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與創造力對學習來說非常重要,除了健康且充足的睡眠以外,游戲是培養這些能力最自然也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方式。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寶寶全身心地投入在游戲中時,她甚至聽不到你在叫她的名字。孩子專注于游戲時所體現出的能力會和她多年后寫論文,學鋼琴等所需的技能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眾所周知,玩在兒童成長的任何時期都是至關重要的,從嬰兒期開始,玩就與孩子的學習、與外界交往以及成長發展密切相關。既然游戲能幫助寶寶們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那怎么做才能提高寶寶們玩游戲的質量和層次呢?下面列舉了一些辦法(歡迎補充)
* 成年人參與游戲;多項研究表明,和成年人一起玩能提高孩子玩游戲的層次。專家把成人的參與稱為搭建腳手架,可以幫助孩子迅速提高游戲的復雜性。一些研究還發現,一到四歲的孩子與父母親一起玩的時候能夠發揮兩倍的想象力。除此之外,她們還可以進行更復雜的排序游戲,玩的主題更為多樣性,活動持續時間也會更長。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可能只是哄她的洋娃娃睡覺,但是當她和成年人一起玩的時候,她可能會選擇去給洋娃娃刷牙、給洋娃娃念故事、唱歌,甚至給洋娃娃一個good night kiss. 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親在和孩子一起玩時,讓孩子來主導游戲,看寶寶的意圖,看她究竟想讓你怎樣參與到游戲當中。
* 玩具太多;現在的寶寶面臨的問題是:太多的玩具,不充足的游戲時間。盡管接觸不同種類的玩具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孩子并不需要過多的玩具。過去的家長們常常是在特殊的時間比如生日,假日才送玩具給孩子。現在卻是不管什么時候,不論玩具的大小和價格如何來隨意購買。由于玩具過剩,這使得玩具對孩子來說毫無特別,缺乏吸引力,也使得孩子無法在玩玩具的過程中產生應有的興趣。過多的玩具反而難以在游戲中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玩具的數量過多也會同樣如此。只有當孩子花了足夠的時間去玩一件玩具時,她才能用自己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副美麗的畫卷。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玩具為孩子提供得越多,孩子需要做的就越少。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時主動的,因為這樣她才能學習和成長。
* 運動游戲;這樣有助于寶寶的協調性、精細運動技能(小肌肉群運動技能)、粗大運動技能(大肌肉群運動技能)的發展,能夠強化肌肉力量,并預防肥胖病的發生。需要同時運用感官器官和肌肉力量的感官運動游戲可以讓嬰兒或蹣跚學步的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各種能力。可以通過小肌肉群運動,如協調雙手的動作,也可以通過大肌肉群運動,如走路、爬行等來建立對自身活動技能的意識。寶寶進行感官運動游戲可以幫助她們了解并控制自己的身體。掌握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自尊。這種成就感在孩子第一次完成某件事時是最為明顯的;例如爬過一個房間,敲擊一面鼓或踢到一只皮球。
* 兒童玩具的首選是積木;發表在《兒童及青少年醫學檔案》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玩積木有助于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參與研究的家庭的孩子年齡在18到30個月之間。其中175個家庭在研究開始時得到了一套免費的積木和指導孩子玩積木的手冊。六個月后,由父母們填寫的問卷評判自己孩子的語言能力,結果發現最初的到積木的家庭的孩子語言技巧能與沒有得到積木的家庭的孩子相比要高15%。如果你也想為孩子準備一套好積木,可以考慮Uncle Goose(鵝叔叔積木)。這種積木由包括英語,中文漢字,手語在內的14種語言的版本。還有主題積木,包括童謠、昆蟲等。這些積木是由無毒的輕質木材為原料制造的。
* 在地板上游戲;從最初的嬰兒期到整個學步期,和孩子在地板上玩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地板上玩,能使你真正置于孩子的位置,并以她的角度看世界,從而能更容易地讀懂寶寶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同樣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能夠讓孩子知道,你在意她的感受和想法。在地板上有助于寶寶的腹部訓練。專家建議,在嬰兒每天醒著的時間里,至少應每小時花五分鐘時間來做腹部訓練。在地板時間里,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根據自己的興趣做想做的事。即使是八個月大的孩子也會想要自己決定玩什么。如果孩子用雙手鼓掌,那就和她一起拍手;如果孩子在玩積木,那就和她一起搭積木;如果孩子在畫畫,就和她一起完成這幅畫。總之始終記得要讓孩子來主導游戲。
* 寶寶需要各種不同的玩伴和游戲。很多孩子會參加一些固定的課程或僅僅在公園里玩。讓孩子每次都和相同的玩伴玩或自己玩,這對家長來說也非常簡單。但是孩子們需要不同的玩伴和不同類型的游戲,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點會變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