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自信的時候,去旅行吧,讓腳下的路、遇到的人、看見的景去見證你的蛻變。
這是我的真實故事。大學畢業后經歷了2年的迷茫期,我找到了一個還算穩定的工作,在一家企業做圖書管理員,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工作清閑、收入不錯、環境輕松。
工作的前半年,我對我的工作充滿了激情,每天早早的到辦公室,收拾衛生、整理圖書,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一些價值,可是生活不會放過任何人,慢慢的,在工作中,同事們的人性之惡開始顯現了出來。
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要和各個部門的各種人打交道,第一次被人往外甩的感覺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有個部門的同事來我這里查個文件,我告訴她沒有這個東西,應該是負責這項工作的人沒有存這個東西,結果她打電話到了總那里,總直接打到我領導那里,然后,我就被領導冷嘲熱諷了。
這一次,我知道了踢皮球的真正含義,沒有任何人站出來幫我說話,想想也是,別人為什么要站出來幫你呢?同事不是朋友,你們只是為了各自的利益來到這個公司,如果你造化好,你可能交到幾個朋友。所以,同事發展成朋友是意外,沒有才是常態。
每天都在做著重復性的工作,我的工作性質也決定了幾乎沒有上升空間。見慣了公司的各種小三上位、各種披著羊皮的狼,慢慢的我也學會了明哲保身,學會了把自尊放低,學會了去接受大學里不會認可的價值觀。
慢慢的,我厭倦了我的工作,厭倦了周圍的人際氛圍,也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我不想讓自己現在就過60歲人的生活,我害怕一成不變,我害怕我現在如果不做出改變也許將來就沒有機會了。
三年后,我果斷選擇了辭職,而且我沒想到的是,在辭職的那一刻,我的心情那么愉悅,就像是被圈養了幾年的鳥兒終于要飛走一樣。
我收拾好背包,沒有任何計劃,就開始了旅行。
第一站我去了上海,很多人旅行會首先選擇江南小鎮、北方風雪、內蒙沙漠等人少景美的地方。我選擇去上海第一個原因是我想看看帝都和魔都到底有哪些不同,為以后再就業確定一個大概方向;另外一個原因是我一個大學朋友在那里工作,這樣我可以解決住宿的問題。
到了上海,感覺呼吸都是自由的,也許是因為我是抱著來這里旅行的心態而不是工作的心態,所以心情特別輕松。
放松了幾天后我就開始坐地鐵到處溜達,逛了逛奢侈品商場,大城市的商場好像沒什么大的區別,對有錢人這里是消遣的地方,對窮人這里是連腳都沒有勇氣邁進的地方,慶幸的是我天生臉皮厚,不會想這么多,就當是開開眼界,學習一下奢侈品品牌和設計也不錯,為以后努力找一下動力。
我最愛的是上海小徑兩旁的梧桐樹,不知道為什么,我想到梧桐樹心里就會有一種歸屬感,這可能就是無法解釋得超自然現象吧。在門外看了看張愛玲故居,順著想不起名字的小路進了幾家書屋,傍晚找一家咖啡廳在外面坐一坐。
我喜歡這里的清秀和自由,喜歡這里為財富而努力的氛圍,喜歡這里遠離政治的感覺。喜歡外灘的輝煌,喜歡浦東的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