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的汪洋大海里,總有一些品牌大膽的與傳統為敵。
它們拒絕守舊的勸說式營銷方式,說一些其他品牌不敢說的話,甚至敢做嚇跑消費者的事。
乍一聽,第一反應便是不大可能有這樣的品牌,不僅不去正面引導客戶、反倒去嚇跑客戶,這也太不靠譜了吧。
可事實上的確有這樣的品牌,我們稱之為敵意品牌,而且有好些敵意品牌做得很成功。
01、
日本潮牌安逸猿,它似乎并不著急讓更多的人輕易購買到它們的產品,反而設立各種限制。
安逸猿店面坐落在一個個小巷子里,也沒有明顯的店面品牌標志;每一款服裝都是限量版,又規定顧客每次只能買一種產品,而且必須符合顧客身材尺寸;網絡也需要下載并運行一個獨立文件才可以操作;對在這兒的營業員身材有著很嚴格的規定,店里播放的音樂聲很吵、已經達到一個店員在工作時間內可承受的最大音量。
可這些看似很苛刻的條件,卻營造出了饑餓營銷局面與特立獨行的形象,將這一潮牌更加捧上了一個高度,日本的大多年輕人都聽過這個品牌,大多人也都期待擁有一件安逸猿。
02、
寶馬mini剛在美國推廣的時候,對于喜歡大車的美國人來說不實用,mini卻在廣告上來突出尺寸,讓更多的人對其小的特征行成印象。
它在市區廣告牌上寫著具有挑釁意味的幾個大字“XXL ?XL ?L ?M ?S ?MiNi”,同時又把mini車放置在多功能運動型汽車的車頂上,來凸顯它的小。
Mini正是放大產品有爭議的部分,帶來摩擦,而這種心理上的不和諧激發了某種旺盛的生命力,從而讓更多的人記住了這款車型。它引起了很多人的排斥,也讓一批人記住了它并有嘗試的好奇心。
03、
馬麥醬也是一個成功的敵意品牌,它的味道很奇特,有很多人形容它的氣味簡直無法忍受、而有些人卻愛極了它的味道;馬麥醬的態度便是不迎合,它們告訴消費者要么接受、要么放棄,廣告詞是“你要不愛我,要不恨我”。
04、
敵意品牌,是一種不迎合不守舊的態度,它們也是差異化營銷的經典實踐者;正是它們這種貌似敵意的態度,將品牌差異化發揮到了極致,也讓更多的人對它記憶深刻,形成了其獨特的品牌形象,承載了別具一格的品牌意義,也讓很多人以擁有它來彰顯自己的理念和不同。
參考書籍:《哈佛最受歡迎的營銷課/如何打造脫穎而出的品牌》
作者:【美】揚米·穆恩,王旭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