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經思考的閱讀是浪費時間和自我麻痹
這個時代,大家讀了太多雞湯。成功人士對人生經驗的總結,總少不了努力,學習,多讀書。“人窮就要多讀書”本來是一句自嘲。現(xiàn)在看來,大家反而把讀書當做脫貧致富的良藥。當越來越多的同齡人當上CEO,成就了某種意義上的成功,大家開始為自己的平庸的人生而焦慮——曾經我們都站在同一起跑線啊,轉眼間,我就被別人套圈了。我們需要努力,以縫合被生活一次次擊碎的自信和自尊。看看眼前茍且的生活,唯一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就是書籍。飯否上的一段話大概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我的人生有許多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只有三個,分別是:學習許多知識、賺很多錢、變漂亮。現(xiàn)在由衷發(fā)現(xiàn)學習是最容易的。
閱讀給了我們一個暫時的寄托心靈慰藉的港灣。在這里,我們不只是享受閱讀的樂趣,更感到內心的充實和平靜——我的人生沒有被虛度。為此,我們愿意大劑量服用這種安慰劑,一周一本書,甚至是一周兩本書。大家參加各種付費讀書會,緊緊追趕時代的浪潮,生怕錯過了下一個風口。
我們把自己埋在書本里,企圖用過去的經驗緩解內心的矛盾和焦慮。曾經讀書讓你進入高等學府,獲得了高于普通人的起點。當你找不到辦法是,你企圖回到老路子上。閑來無事亂翻書,在某種程度上,讓你重新找回了作為優(yōu)等生的優(yōu)越感。實際上你不過是一只膽小的鴕鳥,在逃避真實的問題罷了。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未經思考的閱讀不過是浪費時間和自我麻痹。書籍可以的確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首先你應該思考閱讀本身。
2.當你在閱讀的時候,你在想些什么?
你知道自己在讀什么嗎?你為什么閱讀這本書?如何讀?
大多數(shù)人大多數(shù)時候閱讀不同的書籍都在用同一種方式。但是一本小說的閱讀方式又怎么和一本說明書的方式相同呢。
即使是一本小說,每個人也可以基于完全不同的目的閱讀。你可以當做電視劇一樣看,被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吸引著,或者被充沛的情感驅使著,暢快淋漓地一個晚上讀完。或者,你可以調用你的人生經驗去理解人物的言行和命運,激發(fā)你的共情和同理心,用小說的人物視角審視當下,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和小說相同的悲喜和荒誕。一本好的小說可以跨越時代,必然包含著普世的情感和哲學,所以你獲得的絕不僅僅是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這么簡單。如果你是小說家或編劇,那你說讀到的可能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文體,結構,技巧以及各種主義。
基于不同的目的,你對一本書的用力程度是不一樣的。所獲得的思考也是不一樣的。
但也并非要求你閱讀所有書的時候都拼盡全力。如果閱讀一本書,你只是希望掌握其中一種方法,那閱讀后的練習比閱讀本身更重要。實踐后的思考和回顧比一個勁兒的咬文嚼字要高效得多。
所以,在閱讀之前,你應該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方向,基于思考,劃定自己的閱讀領域(當然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圈,隨著閱讀和思考的深入,拓展和收縮),系統(tǒng)地建立自己的閱讀清單(不是一個書單,是指明閱讀的方向和目的)。以文史哲構建你的底層價值觀,圍繞你的工作或者興趣構建你的技能樹。
推薦大家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越讀者》。
3.為什么閱讀的人要寫作?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把你所學用到的知識用最淺顯的方式講給一個外行人聽。寫作是思考的總結,同時也是思考的深化。首先把書上的東西講出來,然后把這些東西講的淺顯易懂。前者考驗你的總結能力,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后者則需要你把抽象的道理和生活聯(lián)結——抽象的理論+更抽象的解釋<一個生動的事例。
這就是費曼先生的學習技巧——最抽象的物理學原理也仍然源自大家的生活經驗。
關于費曼技巧,請戳這里
基于以上,我想建立一個小小的讀書會——【讀想時刻】讀書會(qq群:599572730),這將是一個將寫作和閱讀緊密結合的讀書會,讓我們一起學習讀書,學習思考。
這個小小的讀書小組,將維持在8-9人。前兩名報名的同學。免收會員費*(9.9元會員費,只是為了篩選掉一言不合就加群的同學們),但是作為讀書會的初創(chuàng)元老,你需要做出一點點貢獻——一份提案。
包含或超出以下內容:
- 談談你加入的初衷
- 對于閱讀和寫作的一些看法
- 你對這個小分隊如何開展和運營的系統(tǒng)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