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好的產品經理一定是一個在知識廣度與思維深度上,都有所追求有所積累的人,這絕對不是一個不需要專業門檻的謀生的職業。
作為一個走在半路上撒歡的產品汪,我僅僅是發表一下我對于這條方向的規劃以及看法,也希望能對其他熱愛這個行業,渴望站在風口的豬們有所幫助,借用張小龍的一句話:我所說的都是錯的。是的,如果把這篇文章當做產品來看的話,你做出你真實的反饋就好,如果真的適合你,解決了你的痛點,那么,我會很高興的。
首先做一個目錄摘要,主要分為基礎篇,學生入門篇和業內人士轉行篇
1.基礎篇
1)自我規劃與定位
2)能力表
3)習慣養成
4)流程化思維
5 ) 文檔/工具入門
2.學生入門篇
1)起步規劃
2)日常修養
3)價值提高
4)入職準備
5)具體建議
3.業內人士轉行篇
1)定位轉變
2)快速上手
3)團隊職能
1.基礎篇
1)自我規劃與定位
產品是一個很需要堅持很考驗能力的崗位,如果你真的考慮成為一個產品汪的話,你首先得把自己看做一個產品。那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問自己:什么是產品經理?我為什么能當產品經理?為了成為一款優秀的產品,我應該如何設計自己的產品能力才能達到市場的預期,獲得市場認可?
無論你現在是處于什么樣的身份,只要你是真的想走這條路的話,那么請規劃好自己的未來,產品迭代的過程中,你不希望別的組員拖進度,那么,你有什么理由,違背自己的規劃?至于定位,找準自己的興趣點和長處,選擇PC端/移動端,游戲/社區/電商/工具作為一個切入點強化自己。編程過的人都知道,你只要學精通了一門語言,那么其他上手起來也會很快,同樣,你只有在某個方向上走的夠遠夠高,你才能有足夠的格局去拓寬自己的能力,入門的時候,深度比廣度重要。
2)能力表
列一張產品經理的能力列表,只是希望大家能對此先有所了解。
個人素質:執行力,領導力,思維能力,有敏銳嗅覺,完美主義者,身體素質好,有藝術修養,愛好閱讀,關注互聯網,大方,沒有架子......另外:會吹會扯,口才好.......長得漂亮= =
能力技術:1.可以不會打代碼,但是必須要懂編程,也就是說,知道功能的可行性,能夠粗略的分析開發的權重,以及,更好的與程序猿溝通。
2.懂設計。相信我,很多公司會把產品當交互用!!!咳,懂設計很有必要,將想法畫出來,表達的效果和效率絕對比邊說邊比劃強。
3.辦公軟件都要會用,PPT玩的越溜越好(阿里對PPT愛的深沉)PS技術能夠應付基礎的信息圖層的設計(必要的時候能夠幫設計師分擔苦力任務)axure用來做原型(這個用來應付老板和VC天使什么的最好用了)會用visio來做流程圖,會用思維導圖(在分析設計信息架構,理清思路的時候很有用)
其他:其實說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區分一個產品經理的好壞的標準是什么?是他的產品的成功與否。所以,在沒有產品可以標榜之前,別嫌自己懂得東西多,有機會就多做多積累,對于大學生來說,多幾次比賽經驗,多嘗試做自己的產品,非常有必要。
3)習慣養成:
為了入行,我建議你養成這些習慣
1.堅持閱讀,持續關注互聯網資訊:不要覺得阿里上市和你沒關系,知識的積累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先積累,然后再體悟。閱讀方向包括互聯網資訊,產品相關的文章博客,甚至是哲學,情感等各種書籍。
2.生活中追求完美:這里的完美不是說讓你萬事苛責,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問題,發現痛點,并因此挖掘需求。吳欣鴻發現很多人會在網上求大神P圖,于是有了美圖秀秀~所謂的靈感的誕生,很多時候就是源于你對生活的不妥協。
3.學會用思維導圖:這個是我的個人習慣,當我要深層的提取一個需求,設計一個產品的時候,我會習慣于用思維導圖來層層挖掘,這個過程很有必要,很多新入行的產品經理會過于扣功能扣細節,就是因為他們在產品的信息架構上并沒有理清。
4.寫博客:嘗試寫博客,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要擔心自己還能力不夠,寫博客的過程是對自己思維的一種鍛煉,也是對自己學過的知識的再提煉。并且,面試的時候,如果你有發表過大量產品相關的博客,這是會有加分的。
5.不要閉門造車:沒入行之前,多學會去論壇,群,微信上混,里面還是有挺多的業內人士的,這對于你的自我認知很有幫助,多勾搭大神(不是騷擾),如果你夠厲害,沒準人家就給你提供機會了也說不定。
4)流程化思維
不是說讓你如同流水線固化自己的思維,而是學會用流程化的思維去分析問題,去設計產品。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我傾向于這樣的流程:信息結構設計、流程設計、功能設計、交互設計、視覺設計。
信息結構設計:從最根本上決定一款產品可以解決什么問題,由哪些部分組成,以及理清他們的邏輯關系,我建議大家用思維導圖來完成這個過程。
流程設計:也就是產品的操作流程的設計,模擬產品的使用場景,來流程化模擬用戶使用過程。
功能設計:很多新人喜歡死扣功能設計,其實這個很沒必要,我的一個學妹在設計一款陌生人社交應用的時候,一味的琢磨陌生人社交的功能,構思了一大堆類似搖一搖性質的功能,并且集成在主頁上,我就很頭疼,我對她說:功能只是手段,社交才是目的,忽略了一個產品的核心定位,這個就是所謂的大局觀缺失。
交互設計:產品經理也應該是一個優秀的交互設計師,多用AXURE,用戶體驗可不是吹出來的。
視覺設計:千萬不要向設計師提出高端大氣這樣的需求,丫的誰能告訴我什么是大氣?
