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看到報道,當孩子遇到危急情況,媽媽奮不顧身去救孩子。我們稱頌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但是,在更多的平常日子,在一些不起眼的微小時刻,當孩子在無聲地呼救,我們是否能聽到孩子的“呼喚”,去“救”孩子?
正是媽媽一次次地“無動于衷”,甚至“落井下石”,讓孩子的內心體驗到了無望和被拋棄。
危急時刻施以援手,考驗的是勇氣。
平常日子,能看到孩子的困境,并施以援手,考驗的更是智慧。
當孩子出現狀況時,能站在孩子一邊,給他支持,提供幫助,和他一起面對。
如何擁有智慧?
方法無他,就是學習和成長。
通過學習,更多地了解孩子內在的需求,了解自己行為背后的深層動機。
如何成長?就是在一件件事上磨,多覺察,多反省,讓內在的能量暢通。
只有學習和成長,才能讓內心的小孩強大起來,有力量愛自己,也有力量愛孩子。
也才能讓愛變得更加深刻、厚重——愛孩子、愛自己,如其所是,而不是只愛孩子表面的優秀,只愛自己表面的榮耀。
那時,你就會發自內心地說出這句話:
孩子,無論你怎樣,我都在你身邊。
——這也是每一個孩子最希望聽到的話。
—橙子老師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