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新專輯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林俊杰同學在2014年交出的作品(數據來自維基百科)。
一、英文EP一張,在iTunes上發行
曲目如下:
1.I Knew I Loved You
2.Falling Slowly (Feat. Diana Wang 王詩安)
3.Better Man
4.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
5.Bye Bye Bye
6.我笑 (One Shot Mandarin Version) (Feat. Mike Chang 張懷顥)
粉絲福利性質的EP,選歌沒有什么驚喜,現場錄音,效果還是不錯的。
二、為他人創作
1.時光隧道
2.放棄治療
3.可以了
4.陰天快樂
5.你給我聽好
6.剛剛好
7.第三人稱
陳奕迅五首,蔡依林、王詩安各一首。其中《時光隧道》、《放棄治療》、《你給我聽好》、《第三人稱》都是水準以上的作品,可惜的一點是給別人做嫁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己這張的水準,后面會詳細說。
三、個人演唱會,維基百科上顯示的是10場
四、個人專輯一張,也就是《新地球》
所以,說林俊杰是個兢兢業業、認真努力的歌手我覺得不為過吧。單憑這一點,我就不忍心給差評,更何況,自己是個從《編號89757》開始聽他的歌的腦殘粉。
很多人都詬病這張專輯情歌太多。十首歌,五首情歌,50%的比例,其實我也嫌多。吊詭的是同期發片的周董和歌神,新專輯里的情歌也都在半數以上(如周董的《哎呦,不錯哦》,共12首歌,7首情歌:《算什么男人》、《天涯過客》、《怎么了》、《手寫的從前》、《聽爸爸的話》、《美人魚》、《聽見下雨的聲音》),發難的人卻不多,原因有三:一是不少人并未認真聽專輯,把所有慢板歌都歸為情歌;二是林俊杰的情歌之間差異并不那么明顯,無非是流暢的旋律、精致的唱腔罷了,花樣不多,給人的印象自然就單一了;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很明顯《新地球》是一張,至少是計劃做成一張概念專輯,就像大明湖畔的《編號89757》一樣,而周、張二人的專輯,卻幾乎只是一個各種風格的合輯而已。
林俊杰迄今共發行十一張專輯,每張專輯的構成大概是:一首純音樂、一首英文歌、一首流行搖滾、一首俏皮小品、一首點明專輯主題的歌,剩下的大概就是變著花樣的抒情歌了。其實這些專輯以苦情歌作為首播主打的并不多(《100天》、《她說》、《學不會》?),能被人記住的卻只是《江南》、《一千年以后》,甚至《小酒窩》這種毫無營養的歌都火了一把,當真奇也怪哉。當然,《江南》、《記得》、《學不會》、《她說》四首,在我心中也已經封神,無從超越。也因為此,再加上見識過李宗盛句句入骨的情歌后聽其他任何人的情歌都不免有矯情做作、無病呻吟之感,我對林俊杰的專輯期待值最低的就是情歌了。
整體來看,這張應該是在華納發行的三張里最好的一張了,旋律足夠悅耳,亮點不少,槽點亦有。我的評分是4星,作品3.5,情懷0.5,想想那些根本不聽就打了1星的SB,我簡直感覺自己客觀得接近冷血。
以下逐首來說:
1.回
科幻式的序曲。聯系到《星際穿越》更有感覺。林俊杰走科技、科幻這個路子我舉雙手雙腳贊同。歌手有無數個,新人又層出不窮,想要被大家記住,根本之道還是尋求差異化,并把自己身上獨有的東西做到極致,恰如周杰倫之于中國風、王力宏之于chinked-out。我一直認為林俊杰在演唱有科技元素的歌曲的時候是獨一無二的(動人的情歌?牛逼的唱功?這些當然是優點,但可能并不唯一),音色極具未來感(像機器人?),因為我就是被那首科技感爆棚的《編號89757》秒殺的。當然,怎么把這些東西做好,我就一竅不通了。
2.新地球
主歌很好聽,副歌略弱。自己的編曲也不錯,印象中林俊杰之前并沒有編過自己專輯里的主打歌吧?得了金曲歌王之后的他明顯自信了許多,歌曲的張力也比以往增加了不少。但是,林秋離的詞我真的欣賞無能,這么大的主題完全不適合直接寫好嗎?能不能找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來寫?好好的創意,毀了,更讓人擔心的是林俊杰還有多少創意可以被毀?
3.水仙
一首很夢幻的歌,唯美而不傷感,溫暖而不做作,實乃佳作。王雅君的這首詞竟意外的不錯,“慢慢的你用愛晴朗了我,慢慢的你把我孤單沒收,金色燈火倒映湖面閃爍,像你的微笑溫暖守候”,寫給去世的奶奶,歌詞中并沒出現與親情相關的詞匯卻仍然很有感染力。浪漫的弦樂更是勾畫了一個極其溫馨的畫面,聽的時候不禁想起第一張專輯里同樣很有畫面感的《會有那么一天》,兩首歌里的老人,大概是同一個人吧?