5)文檔/工具入門
關于文檔方面這位朋友已經寫的非常詳細了,我就不贅述了,至于工具的入門,有耐心的就慢慢的琢磨每一個功能,多玩多嘗試多看視頻多看書,如果需要速成的,可以下載別人的模板用心琢磨,學起來也很快。當然,題外話,我可以教你PS,一晚上就可以精通大部分的小工具使用,可是,這樣你就是優秀的設計師了么?所以多用多嘗試,不外乎如此也。
2.學生入門篇
如果你是一名大學生,你發現你對于互聯網產品非常有興趣,立志做一名產品汪的話,下面的內容應該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1)起步規劃
1.查閱資料,搞清楚什么是產品經理,以及產品經理的職能,職業要求
2.加入一個技術團隊,無論是進入什么樣的部門
3.在團隊中有意識的承擔產品職責,規劃整個產品線。
4.代碼水平要能達到(通過借鑒參考)架出一個博客,以及至少能夠寫個指針實現的貪吃蛇什么的。
5.設計鑒賞能力需要培養,閱讀網頁/安卓/IOS設計規范,懂得一些交互設計與用戶體驗的知識,期望的PS水平是能夠獨立畫出信息層級別的界面,用于AXURE做低保真原型。
6.可以的話,安卓/IOS系統并行
2)日常修煉
因為大學很多人并沒有太多的機會接觸項目,而產品經理又是一個非常需要實戰的職業,因此:
1.每天花一定的時間去體驗市面上的應用,嘗試多用多分析,可以的話,同時鍛煉自己的競品分析文檔的撰寫能力
2.每日閱讀:36kr,虎嗅,早讀啦,PM265,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些都是不錯的資訊網站,里面有很多干貨可以吸收。一個ZAKER閱讀平臺就可以訂閱他們。
3.學會用思維導圖:你可以用思維導圖來輔助閱讀,分析問題,設計產品等,總之,經常使用思維導圖,這是一個鍛煉自己產品思維的好方法。
4.有計劃的學習各類工具
就我個人的建議的話,你可以按照word->photoshop->excel->ppt->axure/UID->visio的順序來一個個攻克每一個工具,當然,平常多使用,會用和用的好可不是一回事,其他的輔助性工具還有很多,你可以自己的有計劃的學習。
3)價值提高
如果這些你都有嘗試在做,可是你還是對自己的產品之路感到忐忑怎么辦?產品入門不像技術,很難有一個標準去衡量每個人的實力,因此,你需要在一些方面提高自己的產品價值。
1.博客,大量的產品文章。
2.可以嘗試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運營的經驗對于你的產品之路還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3.大量的idea:平常多積累一些想法,并且努力完善,這對于你在面試過程中的交流與表達很有幫助。如果能夠以成型的文檔和界面圖片來交付的話更好,你可以向面試官表達,拋開實現,你在這個自己構建的產品線中做到了哪些事情,又體現了你的哪些能力。
4.如果可以的話,在技術團隊中孵化出了自己的產品,這樣的話,你已經入門了。
4)入職準備
已經是應屆生,或者已經拿到了offer即將入職,那么你又可以做哪些準備呢?
