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澄清一下,我說的有計劃并不是,每天要背多少個單詞,每月要看完多少電影,幾歲之前要讀多少本書。這些,都是學霸做的事,而我一個標準學渣,竟然按照自己的人生計劃活到了二十五歲。
前兩天剛過完二十五歲生日,一個人去海邊過的,預定了五星級酒店的海景房,給自己買了一個很大的蛋糕。我并沒有錢,半個月前我還是無業游民。我這么做不是虛榮或者裝逼,只是這是我的計劃,這個世界已經很苦了,我想對自己好點。
兩個月前我辭了老家穩定的電視臺工作,自己一個人來了北京,身邊很多人說我有病,也有很多人說羨慕我。我不知道這有什么可羨慕的,我還沒有賺到一個億,你們為什么要羨慕我?而且這是我的計劃,二十五歲之前,我想再搏一次,再拼一回。我來北京之前已經找好了工作,所以我以為我馬上就可以賺到一個億了,變數太多,工作沒了,做的項目尾款都追不回來,我躺在租的房子里半個月。
我來北京之前,在老家有一個很喜歡的男生,我以為我會和他結婚,但是最后沒有,連在一起都沒有更別說結婚。剛對他有朦朧的喜歡時,我決定這次要特別認真的喜歡一次,無論他是不是我的結婚對象,我想在我結婚之前,落入俗套的生活之前,再瘋狂的愛一次,我做到了,也著實瘋狂,傷的我夠嗆,大概度過嬰兒時期就沒流過這么多眼淚。在外人眼里,我是被傷害的那個,但是在我眼里,他是我計劃里的一部分,我自私的產物。按理來說這些是我的計劃,可是為什么我不能承擔計劃帶來的痛苦?
我十五歲青春期的時候很多小夢想或者說小計劃,比如去美國迪士尼樂園,學導演專業,有自己的單反,一個人旅行,看喜歡的偶像的演唱會等等,直到二十歲,這些心里默默計劃的東西,居然一步一步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實現了,每做一次瘋狂的事,就給自己記上一筆。二十五歲的時候,當我一個人站在海邊,回想這短暫的人生,我真的沒有什么好遺憾的,雖然我的計劃時常出現bug,時常讓我痛苦,但是這是我的計劃,我想要嘗試的事情,那么最后的好與壞我都應該接受。
十五歲想要做的事情,都已經做過了,現在我該想想三十五歲之前我還要做什么事情。比如寫本關于老年癡呆患者的小說或者劇本,比如有一個自己的工作室,比如生一個女兒,比如賺一個億。
所以計劃的人生到底是好是壞?人生到底要隨遇而安,還是有目標的一步一步實現?你們給自己定過什么計劃嗎?