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打字員”生涯

難忘的“打字員”生涯

徐??霞

1982年,財稅部門首次公開招考干部,十九歲的我以當地女生第一名的成績考進稅務局。我天真地以為憑借這樣的成績領導定會委以重任。沒想到,我被分到人事秘書股當打字員。領導說:你當過語文老師,識字多,打文件時,可以順便糾正錯別字。我就像一個卯足了勁準備殺敵立功的戰士,卻被安排到大后方當飼養員一樣,深感英雄無用武之地。

我知道,服從分配聽指揮是稅務干部最基本的素質,只能乖乖地去打字室上班。可是,打字室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沒有。股長看我發楞,對我說,財政稅務分設,打字員和打字機、速印機都分給財政局了,聽說嵩明有賣的,你和老總一起去買吧,反正是你用,質量自己把關。天哪,打字機和速印機我連見都沒見過,怎么把關質量?真讓人哭笑不得。

三天后,打字機和速印機終于買回來了,拆開箱子一看,傻眼了。那是什么機器啊,純粹是一堆零部件,好在有圖紙和安裝說明。我這個動手能力極差的人,只能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對照圖紙將打字機的滾筒、鉛字盤、機頭等逐一拼湊起來。經過一整天的辛苦勞作,到天黑時分,兩臺機器安裝完成。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突然成就感爆棚,恨不能對著機器大喊,世上無難事,只要肯動手,我動手能力一點不差呵!這讓我徹底顛覆了對自己動手能力的定位,也讓我變得自信起來,不再害怕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可是,新問題又來了,中文打字機使用的是鉛合金鑄成的活字,每個字就像印章上的字一樣,是倒置并反寫的。雖然我1.5的眼睛在女生中是頂尖的,可還是看不清楚是些什么字。嶄新的鉛字盤雪亮,晃得我的眼睛生疼,盯著看字堅持不了十分鐘,眼睛就花了,并開始流淚。為了盡快習慣又倒又反的字,我想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就是倒過來讀書報雜志。

記得,有一次在公園的長椅上休息,看到椅子上有張報紙,順手就倒過來看,結果引來旁人的指指點點。我聽到他們小聲議論,這人好可笑呵,連報紙都拿反了,還假裝認字讀報紙呢!我倒讀書報的做法雖然引起了別人的好奇和誤解,但確實效果明顯,僅用了一周的時間,打字機鉛字盤上的字我就看得清楚明白了。

中文打字機出廠時,鉛字盤中的字都是按漢字的偏旁部首依次排列的,使用時,需要根據本行業和當前社會和國家常用詞匯重新排列。為此,我將鉛字盤分為三個區:中間一個區為常用字詞區,用鑷子將字一個個夾出來組合成“國家”“稅收”“財務”“核算”“工作”等常用詞組排列在鉛字盤的正中,次常用的字詞排在右邊,不常用的字排在左邊,這樣有助于記憶,提高打字速度。

機器設備鼓搗好了,眼睛也適應了又倒又反的字,接下來就可以正式操作了。先將蠟紙安放在滾筒上,然后左手握住字盤手柄,右手的姆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打字手柄,食指放在手柄上方,就象電影里看到的發報員手握發報鍵一樣。最后從鉛字盤里找到要打的鉛字,按動打字手柄,將鉛字打到蠟紙上。機械般的一遍遍重復著同一個動作,啪噠、啪噠……一個字一個字地找,一個字一個字地打,一張一張的蠟紙更換,一個不能少,一個不能錯,不但要求眼神好,找字快,看字準,還要記憶力好,動作麻利,操作機器熟練,用力輕重適度,耐心更是必不可少的。

經過幾天的訓練,一份文件終于被打在了蠟紙上,形成了蠟紙文件。欣賞著這份完美的蠟紙文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自豪感油然然而生,因為我完全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自學成才的啊!當我將打好的蠟紙貼到速印機滾筒上,刷上油墨,搖動手柄,印出一頁文件時,我心里的美意頓時變為沮喪。接踵而至的問題是印出的文件背面一片漆黑。難道是油墨刷多了,我暗自思忖。輕輕揭起蠟紙,擦去一些油墨,再印一張,背面還是烏漆麻黑的。


事有湊巧,適逢財政局的打字員過來辦事,我立馬向他請教。他說,不應該啊!我說,請你幫忙看一下速印機,是不是被我安裝錯了。他五大三粗的個子,披著一件軍大衣,往速印機前一站,將速印機遮得嚴嚴實實,只聽得唰的一聲,一張印出來的文件遞到我手里,只見文件的背面干干凈凈,潔白如新。他冷著臉說了句“機器沒問題”,轉身就走,根本不容我再多問一句。

他走后,我又接著去印了幾張,文件背面還是漆黑如故。我困惑了,難道機器也會欺生,故意整治我這個新人?我不知道怎么辦好了。

周末,我到姨媽家吃飯,向姨父說起這個事。姨父說,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肯定是你的方法不對,向我們單位的打字員小王請教一下就知道了。王阿姨告訴我,很簡單,你只要拿半張紙將蠟紙沒有貼滿的滾筒貼起來就可以了。到打字室一試,成了!就這么簡單的事情,我居然折騰了好幾天。世上的事情,真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半個月后,我掌握了打字速印的全部技術,能夠輕松應對工作需求。誰知,好景不長,我沒愜意多久,國家實施第一步“利改稅”(國營企業上繳利潤改為征收企業所得稅),文件密集出臺,每份文件都得一個字一個字打在蠟紙上,再一頁一頁印出來,最后一份一份裝訂起來,而且時間很緊迫,我不得不犧牲自己的節假日,才能完成工作任務。我想,如此緊張的工作狀態應該是暫時的,過了這段,也許就會清閑一些。可是,緊接著又是第二步“利改稅”,文件更多,時間更緊張,用現在的話說,我只能“五加二、白加黑”地干活了,我的好視力很快變成了近視眼,近視度從200迅速提升到700。

幸運的是,領導和同事們都是心明眼亮的,我的辛苦,我的努力,他們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1985年,我被領導和同事們推薦參加成人高考,并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績考上省電大,圓了我的大學夢。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的打字員生涯就過去30多年了。隨著計算機的推廣使用,當年各級黨政機關和工礦企業下發與上報文件的重要工具--機械中文打字機和速印機早已退出歷史舞臺進入博物館了。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運用,現在的稅務干部每天上班使用電腦進行工作,雙手指尖一陣噼里啪啦,就冒出一個詞組甚至整個句子,想怎樣修改就怎樣修改,即方便又快捷。若要打印文件只需在電腦上點幾下就行了,根本無法想象當年打字員的工作狀態;若想找什么文件材料,上網一搜,應有盡有,無法想象當年的稅務干部對文件材料的依賴。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年稅務干部手里的文件就如同戰場上軍人手里的鋼槍一樣重要,沒有文件的指導是沒法收稅的。

我的打字員生涯雖然只有三年,相對于我的職業生涯來說,是短暫的,但卻是難忘的。三年里,我碰到一個又一個問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其實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只要我們敢于正視問題,善于解決問題,問題總能迎刃而解。三年的打字員生涯,對我的人生無疑是個重要的歷煉,教會我正確對待并妥善處理人生的種種問題。

注: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圖片作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