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她有雙重身份:在人間,她乳名可卿,是營繕郎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寧國府重孫賈蓉的原配,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溫柔和平,被賈母贊為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她年輕早夭,她的喪禮極其豪華,給寧國府埋下了重大禍患;在仙界,她是太虛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意為兼釵黛之美,表字可卿,諧音“情可親”,原是個鐘情的首坐,管的是風情月債。
圖片發自簡書App
秦可卿身份特殊、出場極少,留下了一堆懸案,成為紅學界熱議的對象。關于她的死,有病逝、自縊兩種說法,其中,脂批[霪]喪天香樓、命刪天香樓影響最大。關于她出身養生堂,原本無疑義,自從劉心武揭秘她的原型為“胤礽家無名公主”,也引起了很多爭議。
關于秦可卿這個人物的猜測: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秦可卿這個形象,她的原型實際上是弘皙的一個妹妹,是胤礽的一個女兒。或者早年在兩家相好的時候,就送到曹家當了童養媳,或者生出來以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記,就以小官員抱養女兒的名義寄養在曹家。那么曹雪芹就是根據這樣的,生活的原始資料升華為這樣的藝術形象,來營造悲劇情節的一個大的氣氛,架構悲劇藝術結構的大格局。
甲戌本脂批:“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稱作者在初稿中曾以“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回目,寫秦可卿與賈珍私通,事泄后羞憤自縊于天香樓。此說最早是由民間紅學家據判冊、曲子、鴛鴦自縊三處研究來的,并非脂批原創。1921年上海《晶報·紅樓佚話》明確講到:“秦可卿之死,實以與賈珍私通,為二婢窺破,故羞憤自縊。”1923年俞平伯《紅樓夢辨》首次對這一觀點作出了詳細論證。甲戌本脂批:“此回只十頁,因刪去天香樓一節,少去四五頁也。”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考諸紅學史,1923年俞平伯猜想:“若明寫縊死,自不得不寫其因;寫其因,不得不暴其丑。而此則非作者所愿。但完全改易事跡致失,亦非作者之意。”
俞平伯猜到“霪喪”的故事可能被刪削,但又說刪書非作者之意。1927年甲戌本“老朽命刪”之說有意回應“俞平伯猜想”,且模仿俞平伯文風,故其年代或疑在俞平伯之后。由天香樓和二婢的線索,能解開秦可卿“淫喪”的疑案:臥房典故里,婢女紅娘引誘鶯鶯與張生幽會西廂,隱喻寶珠、瑞珠二婢引誘秦可卿與賈薔幽會天香樓;事泄后,秦可卿遭受五重活受罪,臥病三個月后殞命;二婢懼引誘之禍,故一死一出家。
圖片發自簡書App
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霪。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