積極主動的人對影響圈這三類問題都有應對之道。
1. 可直接控制問題, 解決之道在于改變習慣; 這是我們絕對做得到
2. 可間接控制問題, 有賴改進發揮影響力來加以解決。
3. 無能為力的問題: 我們的責任是改變嘴角線條-以微笑, 真誠平和的態度接納這些問題。 縱然有再多不滿; 也要學習處之泰然, 如此才不至于讓問題制服了你們。
不管一個問題是能直接控制還是無法控制;或是能間接控制;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都在于改變我們的習慣; 改變我們影響的途徑;改變我們看問題的方式;而所有這些在我們控制影響圈之內。
用心擴大影響圈
一旦化學方程式有某一部分改變;整個化學變化就會改變。同樣地:只要我們開始對環境做出選擇性回應;影響力也會大增。
有人誤以為積極主動就是強出頭;富侵略或無視他人的反應;其實不然.積極主動的人更為敏銳;更為理智;能夠切合實際掌握問題所在.
先從自己做起
外在環境是造成問題癥結所在, 這種想法
有人誤以為積極主動就是強出頭;富侵略或無視他人的反應;其實不然.積極主動的人更為敏銳;更為理智;能夠切合實際掌握問題所在.
先從自己做起
外在環境是造成問題癥結所在, 這種想法不但錯誤,而且是問題的根源;假使不能反求諸己,一味希望外在環境的改變來達成個人愿望,無異在于任憑別人擺布.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改變自己個人行為;做個充實更勤奮;更具有創意;更能合作的人,然后再去影響環境.
真正有效的策略應從自身控制方面著手,也就是改進自己的缺失; 努力成為模范妻子或丈夫.給與對方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我們當然也盼望能感受這份苦心, 進而改善自己行為,不過對方的反應如何,并非重點所在.
除了好丈夫, 好妻子, 我們何妨試著做個好學生或好職員。 如果遇上實在無能為力的狀況; 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情是上上策; 不管快樂或不快樂, 同樣積極主動。 有些事情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比方說天氣; 但我們仍可以保持內心或環境的預約氣氛, 對力所能及之事處之泰然; 對能夠掌握之事則全力以赴。
不怕犯錯, 只怕不改過
在我們生命重心由關注圈轉移至影響圈前; 有兩件事值得考慮, 那就是自由選擇的后果與錯誤。
每個人固然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與反應, 但后果仍由自然法則來決定; 非人力所能左右。 比方一步跨入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的正前方; 可以出自個人的選擇; 但后果卻在影響圈之外; 非人能所能控制每個人固然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與反應, 但后果仍由自然法則來決定; 非人力所能左右。 比方一步跨入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的正前方; 可以出自個人的選擇; 但后果卻在影響圈之外; 非人能所能控制, 又比方;?喜歡玩弄欺詐手段;?如果不揭發,?不會受到社會的懲罰,?但是人格上的污點卻無論如何難以抹殺。
因此我們固然享有選擇自由,可是也須承擔隨之而來的后果。人的一生中選擇錯誤的機率頗大;無怪乎有悔不當初的遺憾,但木已成舟,這些都須列入到無法控制的關注圈。
對于已難挽回的錯誤,積極主動地做法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認改正并從中汲取教訓, 這樣才能真正反敗為勝。國際商用機器創始人(T.J. Watson) 曾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犯了錯誤卻不肯承認,等于錯上加錯;自欺欺人。為自己造成的錯誤, 編織各種理由加以辯解。
因為對我們傷害最深的不是別人的所做所為;也不是我們自身的缺失;而在不能正視這些缺失.那就仿佛被毒蛇咬了;卻追不上去; 上去抓蛇;反使毒性散的更快,還不如盡快設法去吸出毒液. 因此切勿文過飾非;以免一錯再錯.
作出承諾;信守諾言.
這讓我們再回到影響圈上,這個范圍所環繞的核心就是許諾和實踐諾言.對自己對別人所有承諾,并且從不食言;是積極主動精神最崇高的表現; 同時也是個人成長的意義.憑借人類天賦的自我意識與良知;我們可以檢討自己,找出猶待改進之處尚可發揮的潛能。然后運用想象力及獨立意志;立定志向;許下承諾,立志達成, 這就是人類成長的過程。
許諾與立志可以使我們掌握人生。 有勇氣許下諾言,即使是小事一樁,也能激發自尊。因此這表示我們有自制力,并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來承擔更多的責任。經由不斷許諾與實踐諾言;終有一天榮譽感會凌駕情緒反應之上.所以, 對自己信守諾言的力量;正是圓滿人生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之一.
積極主動:為期三十天的試驗.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瑣事; 足以使我們培養積極主動精神;來應付人生無比龐大的壓力.不論是面對交通阻塞;或是顧客的無理需求,都需要這種修養.它表現在我們如何集中心力;如何看待問題以及遣詞用句上.
利用30天的時間, 身體力行積極主動地精神。在這30天內全力關注影響圈的事物;許下承諾并予以兌現。做照亮他人的蠟燭,而并非評判對錯的法官;以身作則;不要只顧批評;解決問題;不要制造問題。
在婚姻,家庭中;工作中都可以試行這個原則;不必怪罪別人或問過飾非, 不怨天不尤人;但求盡其自我。
對他人的缺失要心存憐憫,別人如何待我;并不重要;要緊的是如何待人。
別活在父母,同事和社會驅使之下;請善用天賦的獨立意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此才能享受最大的自由和幸福.
英國辭典編撰作家約翰遜說:滿意之泉必須源自內心,若不了解人性;而企求不改變自己就可以達到幸福的人終其一生必定置于無意義的追求之中,且日益增長其企圖擺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