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網絡信息時代如何高效輸出?

之前的一些討論,本質上還是有很多發散的,人的頭腦是容易發散的,發散思維有創造力,想象力,這當然不是壞事,但是,在執行上,我們需要拿出具體的事情來推進。所以,最后會回歸到輸出這個核心上來。通過高效輸出來推動高效輸入。通過持續輸出的迭代進而改變現實和自身。

輸出包括哪些?

整理之前引用了一些回答,如公開的,對外的,一個是要最快速的構成輸出,而后進行迭代,簡單的說就是修改,修改,修改再修改。或者是不會就去找辦法解決,找辦法解決,找辦法解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78891

刻意學習+功利學習

20小時學習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0362

1.技能為元素 2.開始練習-自我糾錯-不斷進步 3.掃除學習障礙 4 堅持20個小時,越過挫敗壁壘。

一、逆向工程,分解目標結果,盡力拆分技能點,尋找關鍵技能,尋找后盡快啟動。

二 學習到直接可以進行練習改進然后持續(選3到5個方法如書或視頻或課程,不要貪多,如20本書)啟發:直接尋找自己喜歡的演講者和題材,然后對著鏡子模仿。

三 學習首先要找到能夠直接用的工具,

四 減少各種阻力(情境對行為有巨大影響力,與外界互動有好處,也有壞處如受干擾和制約,所以,以自身為主的選擇情境很重要)

五 持續在做中改進和修正。?

總結1:目前已經篩選出20小時的方法,個人比較感興趣,所以剩下的是,如何分解和分析技能而后進行重復演練20小時。功利性學習,用最短的時間盡快的最大的輸出。

總結2: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風格,我很喜歡沖刺型和即時反饋的那種風格。大家各自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總結3:之前采取的大體思路是費曼技巧的高效學習。通過輸出帶動輸入。目前在微觀上采取的是20小時訓練法,可行性高。

總結4: 明確情境,限制時間如可中斷的20小時),主題學習(明確),輸出導向,結構化技能,20小時練習,持續迭代。

總結5:目前的學習中,發散還是很多的,因此,還需要繼續收斂,譬如要拿出什么東西來,然后,準備設備,演練出第一個結果,而后改進,公開后再改進。譬如找一個講課平臺,直接做好ppt直接就開始講。

我們的頭腦是個對待抽象其實都是轉化成具象來記憶的。只有體會了其結構并不斷進行訓練才能掌握一個抽象。

之前看到的絕大多數快速高效學習的,都是關于基礎技能的重要性,只有先解決基礎技能,而后才能減少干擾的去處理更大的問題和更復雜的事務,以及更長遠的問題。萬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有個圖的)

另外,從我自身構建小水滴自我管理平臺的經驗來說,確實,我一點都不懂,最后通過自己學習,找朋友,有了很大的進展。明確自己要做的東西是什么?而后用20個小時去訓練,看看能否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如果技能樹太大,那就再細分,不斷的細分技能,而后用20小時去突擊和實現。完成后達到自己目標和期望即可。無論是用什么辦法?哪怕是抄的改的,模仿的,等等等等。這些都非常重要。只有通過收斂模型,也就是減法,才能最終一步一步的走出思想情緒的迷霧。

做,一步一步的做。基本上也就3天就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