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
1.周四學校召開了激情課堂推進會。
2.周五下午7、8節課召開了教研組會。組織學習了激情課堂實施方案。評了閆琳琳和集義李亞萍老師的課。
第七周
1.周一教研組會
(1)再次組織學習了激情課堂實施方案,目前目前課堂結構改革的核心是要改變一講到底、不注重學生學的問題。要實施“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在自學環節給予學生學法指導,注重課堂檢測。
(2)確定王嫣婧老師本周上一節公開課。
2.4月17日星期二下午第八節課召開了教研組長會。會上,趙主任反饋了王燕紅老師上午的課堂情況。
3、晚上召開備課組會期間,進行了三項內容。
(1)我與王艷紅老師進行了交流。
一是學習了永威中學的歷史和數學教學設計,分析他們的教學環節和主要流程。二是結合《小石潭記》進行了具體的討論。比如,可以選擇讀、譯,背等一個點的內容進行教學。
(2)將歷史教案和數學教案發到群里, 組織大家分析這兩份教案的共同流程和設計亮點,反思自己的課堂。
(3)各備課組討論教學設計、導學案、當堂檢測如何整合,以及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4.4月18日下午第六節課,我與王嫣靜、何紅、白俊芳和石纏軍主任一起在初二9班聽了王艷紅老師的一節課《小石潭記》,課后進行了反饋與指導,提出了改進意見。
教學內容為第二段的背誦和默寫。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具體,并且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要求。比如一二排要全部默寫正確,三四盤可以允許有兩個錯別字。課堂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學,教師講授不超過15分鐘。
但是存在的問題是:一、在學法指導上不夠充分。比如易錯字的指導和朗讀背誦的指導缺乏針對性。二、在默寫環節,教師巡視后對存在的共性問題沒有進行反饋。
5.4月19日星期四第三節課,在錄課室聽了王嫣婧老師的“激情課堂”示范課《賣油翁》。
這堂課最大的亮點是:導學案和課堂重視學法指導,突出了學生的自學交流和展示反饋。學生參與性強,課堂氣氛活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不足之處在于,學習內容安排的有點兒多,課堂檢測沒有時間進行。
建議是:選擇其中的一個段落進行讀和翻譯,或者把分角色讀出感情這一環節放在下一節課進行。
6.4月19日晚,在教研組微信群再次對教學設計、導學案、課堂檢測以及教學模式進行了討論。
7.4月20日早,再次對教學模式及教學設計等內容進行修改。
8.4月20日下午印了永威中學數學和歷史學科的教學設計,第八周周一教研組會進行學習和借鑒。
第八周
1.4月23日周一教研組會
(1)學習了永威中學歷史、數學和語文教案。
重點對語文教案進行了分析,并按照模式自己備寫一節教案。
(2)強調了在課堂中要注意分層布置和檢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關于“清理舊欠”工作,各教師平時要做好學習任務的檢查和落實,不要堆積,重點學生重點突破。盡量不要拖到周五再清理。
2.4月24日周二早上第一節課和馮校長、王嫣婧、何紅、白俊芳在初二9班聽了王艷紅的課,石纏君主任走課。
這節課上的是《小石潭記》第四段的背誦和默寫。和上節課相比,進步了很多。體現在:
(1)學習目標明確。(2)課堂形式不再單一,有學生齊背、分組背、個別背學生糾錯等。
(3)教師能積極表揚學生,鼓勵學生。
(4)大多數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
不足:(1)教學節奏不緊湊,背誦占了大量時間,默寫剩五分鐘左右了,默寫情況課堂上沒有時間反饋。(2)這篇課文的教學用時一周,會直接影響整體教學進度。建議,充分利用早讀課和自習課,把朗讀、翻譯、內容理解、寫作特色等內容,統籌安排,有效組合。
3、4月24日晚上召開的備課會上,王校長、馮校長、石主任、趙主任就聽評課進行了反饋,并語文學科課堂推進提出了具體要求。
今后工作:
1.了解組內教師上課情況。每周和備課組長至少聽一名教師的課,及時評課,共同探討如何上有效的課,幫助他們提高,同時也提高自己的水平。
2.認真研究永威中學語文教案,學習備寫的環節和要點,集體進行備寫。第9周進行交流。結合本周召開的教學質量推進會對語文激情課堂模式的討論建議,確定語文教案的備寫模式。
3.召開好教研組會,各教師應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積極組織探討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及提高的措施。
4.及時下發學習材料,組織學習,提高思想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