4.浪漫血液
好好的旋律非得寫成情歌,何苦呢?即使就成品而言,這首歌無論是歌詞還是旋律都不輸《可惜沒如果》,“服從感性抗拒理性,不愿活著心卻死去”,更是專輯中最抓耳的旋律之一。一度認為和林俊杰最搭的詞人是姚若龍,至少情歌是這樣,目前為止,林俊杰+姚若龍的所有作品我都很喜歡。
5.黑鍵
前奏鋼琴的旋律是改編巴赫的作品,我是門外漢,就不提了。黑暗三部曲我都很喜歡,阿信的詞的確很能get到林俊杰想要表達的東西。不過,難道沒有人覺得《黑鍵》和《黑暗騎士》放錯了專輯么?“那一年那一首江南的旋律,男孩才經歷了柳暗和花明,平均律學不會命運的定律,幸運莫若找到知音,黑鍵是不斷的挑戰,白鍵是肯定的金曲,交織交響,叫我感激,每一刻經歷”,這明顯帶有自傳性質的歌詞,放到以十年總結和感謝歌迷為主題的《因你而在》里(當然,金曲是要改一下,改成“無限的進取”?),可謂天衣無縫,并且歌詞比《因你而在》和《一千年后記得我》更出彩,格調也更高。同樣,“當我們都走上街,當我們懷抱信念,當我們親身扮演英雄電影情節;你就是一種信念,你就是一句誓言,世界正等你出現”,在烏托邦式的《新地球》里,黑暗騎士的存在或許無法改變什么,但他的存在確然能給人以希望。
6.手心的薔薇(Feat.鄧紫棋)
額,KTV必備。不過,也不是那么好唱吧?
7.可惜沒如果
行貨,或者說,精致的行貨。一首詞之所以好,不應該是因為它作者的名氣,而應該是因為它真的自然不做作地表達了歌曲想要表達的東西。而這首詞并不符合我的標準。拿它當主打的原因難道是林夕的噱頭?林夕的國語詞本就遜粵語一籌,近年求詞者泛濫,能拿到一首好詞的更是寥寥。MV也是,他找林依晨,你找Angelababy,太沒勁了。如果把這首歌換成給陳奕迅的《你給我聽好》,豈不絕佳?一者,這首歌更加符合專輯的主題,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寫新地球中人們的煩惱;二者,詞曲均無可挑剔,同是林俊杰+林夕,卻比《可惜沒如果》這種雞肋強多了。
8.I Am Alive(Feat.Jason Mraz)
近三張專輯里的英文歌都很棒。林俊杰和馬叔的嗓音都屬于比較清澈的那種,很適合這種小清新的歌曲。大家之所以感覺林俊杰的歌格局不大,音色也是原因之一吧。
9.愛的鼓勵
俏皮小品,一向都是我的菜。動次打次的節奏,近乎完美的真假音轉化,青峰一如既往的鬼馬歌詞,沒有理由不喜歡。什么?逼格?又不是每首歌都要普度眾生,是吧?
10.茉莉雨
真的很不待見現在的方文山寫的俗套且無趣的中國風。山城月照青石板,杏花雨打油紙傘,小河輕漂烏篷船,月光緩映你的臉(我自己瞎編的)。古詩詞里常見的意象各種排列組合,就能寫成一首高質量的詞了?顯然不是。相比而言,我還是比較喜歡方大同《危險世界》里《桃花運》、林俊杰在《學不會》里的《白蘭花》這種不太中國風的中國風。
11.生生
整張專輯里最喜歡的歌,網上不少歌迷和我看法一致,可能是因為這是最具有林俊杰以往(海蝶時期?)特色的一首歌,并且足夠好聽。不過我并不認為這首歌只是簡單地寫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看透新地球的本質后對現實寄予的一絲希望,與開篇人們想象中的《新地球》呼應。“生生燈火,明暗無轍,看著迂回的傷口卻不能為你做什么”,這里的你指的亦不是,至少不只是愛人,更是親人、是朋友,是現實中渴望著完美新世界的每個人。所謂的新地球,不過是赫胥黎筆下虛擬的無情感、無自由、無思想的悲慘世界而已,這顯然是反人類的。故在這個并不完美卻獨一無二的“老”地球上互相關愛地生生不息下去,才是最美、最有意義的事吧。“生生燈火,明暗無轍,看著迂回的傷口卻不能為你做什么”,長句短句交錯,余韻無窮,這個旋律也是專輯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詞比詩更適合歌唱,原因應該也在于此)。聽這首歌的時候,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悲愴,謝幕般的悲愴,甚至恍惚間,有種是在聽林俊杰最后一張專輯的最后一首歌的錯覺。
個人排名:生生>回+新地球>黑鍵>水仙>I Am Alive>愛的鼓勵>浪漫血液>手心的薔薇>可惜沒如果>茉莉雨。
那么,一張合格的(先不談優秀)概念專輯該是什么樣子呢?如果把一張專輯看成是一篇文章的話,每首歌就相當于文章中的每個段落,段落的組織、語言的雕琢無疑都要服務于文章的主題。而每個段落又都是不可或缺的,相輔相成方為一篇好文章。而《新地球》卻由于種種原因(概念太大,想法來不及實現;不少好歌給了別人,拖了自己專輯的后腿),填充了幾首與主題無甚關聯的歌,《手心的薔薇》、《茉莉雨》什么的,即使它們很好聽,也不免使專輯有功虧一簣之憾。意淫一下,如果《新地球》是這個樣子,會不會更好呢?
《新地球》
1.回
2.新地球
3.黑暗騎士
4.你給我聽好
5.放棄治療
6.時光隧道
7.水仙
8.浪漫血液
9.I Am Alive
10.愛的鼓勵
11.生生
當然,我根本不知道林俊杰是不是原計劃把這些首歌收入專輯,后來收到陳奕迅制作專輯的邀請才不得把歌送了出去,一切只是我自己的假想而已。
即使這張專輯沒有我預想的好,我還是會無限循環下去。而且能讓我無限循環聽下去的歌手大概也只有他一個了,哪怕周杰倫的《夜的第七章》帥得我一臉血,王力宏的《在梅邊》讓我眼前一亮,方大同的《南音》聽得人拍案叫絕......
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