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值的10元錢】
小A讀初中二年級,快到暑假的一天,班主任說少年宮要辦個學習班,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第二天,同學們相約一路打打鬧鬧的去了,教室里擠滿了人,等了一會,來了一位瘦瘦的男老師,把鍵盤放到一個單色顯示器上,做了一個眼花繚亂的演示,教室里發出驚嘆和歡呼聲。
那位男老師說:“今天就講到這里”,大家發出失望的嘆息,那位老師又說:“明天正式開課,想聽的學員要交10元學費”。
小A一口氣跑回家跟爸爸媽媽講,爸爸媽媽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他高興的去找一起去的同學,同學的媽媽(他們的班主任)說:“學那有什么用,不去。”
小A掃興的一個人去了少年宮,手里緊緊的攥著那10元錢,當時報名的只有四個人。
小A的暑假生活就在擺弄計算機的歲月里開心的度過,所學的計算機知識開啟了小A之后的事業。
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2.【不要被假象迷惑】
一位牧師正在準備講道的稿子,他的小兒子一會哭,一會鬧,他根本無法靜心做事。
于是就在一本雜志上撕下一張地圖,講這張地圖撕碎給孩子,讓他拼完整。
牧師想這下應該能安靜半天了,沒想到他剛坐下來,孩子就把圖拼好了。
牧師很驚奇,問兒子怎么拼的這么快?
兒子說:這張地圖的背面是一張大照片,我把照片拼到一起翻過來就好了。
有時候,事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形態往往是復雜的,有很多人也容易被外界的各種亂象所迷惑,總是感覺無從下手、束手無策。換一種方式去思考,也許就能找到簡單的方法。
3.【試錯】
小A邀請朋友去她家聚餐,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小B突然心血來潮說要給大家炒一份宮保雞丁,于是就獨自下廚。
正在大家聊的起勁的時候,聽見小B“啊”的一聲大叫,大家趕快跑到廚房,看見小B眼里浸滿了淚水,手指含在嘴里。
小B帶著哭腔說:我不知道怎么看鍋中的油溫,所以就用指頭去試。
如果未來是未知的和不確定的,那么要找到通往未來的路徑,就要允許多元嘗試和不斷試錯,并以實踐為標準來進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