1.針對你心儀/拿到offer的公司,主動的去做一番市場調查和產品調研,并且給出成型的文檔,相信我,沒人會拒絕你積極主動的分析報告的,當然,不要在文檔中自曝其短。
2.強化訓練,簡歷中的精通XXX是不是真的精通,熟練掌握是不是真的就得心應手了?入職后,你的能力將會被很生動的體現出來,這個時候,繁重的任務會讓你明白,你的工具掌握的水平還遠遠不夠,所以,為了讓入職的前幾個月過得盡量舒心,提前給自己來一個強化訓練吧。
3.調整好作息規律。
5)具體建議
1.36kr,虎嗅,早讀啦,PM265,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些都是不錯的資訊網站這些網站要常去。
2.書籍的話,產品知識方面:結網,啟示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三本粗略讀一遍就好,讓你有一個大體的認知。
設計相關:用戶體驗要素,設計中的設計,交互設計之路還不錯,情感化設計
經濟營銷相關:贏在用戶,影響力,長尾理論,水平營銷等
其他的心理學哲學,公司管理的書也有很多,我讀的不算多,就不草率推薦了。
3.劉文智的手把手教你做產品還不錯(不過是付費的),如果有能力的話可以購買看看。
4.AXURE的學習完全可以自學,但是如果想通過視頻資料學習的話推薦小樓老師的AXURE7.0從入門到精通,同樣是需要付費的,不過老實說,前面免費的十幾節其實就足夠了。
5.勇敢的拿著自己的idea去向學院申請創建團隊,申請資金,拉著小伙伴打比賽什么的,當然,別盲目坑人。
3.業內人士轉行篇
這一部分,大家看看就好,沒有切身體驗,我也只能是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
1)定位轉變
1.程序員轉產品:懂行,注重實現,執行力高是程序員的優勢,但是要注意不要被嚴謹的思維禁錮思想的廣度,同時很多資深程序員不太習慣與其他成員打交道這個毛病,也需要學會慢慢轉變,你已經從需求實現方變成了需求提供方,因此你要想的盡可能更多一點。
2.運營轉產品:很多公司運營產品不分家,因此運營轉產品的例子還是挺多的,運營和產品的區別在于
Product Manager 主要負責上游工作
1. 產品設計,保證有用,關注可用性與易用性
2. “指導”工程師實現產品靈魂
3. 管理并協調人力與時間資源
Product Marketing主要負責下游工作
1. 管理產品的發布
2. 營銷產品——各種"tell the world"的營銷計劃
3. 為銷售提供相應工具
這里面的區別,你需要好好體會。
3.其他的,銷售,市場,HR轉產品,這個,具體的我還真的很難說。
2)快速上手
對于業內人士,顯然那種慢慢積累的過程是不合適的。因此,要如何快速的上手,作為一個PM來負責整個產品線呢?
你有過相關的從業經驗,你從其他視角了解整個產品的開發流程,因此你會比應屆生有更多的體悟和經驗。這時,面對一個即將來臨的項目,如何解決它?下面是一套模板式的流程。
1.分析你們要做的產品是什么?市場定位,用戶人群,應用場景等。分析你們做的產品解決了什么樣的問題?如何解決的?你們這個產品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你針對這個核心功能做了哪些功能優化以及應用設計?做一份完整的功能列表。然后,分析一下市面上有哪些應用和你們要做的產品相似,根據自己的經驗做一份競品分析,這時候你完全可以有取舍的借鑒(好吧,適度的算是抄襲)。最后,找做產品的朋友要一份規范的PRD,BRD,MRD文檔,有樣學樣的填充。可以的話,做一份炫酷的PPT去說服老板,說服成員,說服乙方。
2.項目已經立項,你的文檔,你提的需求都得到通過,這時候,就是你拉著伙伴們開始做迭代開發的時候了。因為你經驗不足,所以,你不要過多的干涉實現的過程,你需要做的是合理的維穩,以及持續的跟進,對于功能性,非功能性需求都需要做到及時的記錄與反饋。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通過做各種需求小卡片,每周記錄表單等來幫助你理清思路,與小伙伴溝通,并且,多和你那些產品的朋友聊天,他們能提供給你很多有用的建議的。
3.大家都開始開發了。不意味著你就沒事做了,因為你才剛剛開始,所以,這個過程中你要繃勁神經,一方面做好跟進,一方面,趕緊給自己充電,要學的東西實在不少。
4.至于具體的和不同成員的溝通,以及在不同的產品里程碑中你需要做的東西,太細,就不深入展開了,有心的話,網上這樣的文章很多的。
5.對了,切記,你必須比別人想得更多,你的小小的考慮不周帶來的需求變動,都可能是對項目的一個致命打擊。需求的頻繁變動,是大忌。
3)個人職能
根據你們團隊的性質,根據你們所做的產品的性質,你所需要了解的東西會有很大不同1.社區類的你要琢磨功能上如何促進用戶粘度,如何營造社區氛圍,?如何提高用戶的UGC。2.游戲類的,你則要和策劃通力合作,對于游戲的玩法,游戲的生命周期,游戲的功能迭代做到合理的把控,甚至,你需要深入的思考玩法。3.電商類的話,相關經驗太重要。
總而言之,產品這行,入場券不好拿,但是作為業內人士,有自己的人脈,有一定的經驗,其實要入門還是相對容易的多的。
原文轉載: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01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